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育课程:钢琴与美育教学研究

美育课程:钢琴与美育教学研究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本载体就是以美成人的美育的最根本和最基础的载体。以美成人的美育,应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方面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三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和构建。美学课程并不是简单地欣赏,而是告诉学生美的规律,向学生传递有关美学的知识,并不断深入,美学课程是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程。所以,从形式上来看,高校美育课程要注重课程的多样性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美育课程:钢琴与美育教学研究

基本载体就是以美成人的美育的最根本和最基础的载体。学校的主要教育活动是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活动,因此,课堂教学是学校向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美育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渠道。

以美成人的美育,应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方面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三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和构建。

(一)注重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和层次性

美育的目标可以从理论上将其分为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彼此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表层方面主要负责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以及审美创造能力,培养与审美有关的能力,如对美的感知力、想象力等;深层上是陶冶人的精神,重建人们的心理结构,塑造和完善人格,培养人们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实现美育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从部分逐渐到整体的过程,美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这也是美育课程的根本任务。美育所要培养的人才并不要求单单是能够熟练掌握某一项艺术技能,现代美育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注重提高表层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能力,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内容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拓展思维,这不仅使学生收获到基础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和审美方法等,还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拥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打破仅限于专业知识和方法论的局限。

所以,美育课程是与追求真善美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的人格教育,其所关注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在美育教学中,教学目标必须是层层深入的。在教学目标层次上,应该做到表层目标和深层目标、一般性目标和特殊性目标、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三个方面相结合。在教学目标全面性方面,既要教授学生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行为、情感、认知、体验等方面的教学。确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育课程一方面要传授学生有关审美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艺术中的审美境界,深入领会艺术创造者在其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完善自身个性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注重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统一

美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是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个性,所以也表现出差异性,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时,要注意向学生普及美的共同标准,在此基础上再针对不同个体对审美的不同要求和特点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在个性发展方面更加理性,做到普适美和个性美的统一。(www.xing528.com)

美育教学内容设置方面,要遵循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以培养学生的人格为重要目标,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规划,使之更加系统化,同时要明确美学教育中人格培养的方向。第一,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需要明确的是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对基础性文化知识、价值感、认识论等有所掌握,能够更加理性、独立地思考,提高审美能力、丰富文化内涵,不断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而并不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性教育,要他们掌握某个学科门类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第二,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重点安排文学艺术类课程。更具体地说,文学艺术课堂教学包括多个学科,如文学、音乐美术等,理论知识主要有文学和美学的基础理论、艺术理论、文学艺术史以及其他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理论知识以后,对文学和艺术中审美的原则和范围会有更多的了解,同时让学生知道美是以何种形态存在的,以及在人类发展过程当中如何审美活动的。通过审美活动学生会进入一个审美世界,这个审美世界是独属于自己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如果没有具体的审美活动,学生无法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获得美。而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审美活动,学生可以在课堂实践活动中不断发散思维,使自己和教师的沟通更加顺畅,不会因为知识水平的差异而无法沟通。以往单一、封闭的课堂教学都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得以改善,课堂活动涉及很多领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让学生获得多种情感体验,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提高实践能力,这为审美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普适美理念,让学生在审美方面更加科学理性,并根据个人性格特征,树立具有特色的个性美,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普适美和个性美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学生拥有更加完善的审美人格。

(三)注重教育形式的互动性和多样性

每个人都是自主的,有能力选择不同的教育形式。在每个人的人格发展中,自我意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既阻止人格发展,也推动着人格发展,在无形中影响和塑造人的品格结构的各个部分,影响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约束个人行为。外在教育的影响要起作用,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内在动力的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被调动以后,学习积极性会被调动,主动在课堂中进行自我建构和自我建设,这既可以充分保障美育功能的发挥,也可以帮助受教育者完善人格。传统的美育教学主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但是这种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理论讲解,并不适合美学课程,美育不只需要美学理论指导,还要有教育学和艺术理论等进行指导,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采用感性和形象的方式,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情感世界产生影响。美学课程并不是简单地欣赏,而是告诉学生美的规律,向学生传递有关美学的知识,并不断深入,美学课程是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程。和一般的专业课相比,美学课程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是通过艺术作品来让学生获得启发,在课堂上既向学生传授知识,也陶冶学生的情操。

所以,从形式上来看,高校美育课程要注重课程的多样性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课堂教学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教育的过程原本就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思想和情感的过程,美育课程的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每个人都能平等自由地分享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教师应该启发学生不断拓展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审美创造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审美对象,引导学生认识艺术作品的魅力和价值,使他们无形中受到熏陶,学会欣赏和探索艺术作品,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激励学生,给予他们更多帮助,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引导学生多提出问题,再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师生之间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第二,在授课方式上要更加多样,在文学、艺术课堂授课中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授课,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实时性等特点,将音频、视频、图片的内容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将课堂教学中的相关艺术作品更加直观、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不仅体会到作品的外在魅力,更感受到其丰富的内涵和意蕴,让学生走进艺术的世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并结合审美的感性特征,突破现有审美教育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局限,将审美理论教育与培养学生审美体验、审美素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塑造更完美的人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