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襄阳历史名城斩蛟渚的来源及遗憾

襄阳历史名城斩蛟渚的来源及遗憾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襄阳历史上有两个最有名的渚,一个是解佩渚,一个是斩蛟渚。据说解佩渚中的美女是汉江女神的原型,斩蛟渚中的勇夫是二郎神的原型。襄阳城北汉水中曾有一小洲,名斩蛟渚。以上解说了“斩蛟渚”这一地名的来历。斩蛟渚,渚为水中小块陆地。现今,襄阳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中,修复、重建、新建了许多襄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各类建筑,没能把邓遐及其斩蛟渚纳入其中,实在是一个遗憾。

襄阳历史名城斩蛟渚的来源及遗憾

襄阳历史上有两个最有名的渚,一个是解佩渚,一个是斩蛟渚。据说解佩渚中的美女汉江女神的原型,斩蛟渚中的勇夫是二郎神的原型。这里介绍斩蛟渚。

襄阳城北汉水中曾有一小洲,名斩蛟渚。

东晋·习凿齿《襄阳耆旧记》卷五《邓遐》:“邓遐,字应远。勇力绝人,气盖当时。时人方之樊哙,治郡号为名将,为襄阳太守。城北沔水中有蛟,常为人害,遐遂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遐挥剑截蛟,流血,江水为之俱赤。因名曰‘斩蛟渚’,亦谓之‘斩蛟津’。”

清同治《襄阳县志·古迹》记载:“斩蛟渚:县北二里。”又引《荆州志》:“沔水隈,潭极深,先有蛟患,晋太守邓遐拔剑入水,斩蛟以除民害。”

以上解说了“斩蛟渚”这一地名的来历。“城北沔水”“县北二里”“沔水隈”,说的是斩蛟渚的位置,当在今老龙堤一带。

斩蛟渚,渚为水中小块陆地。蛟为何物?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与龙类似的一种生物,潜于深水中,又称蛟龙。它的形状类似于龙和鳄鱼的综合体。据说它力大无比,一旦兴风作浪,便会洪水滔天。

斩蛟者,邓遐。邓遐斩蛟虽是传说故事,但邓遐确有其人。南朝刘义庆撰《世说新语》,有较详细介绍。

邓遐,字应远。曾任竟陵太守,故称“邓竟陵”。陈郡(今河南太康)人。生卒年不详,事迹见于东晋永和至太和年间。父邓岳,避康帝司马岳讳改名邓岱,东晋平南将军。

邓遐勇力绝人,气盖当时,时人譬之为樊哙。为桓温参军,数从桓温征伐,历冠军将军,数郡太守,号为名将。襄阳城北沔水中有蛟,常为人害。邓遐遂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邓遐挥剑截蛟数段而出。

东晋太和四年(369),桓温北伐大败于枋头。事后,桓温怀耻忿,且忌惮邓遐之勇果,免邓遐官。

不久,邓遐卒。东晋宁康年间,追赠邓遐庐陵太守。(www.xing528.com)

邓遐斩蛟在不少史料中均有记载。

晋书·邓岳》邓岳传后附有邓遐的传记。记曰:“遐,字应远,勇力绝人,气盖当时。”

南北朝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沔水》注中写道:“(襄阳)城北枕沔水,水中常苦蛟害,襄阳太守邓遐,负其气果,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遐挥剑斩蛟,流血丹水。自后患除,无复蛟难矣。”

据传,邓遐是二郎神的原型。

《图书集成》引《浙江通志》说:“二郎神庙,在(杭州)府城忠清里。神姓邓,讳遐,陈郡人也,自幼勇力绝人,气盖当时,人方之樊哙。桓温以为将军,数从征伐,历冠军将军、数郡太守,号为名将。襄阳城北水中有蛟,数出害人。遐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遐挥剑斩蛟数段而出,自是患息。乡人德之,为立祠祀之,以其尝为二郎将,故尊为二郎神”。

旧时,襄阳城内建有二郎庙,二郎庙所在的街称二郎庙街(即襄阳米厂处)。二郎庙坐西朝东,原本供奉李冰父子,因晋邓遐为民除害,力斩蛟龙,改祀邓遐。

金代诗人李俊民写有《襄阳咏史·斩蛟渚》:“久愤江于投水俗,近忧泉室泣珠人。到头不是池中人,血溅惊波剑有神。”

古代襄阳是汉水为害严重地区,邓遐在任襄阳太守时,在抗洪抢险中做出过巨大贡献,因此人们附会了这个神话故事来颂扬他的业绩。尽管史料中对邓遐斩蛟多有记载,但其人其事的传播却很有限。正如明代王士性在其著《广志绎》中所说:“沔水有斩蛟渚,乃襄阳邓遐挥剑处,人知斩蛟有澹台周处而不知有遐。”周处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周处斩蛟的故事,世人皆知;而邓遐斩蛟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现今,襄阳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中,修复、重建、新建了许多襄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各类建筑,没能把邓遐及其斩蛟渚纳入其中,实在是一个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