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体现教育中性别平等措施

甘肃省体现教育中性别平等措施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开展农村女童教育课题研究“八五”期间,甘肃、宁夏、青海、贵州四省区协作进行了“农村女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系统调查西部地区女童教育的现状,制定和开展改进女童教育的试验,培养一批在女童教育、民族教育方面有示范作用的试验学校。

甘肃省体现教育中性别平等措施

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努力创造有利于女童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努力创造有利于女童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各种媒体,宣传有关发展女童教育的法规、政策,使发展女童教育深入人心,让越来越多的人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女童教育的认识。临夏州还聘请了一些有名望的民族宗教人士为学校的名誉校长,他们在宣传和动员群众送女童上学接受教育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深化学校教育改革,注重女童的个性化教育

为促进女童教育的发展,甘肃省很多学校创建了适合于女童能力发展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利用个性化教育,开展互帮互学,促进女童成绩的提高。强调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独立生存能力的养成,使女童对自己、对社会、对周围的环境有正确的看法,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力求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3.加强协作,创新和深化“春蕾计划”,以促进男女儿童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性别公正

加强协作,促进女童教育的共同发展。女童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还要依靠非政府组织的密切合作。省上成立了由政府领导的教育、妇联、共青团组织参加的“女童教育促进会”“女童教育发展协作会”,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教育网络,建立了定期布置、检查评估、总结经验和表彰先进的工作制度,做到目标具体,责任明确,措施到位。2004年4月至5月,为帮助贫困失学女童重返校园,推动“春蕾计划的实施”,甘肃省妇联日前正式启动了“关爱女童,奉献真情,救助万民贫困失学女童”活动。此项活动由甘肃省妇联和甘肃省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主办,希望用一年的时间,在甘肃省救助1 万名贫困失学女童,其中使9 500 名小学女童、100 名中学大学女生得到救助,400 名15 至18 岁大龄女童接受实用技术培训,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增强脱贫致富本领。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截止到2004年底,已在全省14 个市州地建办了19 所春蕾学校、144 个“春蕾女童班”,使4 万多名失辍学女童重返校园。

4.加快农牧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

边远山区、牧区,山大沟深,交通不变,信息闭塞。试想一个几岁的女孩子步行几里山路甚至几十里山路背着书包、背着干粮上学,其安全、艰苦怎能不让家长担心。因此,在边远山区、牧区建立寄宿制学校是提高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完成率的有效途径,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有效途径。

案例6-1

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www.xing528.com)

根据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群众冬春季定点居住、夏秋随牧群游牧的特点,甘肃省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寄宿制中小学。2000年,全省10个牧业县,116 个牧业乡中每个县建成了一所寄宿制中学,每个乡建成了一所寄宿制小学。同时,在部分林区和农区为集中办学和解决学生路途遥远的问题,也建设了一批寄宿制完全中学。从2003年开始,省级财政设立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和牧区寄宿制中小学建设专项资金,每年400 万元,有力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在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全部落实了寄宿生每天一元的生活补助费,部分县还提高了寄宿生的生活补助费。如,玛曲县中、小学生每月生活补助分别提高到70 元和50 元;碌曲县中小学生每月生活补助分别提高到60 元和30 元。寄宿制学校充分发挥了集中授课的优势,有效解决了农牧民子女上学路途遥远,负担过重的问题,有力调动了农牧民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牧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大大提高。

5.加强国际交流与协作

甘肃省教育厅于1999年启动了为期6年的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该项目是英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的一项双边合作项目。在中英项目资助下,很多女童重返校园或者进入学校开始崭新的生活。中英项目还开展了“提高女童就学与教育质量行动研究”的课题研究,开展了女教师支教、举办女子师范班、为边远山区培养女教师等活动,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女童入学率,促进地区人口素质提高。2001年10月在兰州启动的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也是旨在帮助甘肃贫困地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双边合作项目,项目也对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和孩子们给予了很大帮助。

案例6-2

中英项目资助女童包海霞完成学业

包海霞是积石山县小关乡小关小学四年级学生,今年14 岁。她13 岁的弟弟却已经上五年级了。这种弟弟比姐姐早上学的情况,在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并不罕见。包海霞说,家里条件非常困难,两个姐姐都没有上过学,父母本打算只供弟弟上学的,后来受中英项目的资助,她在10 岁时才得以上学。尽管上学晚,但是包海霞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她的同学和老师都说,包海霞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积石山县小关乡小关小学的教导主任马忠雄说,以前少数民族地区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女童入学率比较低,大概在72%左右,有近30%的女孩在家里待着。中英项目实施后,女教师去家访、动员女童上学,让女生当班干部,有了很大改观。现在,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了,学校的女童入学率有了一定的提高。

6.开展农村女童教育课题研究

“八五”期间,甘肃、宁夏、青海、贵州四省区协作进行了“农村女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系统调查西部地区女童教育的现状,制定和开展改进女童教育的试验,培养一批在女童教育、民族教育方面有示范作用的试验学校。以四省区的16 个县9 个民族的28 所学校为试验校,进行了三年的研究。运用行动研究、文献研究、追因调查、口述史研究等方法。在有关女童就学水平、教育观念、政府对女童教育的重视情况、社区的参与、学校管理水平等各方面的问题取得了研究成果。并完成《中国西部女童教育行动研究》和《创造平等——西部女童教育口述史》两部专著,出版了《女子教育研究文献资料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