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动力,而声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钱学森认为,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两个基本途径。所以高校艺术教育要通过学科交融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专业技能。它能丰富人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总体来看,声乐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学科的交融对于声乐来说也就是文化的结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上下五千年文化,同时也孕育了富于东方色彩的艺术门类。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56个民族相互交融,使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孕育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多姿多彩、风格迥异。什么是文化?广义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社会长期发展和人们创造的产物,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集合体,它具有多样性、区域性、流动性、时限性的特点。所以基于民族文化根基之上的声乐艺术也同样具有这些特点。不同国家、民族、地域都有自己风格的文化,这些文化在民族交往、区域交流、时代变迁的作用下会不断地交融发展。这种文化的交融也就是文化的互动,或者是在以文化为根基所创造出的不同的声乐艺术形式所体现出的不同文化特征。

这种特征是声乐与历史、声乐与地理、声乐与社会学等方面相互影响和彼此交融的结果,所以艺术的根基是文化,声乐是基于文化而成长和发展的,没有文化底蕴的声乐结不出灿烂的果实。同时声乐艺术也根植于生活,没有生活基础的艺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声乐教育应该从历史文化中发掘声乐,找寻声乐艺术的根基,用声乐艺术解读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比如,在讲授李焕之的《春节序曲》过程中可以有如下的文化渗透:除了讲述春节序曲的相关作品背景和艺术特点外,还要介绍过年的来历、习俗和与声乐相近的民谣,与艺术相近的年画等民间传统艺术,以及这些艺术的历史渊源;讲述在声乐中怎样使用民族锣鼓节奏、民歌旋律等声乐语言来衬托春节欢庆、祥和的氛围。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学科的交融对声乐教育来说,就是通过声乐与不同科学的关联作用达到对学生心理结构和本质结构的全面构建。声乐能够调节人的精神状态使人获得良好心理境界,与医学结合则可以达到调节、净化、治疗的作用,从而实现它的健康价值。同时人们从声乐音响的动态结构特征来了解客体的动态规律,这种对声乐美的兴趣与感受可以转化为对规律的探索、真理的追求、科学的创造,这样就实现了声乐的智力价值。

在智育方面,一个老师在教学中将自然科学定律,通过简洁、合乎逻辑,且容易表达、理解的解题方式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不断地习题训练中获得一种自由的感觉时,就说明这位老师使用了一种合乎“美的规律”的教学方式。所以当这种“美的规律”内化为人的智力结构时,也就建立了美的内在尺度,审美教育将上升为各种教育活动的内在动力。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动力,而声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没有想象,就没有声乐艺术,这种想象力通过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来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声乐的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中都体现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精神。所谓的创造性思维就是在明确目标指向下对客观事物进行重新发现、重新构建的一种重构思维。声乐通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未知世界的想象,培养创造性的学习心理。当这种创造的心理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就产生了基于专业知识基础上的想象、联想创造力,也就是通过与不同专业的结合形成了良好的专业创造思维空间时,就会成为推动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高等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别是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钱学森认为,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两个基本途径。而创新是形象思维、灵感思维、逻辑思维三种思维,以及“量智”和“性智”共同作用的结晶。所以高校艺术教育要通过学科交融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专业技能。(www.xing528.com)

总之,声乐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会对人的思想、情感道德等方面产生影响。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它能丰富人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艺术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声乐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产品,它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同时反过来影响我们的生活,满足我们的审美需求。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高校声乐教育不是专业的声乐教育,不是培养专门的声乐人才,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为落实教育部对声乐教育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声乐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声乐教育工作评估可以看到声乐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各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高校声乐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艺术视野得到拓展,文化生活变得丰富,校园文化变得浓厚,高校品位得到提升,推动了各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体来看,声乐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但是我们取得的进步非常有限,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师资力量、发展程度、教学质量等方面与我们的期望还有很大距离,教育自身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各高校也有各自的客观情况。教育和声乐教育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很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有很多工作是我们能够看得到却暂时不能做到,希望我们对声乐教育能够看得更远,让我们的脚步随着我们的目光不断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