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委漳河上游调水项目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海委漳河上游调水项目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三省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支持下,2002~2006年海委漳河上游局先后组织了7次跨省调水,及时缓解了灌溉期供需矛盾,使河南省、河北省沿漳灌区100万亩农田受益,产生直接经济效益9000余万元。沿漳两岸已建成10多对友好村庄,村干部定期联系,双方关系日益密切,加深了两岸干部群众的感情。三是每年组织召开沿漳市级、县级水利(水务)部门联席会议,沟通情况,消除分歧,增进友谊。

海委漳河上游调水项目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在由于水事纠纷引起的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后,海委及漳河上游局按照汪恕诚部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留后患”的要求,科学分析漳河上游水事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50年来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的症结所在。2000年以来海委及漳河上游局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把沿漳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探索,勇于创新,综合利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和工程措施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平衡各方面利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统筹规划,加快治理河道

争水、争地是引发漳河水事矛盾和纠纷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统一治理,为保护和多占河滩地,两岸群众竞相修建护村护地坝和挑流工程,用水紧张时,则竞相争水。海委和漳河上游局抓住这一主要矛盾,自2000年以来根据水利部批复的《漳河侯壁、匡门至观台河段治理规划》投资5750万元,实施了漳河上游治理一、二期工程,完成了省界河道划定规划治导线和埋桩工程,完成了沿岸违章丁坝的拆除;完成了分水控制、河道整治等工程的建设,目前正进行三期治理工程。河北、河南两省各投资3000余万元按照河道治理规划建设护村护地坝,大大保障和改善了沿漳两岸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同时,也为落实国发〔1989〕42号文件实施分水解决争水问题提供了工程条件。这是从源头上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的重大举措。

2.统一调度,缓解用水矛盾(www.xing528.com)

在水量分配方面,实现了水资源无序开发向有计划分配调度的转变。2005年以来,海委漳河上游局在管辖河段内加强统一管理,倡导自律、节约用水,对河南省跃进渠灌区和河北省小跃峰灌区实行水量集中统一调度,共调水5200万m3。实施了分时段供水制度,并逐步完善了《灌溉季节冀豫两省边界重点河段沿河村庄分时段水量调度管理制度》,缓解了“关键季节、重点河段”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为解决沿河村庄和四大灌区灌溉高峰期用水困难。海委漳河上游局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主动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利用上游山西省境内水库汛限以上蓄水,提出了跨省有偿调水的思路。在三省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支持下,2002~2006年海委漳河上游局先后组织了7次跨省调水,及时缓解了灌溉期供需矛盾,使河南省、河北省沿漳灌区100万亩农田受益,产生直接经济效益9000余万元。受到两岸群众的好评和水利部领导的高度评价,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也作出批示:“运用行政、经济手段,实行漳河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有效地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成功地解决了地区之间长期存在的水事纠纷。这件事办得好,要认真总结经验。”

3.坚持团结治水,营造和谐氛围

近年来,河北、河南两省沿漳两岸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积极开展走访联谊活动,加强沟通,增进理解,营造了团结治水的良好氛围。邯郸市和安阳市建立了友好联谊制度。沿漳两岸已建成10多对友好村庄,村干部定期联系,双方关系日益密切,加深了两岸干部群众的感情。海委漳河上游局也为三省的团结协作铺路搭桥,一是建设跨省倒虹吸工程,通过河北省磁县小跃峰渠总干渠给河南省安阳县南阳城村跨河供水,解决了南阳城村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二是争取资金对山西省石城电站进行检修和王家庄农田节水改造,提高用水效率,减少发电和灌溉用水,缓解了山西、河南两省的石城电站与红旗渠矛盾。三是每年组织召开沿漳市级、县级水利(水务)部门联席会议,沟通情况,消除分歧,增进友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