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媒体发展:三大趋势分析

广播媒体发展:三大趋势分析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未来,广播媒体的发展将面临三大趋势。广播是声音的媒体,其存在得益于人类“听”的需求,只要有“听”的场景和空间,广播就有生存延续的可能。广播电台、广播App与商业音频平台三大主体共生共存。在这个前提下,广播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广播媒体发展:三大趋势分析

广播历来面对市场竞争,只不过当前面对的市场和竞争发生转移。最直接的竞争还是广播的本质—对于“听”的空间的争夺。传统思维和方法的简单改良已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改变和内生发展的需求,新环境下广播的发展必须从根源上重新审视如何更好地满足大众“听”的需求,才能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赢得市场一席之地。未来,广播媒体的发展将面临三大趋势。

第一,广播融入“音频”,成为大音频市场的一部分。广播是声音的媒体,其存在得益于人类“听”的需求,只要有“听”的场景和空间,广播就有生存延续的可能。未来一段时间,传统电台将与网络音频长期共存,彼此影响,构建全新的音频收听市场。广播电台、广播App与商业音频平台三大主体共生共存。随着车联网、物联网的发展,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的发展,音频消费需求将不断得到释放,音频收听的场景将越来越多。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中,竞争主体和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广播媒体赖以生存的资源优势和媒介空间不再明显,要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市场环境、竞争形势,对自身优劣势做出正确判断,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

第二,“专业化”延续,我国广播尚未完成的专业化细分将在互联网上得以实现。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频率定位细分和频率资源之间存在固有的矛盾,例如,美国繁多的专业化电台种类建立在其庞大的电台数量之上,仅在2010年美国就有11600家电台之多。而我国对频率资源的审批和监管是极其严格的,目前拥有10套及以上频率的大型电台仅有中央电台、北京电台、上海电台等11家电台,且频率还有调频和中波之分,发射功率大不相同,频率资源极其不对等。同时,“四级办广电”制度的历史沿革,使得不同地区的广播之间没有竞争,已被实践成功的专业化类型互相效仿、重复建设,而不愿尝试新型的专业化分类方式。在广播事业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定位的细分其实很难继续深入下去,既没有动力还存在风险。[29]新媒体的出现为音频内容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生产无限、传输无限、消费无限”,在这种情况下,广播平台未能完成的专业化细分将在网络平台上得以实现,未来音频内容将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不断被细分。传统电台既有的内容生产思路将受到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下做出相应的调整,节目调整的速度将加快,传统广播节目的收听测量方法将改变。在这个前提下,广播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www.xing528.com)

第三,组织重构,传统电台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将重新改变。适应新的媒体形式,广播媒体的组织架构已经发生鲜明的变化,在很多电台内部,自十几年前开始分设专门的新媒体部门负责电台的新媒体平台开发与建设工作,电台层面的部门设置出现了相应的新媒体部、媒体版权部等。而从单一的广播频率内部来看,内设机构已有原来的简单的节目部门、综合部门、公关部门等更名或增设多媒体新闻中心、用户运营中心、品牌推广中心等部门,对于新媒体相关工作以用户增长率、用户黏性等指标为准的考核体系也在很多电台内部已经形成。未来,随着市场变化,传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将继续调整。从传播主体来看,广播频率的划分极有可能不再是以内容分野作为划分依据,而是与消费市场的划分类渐趋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