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声乐培训方法及实践探索

声乐培训方法及实践探索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体是世界上最绝妙的一种乐器,学习声乐的过程就是一个制造乐器的过程。同样,人体作为歌唱“乐器”的一种,要想发出美丽动听的声音,就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理素质结构。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是演唱者学习声乐和从事演唱不可缺少的素质条件。声乐演唱者的文化素质主要体现在对声乐作品内容的理解上。无疑,这些都对声乐演唱者的文化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声乐演唱者音乐知识理论的学习和听觉训练的积累。

声乐培训方法及实践探索

(一)生理心理素质

1.生理素质

生理素质是指演唱者在声乐学习、演唱过程中所具备的生理条件,即演唱者的嗓音及身体条件,这是学习声乐的物质基础。人体是世界上最绝妙的一种乐器,学习声乐的过程就是一个制造乐器的过程。演奏音乐需要有乐器,良好的材料是制作任何一种乐器的基础。同样,人体作为歌唱“乐器”的一种,要想发出美丽动听的声音,就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理素质结构。

2.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心理活动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意志品质的总和。因此,演唱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调整身心的过程。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是演唱者学习声乐和从事演唱不可缺少的素质条件。演唱者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表现能力、适宜的表现欲望和一定自我驾驭情感的能力,才能正常地发挥艺术创作水平。

(二)思想文化素质

思想文化素质,既指声乐演唱者所具备的文学知识,又指声乐演唱者的文化素养。声乐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是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结合体,这就使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更为紧密。声乐作品大多以文学性、艺术性强的诗词作为歌词和音乐创作的基础,这就形成了声乐作品的知识性和文学性的多重特征。

声乐演唱者的文化素质主要体现在对声乐作品内容的理解上。要唱好一首歌曲、准确地表达一部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合适的声音、准确到位的情绪表达出声乐作品的深刻内涵。对作品的理解通常包含认识创作背景,理解音乐语汇、歌词含义等内容。一些古诗词歌曲,还要求歌唱者对歌曲追本溯源,结合时代风格与诗词含义来演唱。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找出语言的逻辑重音,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歌唱者的作品表现。无疑,这些都对声乐演唱者的文化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化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更是美化人类心灵的精神食粮。古人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指广博的知识能够将人的内心装扮得美丽而丰富,气质变得高雅,并且在不经意间就自然流露出来。因此,除了掌握好歌唱基础知识以外,博览一些经典名著,对提高歌唱者的修养和音乐品味也大有裨益。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和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即“二度创作”。因此,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点等都要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作者的要求、创作意图进行再创作,使艺术处理更贴近作曲家的要求,把作品的思想感情、情绪传达给听众,使其更加深入人心。

(三)音乐综合素质(www.xing528.com)

音乐综合素质是声乐演唱素质的基础和前提,是声乐演唱者音乐表现的基石,是各种音乐素质的综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声乐演唱者音乐知识理论的学习和听觉训练的积累。音乐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歌唱者从理性的角度把握作品、理解音乐。听觉训练则能够有效提升歌唱者对音乐的感知力与表现力。

1.音乐理论知识

声乐表演者必须重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音乐理论的学习包含多个方面,但是主要可概括为横向与纵向两大方面,即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史类知识。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等。这些基本知识是歌唱者学习歌曲,认识、分析歌曲的基础。掌握了这些知识,歌唱者才能从理性的角度较快地把握重点与难点,令演唱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张弛有度。比如,视唱、练耳、乐理知识等,只有懂得了这些,才能具备将谱面上静止的音符转化为流动音乐的能力;和声、曲式方面的知识,能够帮助歌唱者从整体出发分析作品的结构、调性、和声色彩等。

音乐史包含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当代音乐史与西方音乐史。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不懂得其历史的发展脉络就像是一个失忆的人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一样可怕。歌唱者如果不学习中国音乐史,就很难了解中国两千年以来传统文化两大基石——儒家道家的音乐思想以及其对现代的音乐思想、音乐审美有着多么深刻的影响;不了解西方的音乐发展历史,也就不能更好的借鉴西方优秀的歌唱理念和方法。演唱者只有认识并了解音乐发展的过去,才能正确把握音乐未来发展的方向。

除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史类知识之外,也不能忽视与音乐相关的其他知识,如对音乐美学、艺术概论、音乐心理、音乐功能等知识的认识与了解,有利于提高歌唱者审美能力,帮助歌唱者了解观众的心理,正确运用不同类型的音乐手段。

2.音乐感知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高低不一,但是语言“言不尽意”的局限性和音乐语言的抽象语义性,决定了声乐演唱者高低不同的鉴赏能力。鉴赏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对作品认识的准确性和理解的深度。一名优秀的声乐表演者往往能够通过单纯的音乐语言准确地表情达意,优秀的音乐鉴赏者也能够体会音乐中的思想情感。

音乐感知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音乐的表现手段与音乐鉴赏能力。声乐作品虽然有歌词的帮助,但音乐表现手段的准确与否同样会影响其表达的效果。比如声乐演唱中同样一首歌曲,不同的人唱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而且同一首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里演唱的感觉也不一样。这一方面是因为演唱者对作品认识的深度、角度不同,另一方面也与演唱者的音乐感知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

音乐感知能力即人们常说的乐感。乐感首先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但是同样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来加以提高,而且大多数人都属于后者。听觉的训练是提高乐感最直接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