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琴教学法课程实践的注意事项

钢琴教学法课程实践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教师要以钢琴教学法课程的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规律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钢琴教学法课程实践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目前,钢琴教学法的教材主要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由中央音乐学院应诗真编写的《钢琴教学法》,主要面向的教学对象是专业音乐学院钢琴表演方向的学生,教材涉及内容较窄、不够系统、实用性较差,特别不适合普通高校师范类的学生使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由司徒碧春编写的《钢琴教学法》,该书由于排版、印刷等问题错误较多,且教材内容过于偏重理论性,章节的安排零散,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够,没有结合师范学生的实际需求,目前使用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在钢琴教学法的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的教育创新,在保障系统性和学术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结合他们以后的工作需要,融入大量实用性的内容,不断补充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观点。同时,注意将钢琴教学的普遍经验与教师教育的教学特点相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根据授课教师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二)注意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教师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教材使用与教学进度的决策者和教学过程的具体执行者,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要以钢琴教学法课程的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规律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每个教学内容的衔接和渗透上下功夫,具体到日常教学就是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案例,掌握好教学节奏、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等。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意识相一致,才能达到期望中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是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和目标,也为了配合钢琴教学法的授课内容,我们有必要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作为对理论授课形式的一种有益补充,采取听教师的钢琴教学示范课、专家教学公开课、学生间相互教学设计互评等方式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可以针对钢琴教学中的各项内容不定期地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和公开课,经常举行各种范围、各种形式的座谈与讨论活动。这些讲座或公开课可以是理论研究、学术探讨性的,也可以是教学示范、经验交流性的。座谈与讨论可由教师命题,也可由学生自由选题,并在轻松活跃、畅所欲言的开放性学术气氛中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www.xing528.com)

(四)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标,以启发引导为主要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索、积极思维。在课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音乐文献、音响素材等资料进行参阅和收集,培养学生自己查阅音乐文献资料的能力;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学术见解,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后由教师对规律性的知识加以总结、归纳,让学生在理论上有清晰的认识;再根据需要结合钢琴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允许提出不同看法并加以探讨,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具备在今后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将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和演奏技能技巧融会贯通,通过“钢琴教学法”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获得和掌握系统、完整、细致、全面的钢琴演奏及教学法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自身的钢琴弹奏水平,以及对钢琴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学生能否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自然转化和恰当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是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由教师亲自示范怎么给学生上课,课前教师给学生详细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基于怎样的理论基础,授课时学生在旁边学习怎么样安排、组织和进行钢琴的课堂教学;二是由学生间相互上课,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并结合钢琴教学法的理论及时纠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两种方法相互结合,由授课教师自己安排,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理论是如何与教学实际产生联系的,使其在学的过程中不断领会和培养教的能力,进而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