首页 理论教育 秦岭科普设施与活动:完善的解说碑牌和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便利化

秦岭科普设施与活动:完善的解说碑牌和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便利化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为止,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各国家级保护区基本都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解说碑牌系统,都建立了博物馆或者主题展览厅室,为广大游客提供便利化的科普设施。这些针对游客、原住民、生态保护从业人员的培训设施和场所建设,是目前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科普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岭科普设施与活动:完善的解说碑牌和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便利化

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所辖区域,交通便利,目前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铁路网、公路网,近年来高速铁路网发展也十分迅猛。以西安为原点,现有交通网络体系可以实现陕西秦岭39个县(市、区)3小时内到达。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秦岭地区兴建起了非常多的旅游景点。这些旅游景点大都依托秦岭现有的生态人文景观而兴起,随着生态旅游的持续增温,各景点建设也越来越完备。目前为止,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各国家级保护区基本都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解说碑牌系统,都建立了博物馆或者主题展览厅室,为广大游客提供便利化的科普设施。根据陕西省环保厅的相关要求,区域内各国家级、省级保护地都必须制作科普知识橱窗,让游客在游憩观景的同时,提升生态文明知识素养。

针对区域内原住民,各国家级保护区也设置了专门的培训室,定期为辖区内原住民开展生态科普、绿色产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目前,一些省级保护区也设置了相应的场所,通过生态科普,为保护地原住民提供培训。同时,在陕西省环保厅、陕西省林业厅等部门的领导下,各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地还建立了针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室,为保护地从业人员提供专业化长期培训,增强生态保护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省环保厅、林业厅、国土资源厅等部门,还依托现代化科技手段建立了生态科普集中培训场所,每年定期将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各保护地相关从业人员抽调,进行集中培训。这些针对游客、原住民、生态保护从业人员的培训设施和场所建设,是目前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科普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www.xing528.com)

以陕西省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目前该自然保护区主要的保护对象是国宝大熊猫。为了更好地向公众进行生态科普,保护区设立了数千块讲解牌,建设了几十个生态体验长廊和文化亭,同时专门建立了野生动植物博物馆,向社会公众传播濒危动植物的科普知识,呼吁生态保护。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优美的秦岭山水风光而著名,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态科普,该保护区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展示馆,面向公众开放,并且定期会提供生态科普培训和宣讲,免费为公众普及相关知识。太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在进行景区科普设施建设的同时,还依托高科技手段建立了数字体验博物馆,通过数字化仿真模拟平台普及生态知识,提升大众生态保护观念,目前,秦岭地区与生态相关的各类博物馆、展厅有统计的就有50多个,这些科普设施都发挥了非常大的生态科普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