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性的教学目标设计,体现高校树德育人的要求

综合性的教学目标设计,体现高校树德育人的要求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认为,班主任培养最核心的部分,是教师的人文思想、思维水平、智慧灵性,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我们将班级管理能力提升与师范生思想品德教育、思维质量提高、行为模式改变有机结合起来。一是通过生活史的介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境界。二是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三是通过计划性的课堂行为引导,促进学生行为模式的改变。

综合性的教学目标设计,体现高校树德育人的要求

在长期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师范生即便是掌握了一些基本原理,但面对极其复杂的中小学生群体,很多时候仍然束手无策。尽管很多优秀的学者,出版与发表了大量著作和论文,事无巨细地介绍他们的“班级管理科学艺术”,但面对鲜活的教育生活,还是不能解决班主任教师的困惑。我们认为,班主任培养最核心的部分,是教师的人文思想、思维水平、智慧灵性,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我们将班级管理能力提升与师范生思想品德教育、思维质量提高、行为模式改变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通过生活史的介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境界。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班主任工作的得失具有深刻的感受,同时也可能形成了某些错误的认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经历,分析班主任常规工作中有违教育规律的地方,引入科学人文管理思想,突破思维固着与行为定式,使之能够创造性地决策、规划、经营班级生活,同时能够促使师范生养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移情思考能力,避免对学生造成某些伤害。

二是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是艺术性的工作,在职前培养阶段,鼓励学生对班级管理案例进行发散性思考,有利于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形成慎重决策的意识,提高甄别与比较规划方案的能力,为将来娴熟、创造性、艺术性地工作奠定基础。(www.xing528.com)

三是通过计划性的课堂行为引导,促进学生行为模式的改变。班主任工作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环节,是教学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在保障课堂教学生态、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将课堂氛围作为一种“潜在课程”,为学生提供班级管理的观察环境。在班主任工作训练中,笔者计划将整个教学班级分化为不同的小组,采用组长负责制和组员合作制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自制力等。各组小组长对每节课中该组学生的表现做适当的评价,同时负责考勤,这将成为教师最终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这一过程中,各小组长能力得到锻炼,各成员在这种监督机制下,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安排在学生将来担任班主任工作方面具有延时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