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算机教育优化:人本主义理论

计算机教育优化:人本主义理论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因内在需求而求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所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或良好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促进学习者人格的健全发展和完善。在学习过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重视意义学习,他们认为意义学习是一种自我主动的学习。人本主义理论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计算机教育优化: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因内在需求而求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所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或良好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促进学习者人格的健全发展和完善。同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两种方式,并对意义学习的特点和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作了较系统的阐述,深化了人们对学习实质的看法。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标从“学会学习”到“自我实现

马斯洛认为,“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说得浅显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生来就具备发展的巨大潜能,只要这种潜能发挥出来,就能获得成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发前进的动力。不断失败的学习体验会使学生在现实的学习中产生自卑感,畏缩不前。

教育的现实目标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罗杰斯曾说:“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在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教育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学习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知识。”所以,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

(2)教学过程从重传授知识到重人格培养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不是分数,它认为教学过程应充分重视人性的培养,罗杰斯反对把教学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获得某一知识的过程,强调教学过程除了使学生获得知识之外更应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方法,促进其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重视意义学习,他们认为意义学习是一种自我主动的学习。为了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意义学习,教师的任务是创造学习条件,创设问题情景,提供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的学习尽量赋有个人意义,从而提高学习效果。(www.xing528.com)

(3)学习过程重视意义学习,提倡自由探索

罗杰斯将学习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人们的一般看法是,前者是指学习的材料能为学习者所理解,或材料有价值值得学习;后者是指学习的材料不能被学生所理解,或者没有什么价值,不值得学习。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学习,因为在意义学习中,学生的整个身心如认知、情感活动都卷入其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积极主动性,因而所学内容保持时间长,学习效果好。

(4)教育评价从外部评价转向自我评价

罗杰斯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本质是使学生自己承担学习的责任,让学生自己了解是否已经作了最大努力,在学习中有什么缺点和不足,思考自己提出问题时的思维品质,使自己始终处于学习过程的中心,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效、持久。

人本主义理论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混合式学习的自主学习活动中,由于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能力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同学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面对面学习又可以增加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待人接物等。混合式学习评价中的自我评价可以更为客观地评价学生在知识习得之外的态度、兴趣等方面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