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汉运河的开凿背景和命名来源

江汉运河的开凿背景和命名来源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文中的“通渠”两字,指的就是江汉运河。江汉运河是后人补取的名称,也有称它为荆汉运河或扬水运河,历史文献上还有称它为子胥渎的。(一)江汉运河的开凿背景楚国位于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地域广阔,是春秋战国时代幅员最大的国家。有鉴于此,楚庄王下令在郢都附近开辟了一条江、汉之间的直通水道,称为江汉运河,亦曰扬水运河。

江汉运河的开凿背景和命名来源

史记·河渠书》说:“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引文中的“通渠”两字,指的就是江汉运河。江汉运河是后人补取的名称,也有称它为荆汉运河或扬水运河,历史文献上还有称它为子胥渎的。

(一)江汉运河的开凿背景

楚国位于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地域广阔,是春秋战国时代幅员最大的国家。其心脏地带所在的江汉平原,是由长江和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水共同冲积而成。在地质史上这里原是内陆湖盆,一片汪洋的水域。以后由于长江和汉水挟带的大量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了以长江、汉水为南北两条边线的内陆三角洲,并将广阔的水域割裂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湖泊沼泽,分布在三角洲平原上,呈现着特有的地貌景观,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古云梦泽”。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县),就位于三角洲平原尾部、云梦泽之西的长江之滨。楚国境内河川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又拥有万里长江和千里汉水两条黄金水道,这为发展水运交通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水上运输是楚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楚国是个实行扩张政策的国家,从楚文王(前689年~前677年在位)迁都于郢起,就向北、向东不断扩张,逐步吞并周围许多小国。到了楚庄王(前613年~前591年在位)期间,国力强大到达顶峰,为了和北方的晋国争霸中原,频频调兵遣将,经常需要自郢都从水路运送大量的军队、粮食和作战物资到汉水旁边的襄阳一带。襄阳是当时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冲,也是楚军北上的前沿阵地,它位于郢都以北的直线位置上,两者的地理经度大致相同,陆路相距约为250千米,不算太远。但是郢都与襄阳之间并无水道直接相通,从郢都到襄阳走水路的话,必须千里迢迢地绕道今武汉。《左传·文公十年》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楚子西缢而县(悬)绝,王使适至,遂止之,使为商公。沿汉溯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下见之。惧而辞曰:‘臣免于死,又有谗言,谓臣将逃,臣归死于司败也’。”意思是说:楚成王时,楚国司马子西(又名斗宜申)因在城濮大战中兵败而自缢,绳断未死,被贬职为商密邑(今河南省淅川县西南)邑尹。一直心怀不满的子西,于楚穆王九年(鲁文公十年,前617年),意欲策动叛乱,率领一伙人秘密地从商邑潜回到郢都,因从汉水没有直通长江的水道,只能沿着汉水东下至夏口(今武汉),再上溯长江至郢都,不料在到达郢都以南长江边的行宫时,与楚穆王不期而遇。楚王问他来干什么,他忐忑地谎称自己认识到过去的错误,来都城向司法部门请罪。这件事证明了在江汉运河开通前,从汉水流域的城邑要到长江流域的郢都,走水路的话必须绕一个大圈子,既多费力气,又耽误时间。有鉴于此,楚庄王下令在郢都附近开辟了一条江、汉之间的直通水道,称为江汉运河,亦曰扬水运河。于是史书上才有“孙叔敖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8]的记载。

(二)孙叔敖其人其事

孙叔敖是楚庄王时期的贤相,他不仅是一个辅助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政绩卓著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个修建了许多工程设施的水利工程专家。他十分热心于水利事业,经常带领百姓大兴水利,修堤筑堰,开沟通渠,为发展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曾在今河南固始县一带,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他利用当地的史河与泉河,开凿出两条渠道,分别引水灌溉农田。由于工程设计合理,灌溉效果很好,使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粮食生产也得到提高。他的业绩和贡献,赢得了口碑载道和楚王的赞赏。“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9]。雄才大略的楚庄王,深知水利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他知人善任,破格提拔一个水利专家担任令尹(即宰相)的要职。孙叔敖受命之日,朝野之人纷纷向他祝贺,一位布衣老人严肃而诚恳地对他说:“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10]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地位越高越要体恤下情,官职越大越要谦虚谨慎,俸禄越多越不能有贪心。你若严格做到这三条,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孙叔敖在任令尹期间,时刻不忘这位老人的教诲。他处处奉职守法,善施教化,宽厚爱民,因而取得了“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民皆乐其生”[11]的政绩。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除了取得有口皆碑的政绩外,还时刻关心着水利事业。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他亲自到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主持兴办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坡。工程规模巨大,建成后大大改善了当地旱涝无常的状况,使农业生产和水运交通得到全面改观,并带动了渔业手工业商业等行业的发展,很快使寿春一带成为楚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战国后期,寿春还一度成为楚国的都城,直到秦、汉时代仍然保持着东方大都会的地位。由于孙叔敖为楚国的空前强大和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楚王曾多次封赏他,他都推辞不受。他晚年得了恶疾,在临死前,自知死后楚王必定会封赏他的儿子,便叮嘱儿子:如果楚王封赏他肥沃的好土地,一定不能接受,你只能接受偏僻地区的沙石荒地。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沃的好土地封赏给他儿子,他儿子遵循父命没有接受,只接受了一块位于偏远地区的沙石荒地。事载《淮南子·人间训》。综观孙叔敖的一生,为国为民,廉洁公正。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孙叔敖列为《循吏传》之首,给后世的为官者树立了榜样。

(三)江汉运河工程的关键

楚庄王一向信任孙叔敖,因此这一次又把开辟沟通江汉水道捷径的任务交给了他。孙叔敖在接受任务的同时也深感压力之重大:因这一工程不在荒山僻野,而是在郢都附近、楚王身旁,地点十分敏感;不是为了灌溉农田,而是开辟新航道,缩短运输路程,自己缺乏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但是,当他亲自勘察了郢都周围的地形与附近的几条河流分布和流向之后,思路豁然开窍,一个开辟新航道的工程设计方案已经胸有成竹了。

原来,郢都周围的地形,北部、西部高而南部、东部低,这就使流经境内的几条自然河流都可加以利用。一条是沮水,古称雎水,发源于景山(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南处),向东南流至郢都西南注入长江。另一条是漳水,发源于荆山(今湖北省南漳县西南处),在沮水之东,与沮水几乎平行地向东南流至今当阳市东南注入沮水,由是沮水的水量大增,使沮水流至郢都附近时有了很大的利用价值。还有一条是古扬水。它是古汉水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郢都之北,向东北流经古云梦泽地区,至扬口(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北)入汉水。它是一条自然河流,在楚庄王时,可能已淤塞,但河床尚在,可以利用。因扬水的源头就在郢都以北不远处,并且离沮水也较近,而沮水的水量又较大,这就使孙叔敖想到了利用郢都以北低洼地形“作云梦大泽之池”的工程措施。前辈学者谭其骧先生曾指出:“其工程的关键是在郢都附近,激沮、漳水作大泽,泽水直达大江,东北循扬水达汉水,所经过之处正是当时所谓云梦。”[12]因此,所谓“激沮水”,就是指在沮水上修筑水坝,拦阻全部或部分沮水,不使它流入长江;所谓“作云梦大泽之池”,就是指在郢都以北的低洼地区,四周作堤坝以形成人工湖。在湖的西部通沮水处设有进水口,以便沮水流入人工湖。在湖的东部通扬水处设有出水口,以便人工湖中的水流入扬水,再达于汉水。由于沮水受纳漳水后水量增大,这就保证了人工湖有充足的水源;又由于郢都以北的地形呈西高东低和北高南低的倾斜状态,也就保证了沮水源源流向人工湖,而人工湖的水则流向扬水,入汉水。这就是当年孙叔敖“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这一工程设计的成功关键之处。于是,一条沟通长江与汉水的运河就建成了(见图3-1)。

图3-1 江汉运河示意图[13](www.xing528.com)

江汉运河是在孙叔敖的精心主持下完成的。今天看来整个工程十分简单,但它出现在2600年前的中华大地上,确属难能可贵,是值得炎黄子孙感到骄傲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条春秋时代所开的运河,谭其骧先生认为就是后世所说的扬水。他在阐述《史记·河渠书》“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的记载时说:“西方一渠当为扬水”[14]。也就是说,扬水是一条由孙叔敖激沮、漳水而形成的运河。这一见解,确有其道理:其一,古扬水原是一条流经云梦泽地区的汉水小支流,根本不值得历史文献予以记载,更没有将此记载流传下来的必要和可能。正是由于孙叔敖在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时,利用了它的全部河身而改造成运河,才被历史文献以“扬水”之名而记载下来。因此可以认为,后世文献记载中所描述的扬水,其地理位置、流向、流经地区和起讫地点等,实际上就是反映了当年孙叔敖所开扬水运河的状况。其二,根据《水经注·沔水》记载中“扬水上承江陵县赤湖”的说法,可知赤湖位于江陵县北,该湖作为扬水的源头,很可能就是由当年孙叔敖激沮水形成的大泽演变而成。据此,不排除当年孙叔敖主持开通的运河,是由两部分工程所组成:一是激沮水而成大泽之池;二是利用古扬水的河床,以行大泽之池的水流而成为运河。当年的大泽之池,演变成后世的赤湖;而其运河,演变成后世的扬水。

据此,春秋时代由孙叔敖主持的激沮水而形成的江汉运河,就是后世文献上所说的扬水。

(四)江汉运河的水源变化

水源是运河存在的基本条件。水源充足而稳定,运河就可以持续存在;反之,则运河就会缺水、淤塞乃至湮废。如上所述,江汉运河的水源来自沮水,而沮水在其进入江汉运河之前,又曾接纳了漳水,沮水通过江汉运河流入汉水。这样,就形成了漳水、沮水、运河、汉水等四水相通、连成一体的格局。只要维持这一格局,江汉运河的水源就可得到保证,而维持这一格局的关键,是沮、漳联合提供水源。但依据清末民初时期的地理学家杨守敬考证,沮、漳两水的流向极不稳定,在历史上分分合合,变迁频仍。他指出:

盖自《山海经》至今日,漳、沮之水凡四变矣。古时沮水纳漳之后,东南流入沔。至汉时,则漳水不入沮水,而东南合阳(扬)水入沔,沮水则独至郢入江。至作《水经注》时,漳水又合沮水,而沮水则南流至枝江入江。至明时,枝江之流又绝,乃由江陵城西入江,即汉时沮水入江之故道也。[15]

杨守敬的这一考证结论,把二千多年来沮、漳两水分合变化的情况说得清清楚楚。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代,漳水在当阳附近流入沮水,沮水纳漳后东南流入沔,其所以能够流入沔(汉水),是因为其时江汉运河已经开通,沮水是沿江汉运河流入汉水的。到了汉代时,沮、漳两水分了家,漳水不入沮水而直接沿江汉运河流入汉水,完全取代了沮水原来的角色,而沮水独自南流至江陵县附近入长江。说明沮水和漳水在当阳以上就分道扬镳,主要是沮水的流向起了变化,绕道直奔长江。留下漳水单独循原路流入江汉运河再入汉水。这就显得势单力薄,必然会影响江汉运河的水源。到了北魏时代,沮、漳两水虽然重新结伴,合流南奔,但它们的目的地已不是江汉运河,而是长江。很明显,当时的江汉运河与沮、漳两水似乎已经没有关系了。

前面已说到扬水就是江汉运河,因此从《水经注》对于扬水流向和沿途接纳水源情况的描述,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江汉运河的水源,已不是依赖于沮水和漳水了。《水经注·沔水》对此说道:

(扬)水上承江陵县赤湖……(扬)水又东北,路白湖水注之,湖在大港北,港南曰中湖,南堤下曰昏官湖,三湖合为一水……扬水又东北流,东得赤湖水口,湖周五十里,城下陂池,皆来会同……扬水又东入华容县,有灵溪水……扬水又东北(流)与柞溪水合……柞溪又东注船官湖,湖水又东北入女观湖,湖水又东入于扬水……扬水又北纳巾、吐柘,柘水即下扬水也。巾水出县东百九十里……扬水又北注于沔,谓之扬口。[16]

这段引文明确告诉我们:扬水的水源主要来自于上源地区的赤湖、路白湖、中湖、昏官湖等湖泊,以及沿途陆续接纳的许多小河、小溪及湖泊水。水源是比较丰富的。这是北魏时代的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