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玉米:撼动世界农业景观

玉米:撼动世界农业景观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一些都市传言说,玉米是从宇宙降落的植物。玉米是原产于中美洲的作物。而且,就算把类蜀黍假定为玉米的祖先,类蜀黍也没有近缘的植物。玉米对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物。世界上种植量最多的农作物是什么呢?如今,玉米已不是单纯的粮食,玉米营养价值很高,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食用玉米,玉米已经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玉米的作用还不止于此。令人吃惊的是,制作鱼糕甚至啤酒也需要用到玉米。

玉米:撼动世界农业景观

玉米不仅仅是粮食,它还是制造工业酒精、纸箱的原材料,也可以生产代替石油的生物乙醇等。

现代社会没有玉米就无法存续。

有一些都市传言说,玉米是从宇宙降落的植物

真的吗?

怎么可能?当然是假的。虽然人们都这样想,但玉米真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植物。

因为,没有一种野生植物是玉米明确的祖先。例如,我们吃的米的祖先是野生水稻。还有,小麦虽然没有直接的祖先,但人们已经弄清了小麦演变自山羊草和野生二粒小麦的杂交。而玉米是如何诞生的,仍然是一个谜。

玉米是原产于中美洲的作物。人们曾怀疑过一种叫类蜀黍的植物可能是玉米的祖先。然而,类蜀黍在外观上就与玉米不同。而且,就算把类蜀黍假定为玉米的祖先,类蜀黍也没有近缘的植物。

也有人说玉米是禾本科植物,但玉米与一般的禾本科植物又不相同。

一般来说,植物在同一朵花中会有雄蕊和雌蕊。水稻、小麦等许多禾本科植物的花就是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两性花。玉米在茎的顶部开的是雄花,而在茎的中部开的是雌花。

雌花部分就是生长成我们食用的玉米的部分。我们吃玉米的时候会剥了皮吃,剥开皮,我们会看到里面黄色的玉米粒。这些玉米粒就是种子。

也许有人说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但细想起来还真有些不可思议。

植物为了传播种子,会使用各式各样的手段。比如,蒲公英会利用绒球让种子飞走,苍耳会将种子附着在人或动物的身体上。但是,玉米却将必须要传播的种子用表皮包裹起来。被表皮包裹的种子不会掉落,就算是把表皮剥开露出黄色的玉米粒,这些种子也不会掉落。如果种子不掉落,植物就不能传宗接代了。也就是说,玉米没有人类的帮助是不能传宗接代的。简直就是像家畜一样的植物。

玉米就像是为了让人们食用而种植的植物,因此,有传言说,玉米有可能是宇宙人赐给古代人的粮食。

我们也不确定玉米究竟是不是从宇宙降落的植物,但植物学家们将这种身份不明的植物叫作“怪物”。

就像前面介绍的那样,有些作物支撑着人类文明黄河文明有大豆,印度河文明和长江文明有水稻,地中海沿岸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有麦类,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有马铃薯

我们不知道是因为有了文明才有了优质的作物,还是优质的作物支撑着发达的文明,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文明的起源都与作物的存在有着深深的联系。

又如玉米的发源地——中美洲,存在着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玉米对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物。

在玛雅传说中,人类是由玉米创造的,并不是人类创造出了玉米,而是人类为后来者。

在传说中,诸神糅合各种玉米,从而创造出了人类。其实,玉米不只有黄色和白色,还有紫色、黑色、橙色等各种各样的颜色,因此,由玉米造出的人类才有着各色的皮肤。

全球化的现代社会,我们知道世界上有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黄色人种等肤色各异的人种。

然而,拥有白色皮肤的西班牙人到达中南美洲,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15世纪以后的事,非洲的黑人们被运往美洲大陆是在17世纪以后。玛雅人是如何得知世界上有不同肤色的人种的呢?真是不可思议啊!

作为美洲大陆原住民的粮食,玉米被广泛种植,并通过哥伦布的首次航海带到了欧洲。但是,在传到欧洲后,玉米却并没有被欧洲人所接受。

对于见惯了麦类的欧洲人来说,玉米是一种奇妙的谷物。甚至植物学家们都评价说:“玉米是少见的植物。谷粒生长的地方和开花的地方全然不同,太少见了。这与自然的法则背道而驰。”(www.xing528.com)

植物的花凋谢后,会结果产种,玉米也不例外。只是,玉米的雌花——花柱——长得不太像花。玉米和其他的禾本科植物一样,在茎的顶端结穗开花。不过,玉米在这个部位长的是雄花,所以不会结果,而是在有花柱的地方结果。

对于欧洲人来说,与自然法则背道而驰是难以置信的,因此,玉米仅被作为观赏用的珍稀植物种植,并没有被当作粮食作物。

被哥伦布带回欧洲的玉米虽没有在欧洲被正式种植,但却传到了非洲、亚洲各国。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在1492年,在那之后不到百年的时间里,玉米就传到了东亚。1579年,葡萄牙的船将玉米带到了日本

因为日本有水稻,所以玉米也没有被广泛种植,但在无法开垦水田的山间地带,玉米却作为粮食普及开来。

玉米在日语中有“唐蜀黍”的意思,表明这是从中国传来的“蜀黍”。蜀黍现在指的是高粱一类的杂粮。虽然玉米实际上并不是从中国传出的,但当时日本的舶来品有很多是来自中国的,所以,人们用“唐蜀黍”表示这是从海外传来的意思。“蜀黍”这个词的日语还能写成“唐土”,指的就是来自中国。“唐蜀黍”还真是一个奇妙的名称。

前面说的高粱等杂粮也是古时候从中国传来的,因此,这种植物也被称为“唐黍”。

不过后来,和唐黍相似的玉米传到日本,所以,原本含有来自中国意思的“唐黍”又加上了一个表示中国意思的“唐”。不过,并不是写作“唐唐黍”,而是写作“玉唐黍”。顺便提一句,“蜀”是中国古时蜀国的地名,也是唐黍被写作“蜀黍”的原因。为了避免“唐”与“蜀”重复,才使用了“玉”这个字。

世界上种植量最多的农作物是什么呢?

不是小麦,也不是水稻,而是玉米。

说到玉米,可能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小摊上的烤玉米,或者玉米沙拉吧?难以想象,玉米的食用量竟比小麦和水稻都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更熟悉的是当作蔬菜食用的甜玉米,但甜玉米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特殊品种,其糖分不转化为淀粉,在世界的玉米中也是稀有的种类。

正常情况下,糖分会转化为淀粉,所以一般玉米被当作谷物,而不是蔬菜。

玉米是美国原住民和移民最重要的粮食。由于翻耕硬地的“锄头”和蒸汽机的发明,机械化出现,大规模的生产才开始。但是,人们当作谷物食用的玉米只是少数,大多数玉米都被当成了家畜的饲料

如今,玉米已不是单纯的粮食,玉米营养价值很高,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食用玉米,玉米已经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玉米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其实,玉米也被广泛作为各类加工食品和工业品的原料,被用在各种加工食品里的玉米油也好,玉米淀粉也好,原料都是玉米。令人吃惊的是,制作鱼糕甚至啤酒也需要用到玉米。

还有,玉米淀粉可以制成果糖、葡萄糖等甜味料,口香糖、零食、营养饮料、可乐等食品中都会添加,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食用着玉米。

有人为了减肥,会少吃点心,少喝饮料,或许还有人使用低糖的特定保健品和抑制脂肪吸收的饮料。这些商品中加入了一种叫“难消化性糊精”的成分,这种难消化性糊精也是由玉米制成的。

我们的身体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有观点称,人类的身体约有一半是由玉米构成的。这在某种意义上,正应了玛雅的传说——“神”用玉米创造了人类。

不只是食品,现代工业用酒精、黏合剂也是用玉米做的,玉米还可以被加工成纸箱等。最近,为了代替有限的化石能源石油,人们还用玉米制成了燃料——生物乙醇。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科学文明可以说没有玉米就无法存续。或许不管科学技术如何发达,我们的文明和玛雅文明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玉米也在进行品种改良。近来,基因重组技术如火如荼,许多改良后的玉米新品种也相继出现。然而,不管如何改良,玉米还是玉米,不会像很久很久以前,突然出现一种奇妙的植物叫“玉米”,和其他植物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这种巨大的改良是无法做到的。

那么,在遥远的古代,玉米是如何诞生的呢?会不会真的是从宇宙降落下来的呢?一切都是谜团。

我们或许觉得是人类种植了玉米并加以利用,但从玉米的角度看,玉米也正是借人类之手在世界范围内被种植。植物为了扩大分布范围,会利用各种方式散布种子。如此想来,还没有一种植物能够像玉米这样成功地扩大着自己的种植面积。或许我们可以说,反而是玉米利用了我们人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