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乐律考拾》: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小结

《先秦乐律考拾》: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小结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4年,经字迹还原和整理的上述竹简,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为名分集出版。故本人对上海博物馆馆藏楚竹书中,以《采风曲目》命名的六简中十三乐语的解读,为澄清上述历史性的学术误解,提供了前所未及的例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十三个乐语涉及的音律,是用先秦时盛行的均法构建而成。

《先秦乐律考拾》: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小结

1994年春,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抢救回一批竹简,约1200枚。经测试和科技墨迹还原,确认这批竹书是战国晚期楚国贵族的随葬品,为秦始皇颁布“挟书律”[1]之前的简册。内容涉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学音乐、文字、军事领域。学派以儒家为主,兼及道家、兵家、阴阳家等,多为已无存见之籍。即使有如《周易》等,文本也多有差异。这批简籍,虽传闻被盗于湖北某地古墓,但出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都已无从追认。2004年,经字迹还原和整理的上述竹简,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为名分集出版。

2014年6月,濮茅左先生把《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第四册以《采风曲目》为题的六枚竹简中十三个楚律乐语的解读这一重大课题提供给我,并很快提供了有关竹简的摄影本和其他学者的相关论文,以及他的忠告。我的判断是,《采风曲目》的内容虽只存于六枚竹简,且六简的简端都有蚀缺,造成了文字缺损,但此六简仍是一份保存了基本信息的先秦战国诗篇篇目简册。由于先秦时代的诗篇都可供歌唱,故这些诗篇的篇目之间,插有十三个楚律乐语作为歌唱的起调提示,使此六简成为一份非常珍贵的,由战国先辈直接书写的乐律史料。我考证的结论是,楚竹书承载的十三乐语,为先秦以均法构建的楚七律成员,为依弦节落指弹奏来构建的七律,是“焚书坑儒”前,施均法构建的楚七律具体事例,与今传先秦典籍《国语·周语下》、《礼记·月令》、《周礼·大司乐》、《管子·地员》、《吕氏春秋》十二纪等章节所承载的均法格局相契合。《国语》等典籍中,对均法具体运作的确凿而清晰的记载,很遗憾在历史上一直被以三分损益法以及琴律等观念所穿凿误解。始于汉儒错铸的误训,又被后世承袭达两千多年。故本人对上海博物馆馆藏楚竹书中,以《采风曲目》命名的六简中十三乐语的解读,为澄清上述历史性的学术误解,提供了前所未及的例证。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十三个乐语涉及的音律,是用先秦时盛行的均法构建而成。容纳了此十三乐语的六枚竹简,是涉及了均法构建的战国竹书版本,与宋代善本所承袭的先秦典籍《国语·周语下》、《礼记·月令》、《周礼·大司乐》、《管子·地员》、《吕氏春秋》十二纪等章节中记载的乐律构建方式,属同一体系。鉴此,建议在阅读此章前,可先读本书的“‘月令均法’解读还原”、“‘州鸠均法’解读还原”两章以助对本章的理解。(www.xing528.com)

在运算体系的三分损益法诞生之前,先秦时乐律的构建手段主要依靠管法或弦法。均法也即弦法,这是依据弹奏弦上的节点实音或泛音为参照的运行方式。因使用的工具称“均”,故在本书权称均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