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尊师重教:荣归正东阳

尊师重教:荣归正东阳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位至左丞相的乔行简,则通过尊崇秉忠直言、大胆举贤、不拘一格、廉介有守、临事不挠、持正不阿、深虑远识、风节素著,实践着心中的那份大气和包容。许谦和陈樵,元代东阳两位终身不仕的理学代表。

尊师重教:荣归正东阳

南宋定都临安杭州)后,大量北方家族南迁,其中来到东阳地域的很多,现在东阳南乡北乡百姓,多称自己的祖先来自北方。当时,朱熹陆游、陈亮等名家大儒也纷纷来到东阳,到东阳的书院讲学授课,给东阳带来了思想和学问,带来了尊师重教风尚,带来了探讨学术的风气和东阳人才的成长空间,带来了书院繁生的热土和人才辈出的局面,甚至带来了并不盛产小麦却在基因深处存有的偏爱吃面食的口味习惯——如此种种,深刻影响着东阳社会的精神提升、物质建树、思想彰显和生活日常,并把东阳带进了地域人文荟萃、主体精神彰显、文化教育繁荣时代。

葛洪和乔行简,南宋时期东阳人才榜上的杰出代表。葛洪作为参知政事,通过《边事十条》等上疏,倡发了理学经世致用和尽忠职守的包容和大气。位至左丞相的乔行简,则通过尊崇秉忠直言、大胆举贤、不拘一格、廉介有守、临事不挠、持正不阿、深虑远识、风节素著,实践着心中的那份大气和包容。

许谦和陈樵,元代东阳两位终身不仕的理学代表。许谦是浙学中兴“四贤”之一,在家乡东阳八华山开门授教,他重视人格培养,阐明心静明理、貌恭进德、刚毅自励、谦让求益之理;强调有善诚信,传播天道人性。他为人师表40年,造就了大批人才。他创造性地发展了“博采众长,经世致用,治史鉴今,教书育人”的婺学主张,将程朱理学推向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陈樵作为一个被忽视的理学大家,对于经学有其独到见解。他不徇偏曲、不尚诡随。他的“心之精神日性”“神之所知谓之智”“知觉性之知”“良知得之自然”观点,在内涵上开启了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为阳明心学的确立打下了基础。(www.xing528.com)

东阳耕读传家的人文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