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的具体途径

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的具体途径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还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科特性,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传递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组织常规化校内劳动提升学生劳动技能。通过各类居家劳动的磨炼,让学生掌握必备生活劳动技能,体验劳动带来的幸福感,为今后自己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担起责任、贡献力量。

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的具体途径

1.建立劳动教育机制,开发校本课程

职业院校需要设立劳动教育专项领导组,负责制定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与途径,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除了在全体学生中开设劳动教育实践类必修课之外,还可通过选修课或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在校内开设手工、园艺茶道扎染插花、非遗文化等课程,构建劳动教育多元课程体系。学校还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科特性,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传递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各学校要定期召开劳动教育专题工作会议,反馈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及时了解并及时解决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营造劳动技能培养的整体氛围

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是循序渐进、逐步养成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受到学习环境生活习惯、工作氛围的影响。从严格意义上讲,劳动技能的培育始于家庭、在学校环境中得以形成、在社会工作上得以巩固和发展,每一阶段、每处环境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在劳动技能培育的过程中,良好的环境氛围不能忽视。营造崇尚劳动的整体氛围有助于广大学生对职业使命的认知、行业规范的理解和职业精神的形成,同时环境氛围作为意识形成的关键元素,贯穿劳动技能养成的始终,这也就决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形成氛围良好和谐的共同体,协同推进当代青年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

3.开展校内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在生产实训过程中开展劳动技能教育。课堂理论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提高实践能力又是职业院校学生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在职校学生的培育过程中学校应当平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育的比重,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育的结合,统筹利用好校企合作资源,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技术操作能力,强化劳动精神的实践培育,达到在实践教学中培育劳动技能的效果。具体要遵循人才发展规律,通过校内实训和企业生产实践,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劳动技能。(www.xing528.com)

组织常规化校内劳动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学校可以从班级卫生、宿舍内务整理、校园保洁和环境绿化等方面组织学生参与各项劳动。具体劳动内容包括教室内桌椅、讲台、墙地面、教学仪器设备的卫生清扫工作;宿舍内物品合理有序摆放,进行宿舍文化特色创建;各班对所负责的校内卫生区域进行卫生保洁和绿化维护;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图书馆书籍资料整理;协助学校信息中心完成网络设备的运营维护。让学生通过实地参加校内常规化劳动学习技能的同时,增强劳动体验,感受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真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

4.开展好居家劳动技能的培养

在居家劳动方面,学校要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传统,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庭劳动。学校应将居家劳动技能的学习和实践纳入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计划,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在平时课余和节假日时间,为每个年级的学生布置居家劳动实践作业,学生可以选择基础类的家务劳动包括洗碗筷、做饭菜、洗衣服、搞卫生、整理家中物品;中等难度类的家务劳动包括独自完成一道特色菜肴的制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件手工艺品等;高难度类的家务劳动包括水管维修、电气设备维修、简单房屋装修等。通过各类居家劳动的磨炼,让学生掌握必备生活劳动技能,体验劳动带来的幸福感,为今后自己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担起责任、贡献力量。

5.开展好社会实践类活动。

职业院校要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使之规范化、制度化,还要不断开拓社会实践基地,整合校内校外优质资源,保障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学生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思维,推动科技成果创新,将自身成长与企业和社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学生管理部门要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使其活动主题、内容、形式多样,促进实践成果的多样化。教学管理部门除了设计与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还应当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