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垃圾再生:阿姆斯特丹与上海分享分类经验

垃圾再生:阿姆斯特丹与上海分享分类经验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有三个从社区层面推动塑料垃圾分类回用的案例,或许可以为中国的实践提供借鉴。CITES基金会是一个位于阿姆斯特丹的独立机构,于2008年成立,发起人是两名从事都市研究的硕士生。阿姆斯特丹北区的店铺、商场以及文化机构都可申请成为项目参与商家。阿姆斯特丹的三个塑料再利用案例表明,立足于本地的有效利用方式、激励人们广泛行动与参与、促进社会合作,才是实现垃圾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根基。

垃圾再生:阿姆斯特丹与上海分享分类经验

塑料因价格低廉又无法生物降解的特性,成为城市垃圾的重要成分。据美国《科学进展》杂志的最新数据,人类迄今已生产91亿吨以上塑料产品,其中有70亿吨成为垃圾,除了小部分被回收利用(9%)和焚烧处理(12%)之外,大部分(约55亿吨)被送入垃圾填埋场或弃于海洋

荷兰近年制定了宏伟的环保目标,在2020年把生活垃圾的资源化率提高到99%。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有三个从社区层面推动塑料垃圾分类回用的案例,或许可以为中国的实践提供借鉴。

“未利用的”(WASTED)项目:用奖励机制鼓励居民参与

“未利用的”(WASTED)项目是城市基金会(CITIES)于2015年起在阿姆斯特丹北区发起和运营的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最开始仅回收塑料垃圾,后把纸张、纤维和玻璃也纳入其中。CITES基金会是一个位于阿姆斯特丹的独立机构,于2008年成立,发起人是两名从事都市研究的硕士生。

居民可以在线申请加入项目,成为“未利用的”邻里,开始对垃圾分类回收,并追随“未利用的”项目持续跟进。居民分类投放塑料垃圾后,即可获取塑料币(后改为数码币),可供兑换项目参与商家提供的奖励,比如咖啡、啤酒、自行车修理、按摩、瑜伽课程、就餐等折扣。阿姆斯特丹北区的店铺、商场以及文化机构都可申请成为项目参与商家。

随着参与的居民及提供奖励的商家日益增多,“未利用的”系统开始产生多项收益。一方面,奖励、鼓励人们更积极地进行塑料垃圾的分类;另一方面,此系统亦成为实现社会包容的有力工具:“未利用的”系统可供所有人使用,使低收入人群也可从中获得实惠与福利,不会受到任何差别对待。

此外,“未利用的”团队还为教育投入甚多,举办一系列的研讨与宣讲活动,邀请居民共同设计与制作塑料物品,并发掘垃圾分类所蕴含的价值。

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商家机构进行密切沟通,“未利用的”为垃圾分类确定了一份崭新的社会契约,让垃圾分类回收行动兼具经济和社会价值。

阿姆斯特丹西区:把塑料垃圾转变为社区货币

海滩设计实验室(The Beach)正在为阿姆斯特丹西区的怀尔德曼社区(Het Wildemannetje)开发本地工作坊。怀尔德曼社区的居民、商家和社区活动者都积极参与其中,希望形成垃圾循环利用方案,并产生一种崭新的货币/交换模式,以支持本地社区长期推行循环利用垃圾的实践。这一体系中使用的社区货币是由塑料垃圾制成,购买力由社区居民决定。

居民在注册后,把“项目启动包”带回家,其中包含项目基本信息、回收垃圾用的袋子和个人代码。接下来,居民可以在袋中装入回收的塑料、玻璃瓶和过期的面包,然后送到指定地点换取社区货币,1袋回收垃圾可兑换1枚社区货币。这些社区货币可在本地商铺购物,也可以替换为志愿者工作时长,或者为社区项目提供赞助。之后,社区货币通过店铺和志愿者重新分配。参与项目的商铺也会因出售可持续产品或为本项目提供折扣商品而得到社区货币。

回收塑料会被运送至生产制造地,经过注模和挤压后就能得到再生塑料块,而再生塑料块可用来制作新产品和社区货币。(www.xing528.com)

居民掌握着其所在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真正钥匙,但大部分情况下,居民在行使社区权利上受限甚多,而社区货币为居民提供了经济权力。

美丽塑料车间项目:让塑料垃圾美得无与伦比

该项目来自2016年阿姆斯特丹“美好城市”(Fab City)展览中的“美丽塑料车间项目”(Pretty Plastic Plant Project),由建筑师和设计师合作完成,把塑料垃圾制作成可用的建筑外立面材料。

他们所使用的塑料来源如下:本地居民分类回收的塑料垃圾、WASTED项目收集得到的塑料垃圾,临近校园的社区的居民收集的塑料垃圾。此外,Fab City的参观者还可以带来塑料垃圾以代替进场门票。

回收得到的塑料垃圾在塑料车间中被加工成建筑立面的建材。车间共有6台机器,按照颜色对塑料垃圾分类,随后进行清洗、熔化,并最终制成塑料板和塑料砖。他们用这些材料为阿姆斯特丹应用科学大学建造了4座休闲亭,成为学生喜欢的聚会和工作空间。

“美丽塑料车间项目”希望让每个人都知晓塑料垃圾乃是一种富有价值的原材料,再生利用可以使塑料重新变得美丽,并拥有更长久的生命。

阿姆斯特丹的三个塑料再利用案例表明,立足于本地的有效利用方式、激励人们广泛行动与参与、促进社会合作,才是实现垃圾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根基。

撰文 相欣奕

参考资料:

[1]相欣奕.社会创新︱阿姆斯特丹让“塑料垃圾”美得无与伦比[EB/OL].[2020-02-15].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42111_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