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寺堡的命名历史及来源

红寺堡的命名历史及来源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寺堡名称的再联想《宁夏史志》2008年第4期发表了笔者的一篇文章,标题为《红寺堡名称的联想》,当时只是对红寺堡名称进行“联想”。这些资料更使笔者坚定了“红寺堡”之名始于唐朝,“红寺”是“浑氏”的演变。汉武帝令霍去病率军前往接受归附的匈奴部众。汉元鼎五年,汉武帝开始出巡郡国,狩猎到新秦中,包括在今宁夏红寺堡的大小罗山地区行猎,并视察三水县属国,安慰归附的浑邪王部众。

红寺堡的命名历史及来源

红寺堡名称的再联想

《宁夏史志》2008年第4期发表了笔者的一篇文章,标题为《红寺堡名称的联想》,当时只是对红寺堡名称进行“联想”。2009年3月,笔者在参加红寺堡开发区历史文化研讨会期间,与白述礼、鲁人勇、杨森翔等再次考察了3个红寺堡城址,特别是看到红寺堡旧城(旧寺堡子)和红寺堡古城,感触良多,想提笔写一篇文章。后来,杨森翔先生托白述礼教授转交给笔者有关“匈奴”与“胡”的部分资料。随后,杨先生又发短信告诉我,唐代诗人高适《送浑将军出塞》一诗已明确写出“汉家已是浑邪王”。这些资料更使笔者坚定了“红寺堡”之名始于唐朝,“红寺”是“浑氏”的演变。

一、匈奴浑邪王所部被安置在三水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秦王朝边防松弛,匈奴发展壮大,占领了黄河“河南地”(含今陕西渭北高原、甘肃陇东和宁夏黄河南至固原以北地区)。西汉初期,汉廷实施休养生息,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匈奴骑兵仍不断袭扰。汉武帝时,汉廷改变和亲政策,开始全面反击匈奴。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夏,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率数万骑兵分两路出击匈。五月,霍去病率军在今黑河弱水上游)流域同浑邪王、休屠王的军队展开激战,并取得决定性胜利,河西匈奴部损失惨重。匈奴单于对浑邪王屡打败仗很愤怒,企图借聚会之机杀掉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惧怕单于的惩处,于同年秋天共谋降汉。汉武帝令霍去病率军前往接受归附的匈奴部众。休屠王临时反悔,被浑邪王所杀,并其众,号称10万(实仅4万人)归附汉庭。汉武帝举行隆重仪式,欢迎浑邪王等,赏赐金银数十万,并娶浑邪王之姐(蠡浑邪姨母)为妃。汉廷为此设置陇西、北地、上郡、云中、朔方5个属国,在北地郡三水县(后改隶安定郡),即今宁夏同心县下马关镇北红城水上垣村古城设立属国都尉,安置归附的浑邪王所部。

汉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开始出巡郡国,狩猎到新秦中,包括在今宁夏红寺堡的大小罗山地区行猎,并视察三水县属国,安慰归附的浑邪王部众。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因见“新秦中或千里无亭檄(塞),于是诛北地太守以下”。同时,加强了城塞、亭障和一些战备设施建设。此后,汉武帝“数出幸安定、北地”,在乌氏县瓦亭关、朝那县的萧关派驻军防守。在秦长城的基础上,沿长城内外修建关塞、亭障、斥堠和烽燧等。在富平县(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西南)神泉障设北部都尉,在浑怀障(今属银川市兴庆区黄河东境内)设浑怀都尉,两地都尉负责该地区及附近军事防务。当时,三水县城已成为浑邪王所部首领所居,三水县城的建设具有一定的规模。此时的三水县城,是否在汉庭中称“浑城”或“胡城”均不可知。有学者推测,“胡”与“匈奴”本为一辞,“大抵‘胡’系‘匈奴’之急读”〔34〕;有学者认为,“胡为匈奴之异写”〔35〕;有的日本学者认为,“胡”系“匈奴”首音之省略〔36〕。笔者猜想,今宁夏同心县下马关镇北红城水中“红城”的“红”字,当为“浑”字的变音,“浑城”即浑邪王所居住的城,由于时间推移,“浑城”逐渐演变为“红城”。这种猜想,似乎有些勉强,但是如果浑瑊是浑邪王后裔,那么也就不勉强了。

据《同心县志》记载:“三水县治今同心县下马关乡北红城水古城”。鲁人勇等著的《宁夏历史地理考》称:“汉三水县故城即今红城水故城址”,又云“因其地安置匈奴族,为属国都尉治”。这些都证明“三水县治是今同心县下马关乡北红城水古城”。问题是红城水古城,是先有水(河)名“红城水”,还是先有城名“红城”,笔者认为先有三水(河)名而后有三水县城名,后因三水县城安置匈奴浑邪王所部,城名逐渐由“浑城”转译,即浑邪王居住之城,以后又成为俗名“红城”。再由红城名而最后有水名,水以城得名。这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得到佐证。首先,三水县因三水(河)得名,此时史书未见有“红城水”。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载:“肥水东北出峡于高平川(今清水河),水东有山(大罗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元和郡县图志》载:“三水县以县界有罗川谷,三泉并流,故以为名。”说明三水县境内有三条比较大的河流,但至少说明“三水中没有一水称红城水”。其次,先有三水县城而后安置匈奴浑邪王所部。住在三水县浑邪王所部究竟为何部?很难考证,但有两点可看出端倪。一是北地属国当处陇西、上郡、云中、朔方属国中央,按照匈奴的习惯,浑邪王部应当居中北地郡属国。二是东汉卢芳在三水县(安定属国)割据时,自称为他是“汉武帝与浑邪王的姐姐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回卿的孙子”(吴忠礼《吴忠市一汉代“安定属国”民族自治试验区》),也间接说明浑邪王所部居三水县城。再次,“红城”和“红城水”名称当出现在浑邪王所部居住在三水县城以后。但何时称“红城”和“红城水”?缺乏典籍、方志记载。在明庆王朱栴《宁夏志》最早出现“红城儿,在韦州南,亦未详建立之始”的记载。吴忠礼先生在《宁夏志笺证》解释为:“红城儿,亦名红城子,分上红城和下红城,两城相近。因有二泉水流经,又名上红城水,下红城水。……今名上垣和下垣”。清光绪《平远县志》有“惟毛居井、红城水皆汉民”的记载,“红城”是否与“红寺堡”同期得名也不敢妄下结论,但至少应在明朝前。因此,从汉武帝安置浑邪王所部时起到唐朝,由“浑邪王居住变为“浑城”,再由“浑城”演变为“红城”的可能性很大。

二、高适诗断言浑瑊是浑邪王后裔

2009年,红寺堡开发区历史文化研讨会结束后,笔者认真阅读了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的《送浑将军出塞》。全诗写道: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继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动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旗夕刁斗。(www.xing528.com)

塞上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这首诗大约写于唐天宝十三载(754年),是作者在唐朝大将、河西节度使、突厥族首领哥舒翰府任掌书记时所作。高适在唐肃宗时曾任御史、西川节度使等职,年龄要比浑瑊大很多,写此诗也是长辈对晚辈的希望与鼓励。浑瑊长期随父在朔方军征战,13岁时因功代理过折冲将军,后任中郎将。写此诗时,浑瑊为哥舒翰麾下皋兰府都督,年龄在20岁左右。诗中前四句,从浑将军的祖先浑邪王写起,而皋兰府都督浑碱所率之兵族贵兵强;中间四句,记述浑瑊本人战功卓著;最后四句,对浑瑊提出希望“平戎早寄仲宣诗”。所以前人曾经评曰:“浑将军得此一诗,胜于史篇一传。”从这首诗可以得到三条信息:一是浑将军的祖先是汉代的浑邪王,这一点史书已有明确记载,诗中直言不讳;二是告诉后人“子孙相继在朝野”,说明浑邪王的后裔一直延续到隋唐;三是告诉后人,浑邪王后裔“至今部曲燕支下”,大致活动在黄河上游(河套地区)。这首诗说明从汉朝至唐朝虽然历经沧桑,但今宁夏地区始终有匈奴浑邪王后裔存在。

三、浑瑊与浑邪王的姓氏猜想

西汉时期的匈奴浑邪王与唐朝相隔800多年,中间历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两者有何关系?“红城”和“红寺堡”等名称有无联系?翻开红寺堡地区旧军用地图,红城(古城)位于宁夏同心县下马关镇北上下垣村,“旧寺堡子”古城位于今红寺堡开发区(原宁夏同心县新庄集乡东南),中间相隔大罗山。今大、小罗山,古称大蠡山、小蠡山,人们对蠡山有好多解释,蠡山的“蠡”字可能与匈奴蠡浑邪(浑邪王的外甥)有联系。因此,笔者认为,西汉浑邪王与唐朝中兴名将浑瑊有密切联系,浑瑊是匈奴浑邪王的后裔。东汉后期,匈奴族已经高度“汉化”,浑邪王的后裔也就姓“浑”了,成为铁勒九姓之“浑”姓,到后来“浑”(Hun)音就演变成“红”(Hong)音,“红城水”与“红寺堡”都有可能因浑邪王的姓氏“浑”而得名。

浑邪王所部居住在三水县故城后,其子孙仍不断繁衍、生息。汉宣帝时期,匈奴内乱,五大单于混战。汉甘露二年(前52年),呼韩邪单于率部众再次降汉。汉元帝即位后,又在长安以盛大典礼迎接呼韩邪单于“来朝”,并将宫人王昭君嫁给他。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安定郡三水县左谷(疑位于今宁夏同心县大罗山东、青龙山之间的苦水河)人,卢芳率安定郡三水属国羌胡数千人起兵反抗王莽政权,一时惊动朝廷上下,史称“卢芳割据”。请注意,此时史书已把此地的匈奴称为“胡”。汉更始三年、建武元年(25年)九月,“三水豪杰”立卢芳为上将军、西平王。卢芳旋派遣使节与“西羌、匈奴(胡)结和亲”,企图借助匈奴部众力量,达到割据一方的目的。匈奴单于派人迎接卢芳及其兄卢程等,芳、程兄弟二人同时投奔匈奴。匈奴单于和卢芳相互利用,立卢芳为“汉帝”,留居匈奴,委卢程为“中郎将”,令卢程领匈奴骑兵返还驻守安定。当时,三水县境内羌、胡(包括浑邪王后裔)均参加了起义。汉建武五年(29年),单于又令卢芳“还汉地为帝”。卢芳入塞后,建都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继而掠有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5郡,并置守令。卢芳自称“天子”,与匈奴经常联合南犯。汉建武十三年(37年),卢芳入匈奴。汉建武十六年(40年),自匈奴入居高柳,遣使乞降,被封为代王。汉建武十八年(42年),卢芳“复亡入匈奴”“留匈奴十余年”,直至病逝。卢芳割据几乎成为千古之谜,但至少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卢芳确有匈奴的血统,与浑邪王后裔及北方匈奴联系密切;其二,说明浑邪王后裔(胡)在三水地区势力还很强大,而且只有卢芳能够指挥得动。在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民族—柔然族,至于柔然族的兴起、发展、衰落,缺乏详细的历史资料,无法进行考证。笔者认为还是由匈奴族逐步演变而来,至少与匈奴有复杂的血缘关系。因此,可以分析出,匈奴浑邪王的后裔大体上还活动在罗山、牛首山及黄河西岸至贺兰山地区,保留着本民族的一些特点。至于后来,匈奴浑邪王部众如何衍变为隋唐时期的突厥铁勒九姓部落,浑邪王与浑释之、浑瑊父子及浑氏一族是否同为一族“浑氏”,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隋唐以后,广大突厥占据北部和西北地区,一度成为隋唐朝廷的祸患。突厥有东西突厥之别,均为游牧民族,其习俗与匈奴族相同,其民族族源众说纷纭,《北史》与《周书》称突厥是匈奴之别种,《隋书·突厥传》称“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笔者认为,突厥应该是匈奴的后裔,至于何时称突厥、为何称突厥,需要考证和研究。突厥包括了北方和西北地区很多种族部落,散布地区极为广泛,其中包括今甘肃河西至内蒙古阴山地区的铁勒族或称敕勒族,铁勒族中有回纥、薛延陀、仆骨、浑等九姓,史称“铁勒九姓”。隋唐时期,今罗山地区确实有铁勒九姓居住。浑瑊祖父居住在皋兰州为羁縻州,“浑部”为铁勒九姓部落之一。《旧唐书·地理志》载:“(贞观)二十年,铁勒归附,于州界置皋兰、高丽祁连三州,并属灵州都督府。唐高宗永徽元年,废皋兰等州。调露元年(679年),又置鲁、丽、塞、含、依、契等六州,总为六胡州。开元初废,复置东皋兰、燕然、燕山、鸡田、鸡鹿、独龙等六州,并寄灵州界,属灵州都督府。”《新唐书·地理志》载:“羁縻州,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东皋兰州,以浑部置,初为都督府,并以延陀余部置祁连州,后罢都督,又分东、西州,永徽三年皆废。后复置东皋兰州,侨治呜沙。”从中我们得知,隋末唐初,铁勒九姓部落逐渐摆脱突厥可汗的控制归顺唐廷,被唐王朝分别安置在北方的“六府七州”,皋兰州隶属灵州。从《义昌军节度使浑公神浑氏为汉代浑邪王之后裔。浑部首领为历代皋兰州都督,浑瑊的六代祖浑谭、五代祖浑贵、曾祖父浑元庆、高祖父大埃利发浑阿贪支、祖父浑大寿都曾任隋唐时期大将军、皋兰刺史等,浑氏一族是唐代灵州的一大望族。(白述礼著《大唐灵州镇将》“中兴名将灵州铁勒族浑瑊”)根据1991年5月31日在青铜峡市玉泉营农场发现的《大唐左屯卫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契苾氏墓志铭并序》考证,浑公即浑瑊曾祖父浑元庆,契苾氏即唐太宗贞观时期的名将契苾何力的孙女,契苾何力乃唐铁勒族人,于唐贞观六年(605年)率部投唐,曾经参加对吐谷浑高昌、西突厥的战争。浑氏与契苾氏联姻,说明两家“门当户对”。浑氏一族长期住在皋兰州,至于契苾氏墓为什么埋在青铜峡市玉泉营还有待考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红城”和“红寺堡”大概始于唐朝,或者更早——汉武帝时期,浑瑊为汉代浑邪王后裔,“红城”早期可称“浑城”,当为浑邪王及其部众所居之城,“红城水”即“浑城水”,“红寺堡”当为浑释之、浑瑊父子及浑氏后裔居所。

后历五代、宋夏和元,历史演变剧烈,浑邪王的后裔已经融入到汉族和其他民族,汇聚到历史长河之中。到了明朝,《嘉靖宁夏新志》出现了红寺堡一名。关于浑邪王后裔的兴衰、变化,无任何记载,同时又缺乏“传记”“家谱”记载,很难进行考察考证,只留下“红寺”“红寺墩”“红寺堡”之类的名称。在杨森翔先生给笔者的有关“匈奴”与“胡”资料中,“英文的匈奴(Hun)是蒙古语‘人’的意思,‘Hun’又译‘浑’,意即‘人’”;“匈奴就是宏奴。由汉文‘雄奴’翻译而来的,‘宏奴’是从蒙古语‘Hun’及‘Hunnu’译过来的。因语音的变化而变成的字的写法。后人把概念上的‘Hun’‘Hunnu’写成‘Hungnun’,模糊了它的原义。匈奴是汉语,宏奴(Hunu)应该是蒙古语”。“胡”即“浑”,“红”为“浑”的变音,“浑城”逐渐变为“红城”,“浑氏”演变为“红寺”,才有“红城水”和“红寺堡”之名。

(原文发表在《宁夏史志》2012第3期,本文略有修改)

【注释】

〔34〕冯家昇:《匈奴民族及其文化》,《禹贡》第7卷。

〔35〕曹永年:《关于柔然人的民族成分——答〈蒙古族之新探〉》,《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第2期。

〔36〕[日]白鸟库吉:《塞外民族史研究》(下),《白鸟库吉全集》第5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