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筹集水利建设资金的情况:水利系统调研报告

地方筹集水利建设资金的情况:水利系统调研报告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五”期间,全国水利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5亿元,投资规模为历次五年计划之最。中央水利建设投资大度增加同时,地方水利建设投资也大幅增加,各地在筹集水利建设资金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取得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基金。通过提取土地出让金或占用水源水域补偿费形式拓宽水利投资渠道。一些地方提取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金或通过划拨国有土地的方式增加水利投入。上述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水利建设。

地方筹集水利建设资金的情况:水利系统调研报告

“十五”期间,全国水利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5亿元,投资规模为历次五年计划之最。中央水利建设投资大度增加同时,地方水利建设投资也大幅增加,各地在筹集水利建设资金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取得了很多很好的经验。

1.各地省级水利建设资金来源与结构

2000~2006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落实中央及省级投资2611亿元,其中省级投资1100亿元,占总投资的42%。省级投资中财政预算内投资356亿元,占省级投资的32%;水利建设基金129亿元,占省级投资的11.8%;防洪保安基金29亿元,占省级投资的3%;水资源费等各种规费174亿元,占省级投资的15.8%;贷款140亿元,占省级投资的12.7%;外资52亿元,占省级投资的4.7%;其他投资218亿元,占省级投资的20%。由此可以看出,省级财政预算内投资、水利建设基金及水资源费等各种规费收入占省级水利投资的60%以上,是省级水利投资的主要来源。

2.各地筹集水利建设资金的做法

(1)坚持政府财政投资作为水利建设的主渠道。全国各地都积极发挥政府财政投资水利建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地扩大水利建设投入。湖北省努力争取各级财政增加水利建设投入,一是增加水利基建投资规模,从2005年起省级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增加3000万元,由1996~2004年近10年一直是1.85亿元增加到2.15亿元;二是财政专项投资增加,从2004年以来确保每年不低于2亿元左右的水利专项资金投入;三是增加粮食主产区等转移支付力度,省财政厅和省水利厅专门下文,明确在省级财政支农资金中每年增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5亿元,连续5年不变。

(2)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基金。具体做法在后一部分详细介绍。(www.xing528.com)

(3)通过提取土地出让金或占用水源水域补偿费形式拓宽水利投资渠道。一些地方提取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金或通过划拨国有土地的方式增加水利投入。重庆市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出台了“四项政策”,即增加财政投入、土地储备、库区淹没用地“只征不转”、税费先征后返。仅此“四项政策”,重庆“十五”期间年均收入1.1亿元,预计“十一五”期间年均收入可达3亿元;另外重庆市还提高土地出让金用于水利建设的比例,由平均纯收益的15%上调到21%,预计“十一五”较“十五”将增加3亿元。浙江省规定占用水域的建设项目,可以由建设单位按照水域保护规划,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修建替代工程,也可以由建设单位按照替代工程的造价,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缴纳占用水源水域补偿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修建;如果无法就地新建替代工程,且建设项目又必须占用水域的,则按照修建替代工程的造价,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缴纳占用水域补偿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用于河道整治、水域建设等。

(4)从水利行业自身产品中收取一定费用用于水利建设投资。重庆市从2006年7月1日起,除发电用水外的水资源费在原有基础上均调增0.04元/m3,对水(火)力发电取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由0.001元/(kW·h)调整为0.005元/(kW·h)。辽宁省目前省直水库工业供水价格达0.52元/m3,2001~2005年省直水库实际征收水费3.26亿元,“十一五”期间,水库供水价格还将进一步提高。上述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水利建设。

(5)在合理界定事权和项目性质的基础上广泛吸纳银行贷款、外资、民间资本等社会资金。水电、给排水等经营性项目,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可以按市场的方式进行运作。通过成立水利投资公司(集团),搭建融资平台,广泛吸纳银行贷款、外资、民间资本等社会资金。

(6)通过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经营权制度改革,项目法人招标、BOT、特许经营等新型制度的引进和推广,一方面可以减少各级政府的投资压力,同时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工程的维护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