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南古镇遗产旅游研究:商业与文化的互动与适度商业化

江南古镇遗产旅游研究:商业与文化的互动与适度商业化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镇的商业化,其实不光是古镇的商业发展失控问题,它还涉及商业与文化的互融互动问题。况且过于注重经济效益,造成大量商业功能或者旅游人流在历史街区的高度集聚,对其保护带来不利影响。这一过程即为古镇旅游的适度商业化发展。

江南古镇遗产旅游研究:商业与文化的互动与适度商业化

古镇的商业化,其实不光是古镇的商业发展失控问题,它还涉及商业与文化的互融互动问题。在古镇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一些古镇的规划对历史地段发展趋势的判断更多地立足于经济指标,市场法则具有的盲目性使得商业因素的投入规模和发展速度往往难以控制,造成文化不可逆转的破坏。[93]地方政府在操作中容易流露出商业气息浓郁的色彩,有意无意地忽视历史建筑作为“原住民”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待遇。况且过于注重经济效益,造成大量商业功能或者旅游人流在历史街区的高度集聚,对其保护带来不利影响。[94]现实生活中,无论由哪个部门组织编制的规划,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注重商业旅游发展与彰显和保护历史文化在着力点上的差异,正是这个分力导致遗产旅游的健康发展只发挥了有限成效。[95]

理想状态应该是,地方政府在发展商业旅游过程中,应该将其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在减去消费及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后,剩余的相当一部分资金将反馈于文化资本,用于古镇的修复和保护,并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而实现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复兴,从而形成经济—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这一过程即为古镇旅游的适度商业化发展。[96]

依笔者的理解,适度商业化作为古镇在发展旅游小镇过程中,同时兼顾商业旅游发展与历史及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复兴的一条普遍路径,是值得研究与倡导的。它要求我们在进行古镇遗产旅游开发时既要保护与发展文化资本,也要克服商业休克,通过旅游规划,使得当代商业业态在实现旅游者满意和传统商业市场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逐渐进入乡域社会。适度商业化可以作为实现集镇地域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转换,成为城镇化和旅游业升级背景下传统集镇的一条特色道路。[97]

【注释】

[1]李倩,吴小根,汤澍.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J].旅游学刊,2006(12):54.

[2]王云才,李飞,陈田.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乌镇、西塘、南浔三镇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6):700.

[3]吴丹丹.周庄:古镇的商业化求解[N].中国经济导报,2012-05-17.

[4]宋瑞.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古村镇旅游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48.

[5]吴丹丹.周庄:古镇的商业化求解[N].中国经济导报,2012-05-17.

[6]李倩,吴小根,汤澍.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J].旅游学刊,2006(12):54;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4(3):428.

[7]吴丹丹.周庄:古镇的商业化求解[N].中国经济导报,2012-05-17.

[8]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4(3):428.

[9]卞显红,等.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216.

[10]王云才,李飞,陈田.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乌镇、西塘、南浔三镇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6):700.

[11]李倩,吴小根,汤澍.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J].旅游学刊,2006(12):54.

[12]李素梅.浅谈我国古镇旅游开发“商业休克”现象——以松潘古镇旅游业态分析为例[J].当代旅游,2013(8):21-22.

[13]李素梅.浅谈我国古城镇旅游开发“商业休克”现象——以松潘古城旅游业态分析为例[J].当代旅游,2013(8):21.

[14]郭湘闽.从“离散”走向“综合”——以商业和旅游为动力的历史地段更新机制分析[J].城市问题,2005(3):5.

[15]韩健徽.苏州同里古街坊:古镇里中国特色商业街[N].中国商报,2013-07-26.

[16]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0.

[17]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0.

[18]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0.

[19]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0.

[20]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0.

[21]梅新林.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7.

[22]梅新林.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7.

[23][日]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M].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371.

[24]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35.

[25]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38.

[26]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16-217.

[27]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42.

[28]吴泰.宋朝史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224.

[29]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45.

[30]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17.

[31][日]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M].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371.

[32]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184.

[33]朱通华.乡镇工业与小城镇[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101.

[34]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5]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7.

[36]李国祁.清代杭嘉湖宁绍五府的市镇结构及其演变初稿:1796—1911[J].中山文化学术季刊,1981(27):313-318.

[37]任放.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经济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28.

[38][日]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372.

[39]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M].第一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57:31.

[40]戴鞍钢.近代上海与江浙城镇——以航运网络为中心[M]//梅新林.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21.

[41]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4.

[42]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95.

[43]戴鞍钢.近代上海与江浙城镇——以航运网络为中心[M]//梅新林.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21.

[44]钟华.20世纪30年代南浔镇的社会状况——以1932年南浔调查为讨论中心[M]//梅新林.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99.

[45]钟华.20世纪30年代南浔镇的社会状况——以1932年南浔调查为讨论中心[M]//梅新林.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44.

[46]陈学文.略论明清江南城市化[M]//梅新林.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8.

[47]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J].浙江学刊,2004(5):97.(www.xing528.com)

[48]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172.

[49]安涛.论近代江南市镇衰落的原因[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7):37.

[50]樊树志.南浔镇与湖丝贸易[J].学术月刊,1988(6):74.

[51]陆志刚.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5.

[52]樊树志.南浔镇与湖丝贸易[J].学术月刊,1988(6):74.

[53]朱通华.乡镇工业与小城镇[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103-104.

[54]阮仪三.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J].文汇报,2008-06-22.

[55]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58.

[56]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60.

[57]范文艺.从商之道:变迁中的旅游小城镇商业市场[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6):74.

[58]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79.

[59]朱通华.乡镇工业与小城镇[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75-77.

[60]范文艺.从商之道:变迁中的旅游小城镇商业市场[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6):74.

[61]阮仪三.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N].文汇报,2008-06-22.

[62]范文艺.从商之道:变迁中的旅游小城镇商业市场[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6):74.

[63]李建国.江南古镇旅游开发基础分析[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68.

[64]陆志刚.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86.

[65]严国泰.历史城镇旅游规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8.

[66]姚萍娟,小建.从25个丝绸户的遭遇看古镇周庄的保护[N].江南时报,2004-03-18.

[67]王士杰.回眸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EB/OL].桐乡通讯网络版.http://txtx.tx.gov.cn/txtx/newsreport/Show Article.asp?ArticleID=384.

[68]朱丹.西栅:不喧嚣的商业气质[J].浙商,2013(6):52.

[69]商周刊编辑部.“乌镇总设计师”陈向宏[J].商周刊,2014(24):69.

[70]刘翔霄,孙亮全.山西平遥为保护古城文化遗产外迁近半数居民[N].中国古镇保护网,2014-01-06.

[71]于小薇.非物质遗产司副司长:不赞成古镇改造赶走原住民变空心遗址[EB/OL].(2014-08-21)[2015-07-13].http://www.ce.cn/culture/gd/201408/20/t20140820_3391051.shtml.

[72]华声在线.乌镇景区陷打人风波,旅游开发公司何来禁商强权[EB/OL].(2014-08-19)[2015-07-13].http://www.voc.com.cn/article/201408/201408191657068079001.html.

[73]华声在线.乌镇景区陷打人风波,旅游开发公司何来禁商强权[EB/OL].(2014-08-19)[2015-07-13].http://www.voc.com.cn/article/201408/201408191657068079001.html.

[74]清华大学新闻研究中心.北京游客乌镇被打背后景区管理乱象[J].旅游新媒体观察周刊(内参),2014(6):5.

[75]池墨.乌镇禁商的几点疑问[EB/OL].(2014-08-18)[2015-07-13].http://pinglun.youth.cn/w2tt/201408/t20140818_5641592.htm.

[76]华声在线.乌镇景区陷打人风波,旅游开发公司何来禁商强权[EB/OL].(2014-08-19)[2015-07-13]http://www.voc.com.cn/article/201408/201408191657068079001.html.

[77]胡斌.苏州同里古街坊:古镇里的“中国特色商业街”[N].中国商报,2013-07-26.

[78]张朝枝,马凌,王晓晓,等.符号化的“原真”与遗产地商业化——基于乌镇、周庄的案例研究[J].旅游科学,2008(5):60.

[79]Hewison R.The heritage industry:Britain in a climate of decline[M].London:Methuen,1987.

[80]马凌.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作用[J].旅游学刊,2007(10):79.

[81]陆志刚.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2.

[82]邵甬,张兰,顿明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保护和社会发展——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M]//理想空间——世界遗产研究与保护.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52-55.

[83]吴丹丹.周庄:古镇的商业化求解[N].中国经济导报,2012-05-17.

[84]范文艺.从商之道:变迁中的旅游小城镇商业市场[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6):74.

[85]李素梅.浅谈我国古城镇旅游开发“商业休克”现象——以松潘古城旅游业态分析为例[J].当代旅游,2013(8):20.

[86]黄鹂,李启庚,贾国庆.旅游购物体验要素对顾客价值及其满意和购买意向的影响[J].旅游学刊,2009(2):41.

[87]黄鹂,李启庚,贾国庆.旅游购物体验要素对顾客价值及其满意和购买意向的影响[J].旅游学刊,2009(2):45.

[88]李素梅.浅谈我国古城镇旅游开发“商业休克”现象——以松潘古城旅游业态分析为例[J].当代旅游,2013(8):20.

[89][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M]//包亚明.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2.

[90]李倩,吴小根,汤澍.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J].旅游学刊,2006(12):54.

[91]范文艺.从商之道:变迁中的旅游小城镇商业市场[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6):79.

[92]李素梅.浅谈我国古城镇旅游开发“商业休克”现象——以松潘古城旅游业态分析为例[J].当代旅游,2013(8):20.

[93]李倩,吴小根,汤澍.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J].旅游学刊,2006(12):54.

[94]郭湘闽.从“离散”走向“综合”——以商业和旅游为动力的历史地段更新机制分析.城市问题,2005(3):5.

[95]郭湘闽.从“离散”走向“综合”——以商业和旅游为动力的历史地段更新机制分析.城市问题,2005(3):5.

[96]李倩,吴小根,汤澍.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J].旅游学刊,2006(12):54.

[97]范文艺.从商之道:变迁中的旅游小城镇商业市场[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6):74,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