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赋权:移动新闻内容再造

新媒体赋权:移动新闻内容再造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移动新闻内容对传媒业带来巨大变革,移动媒体正在“再造”传统新闻业。我国的移动新闻产业发展几乎与世界同步,但研究却远远滞后。在传播者和渠道方面,移动新闻内容的生产者不仅局限于传统媒体机构中的从业者,还大大增强了商业媒体的话语权。移动新闻内容的筛选机制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存在巨大差别,移动互联网内容的筛选与推送极大依赖于社会网络和算法。移动新闻内容的消费嵌入了用户的日常生活之中。

新媒体赋权:移动新闻内容再造

移动新闻内容对传媒业带来巨大变革,移动媒体正在“再造”传统新闻业。在新闻业转型的过程中,有大量的传统媒体记者在Web 2.0的环境下被“释出”,自主创办自媒体,为移动新闻终端提供内容。[8]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人和机构都能够创办APP来传播新闻信息。我国新闻APP数量已达数百种,装载量达到数亿人次。我国的移动新闻产业发展几乎与世界同步,但研究却远远滞后。

在传播者和渠道方面,移动新闻内容的生产者不仅局限于传统媒体机构中的从业者,还大大增强了商业媒体的话语权。四大门户网站的新闻应用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大的互联网平台牢牢把握了PC互联网时代以来的集聚内容的优势,在移动新闻内容传播方面占有优势。此外,还有大量的自媒体依附于大型移动传播平台,依靠平台的稿酬和广告分成获取利润,将形成新的新闻业生态链。

在新闻内容生产方面,移动新闻内容存在UGC(用户生产内容)、PGC(专业人士生产内容)、AAC(算法生产内容)三种类型。移动新闻内容的筛选机制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存在巨大差别,移动互联网内容的筛选与推送极大依赖于社会网络和算法。我们能看到的移动新闻内容很多都是我们关注的用户推荐的,这是基于一种人际关系的社会信任。此外,一些网络意见领袖所具有的权威性也会使用户接受他们所转发的新闻。算法在移动客户端中得到了普遍应用,APP利用移动终端收集用户的消费偏好,计算和推荐他们感兴趣的新闻。但不管是熟人、权威还是算法推荐的新闻,久而久之都可能带来信息窄化和“信息茧房”的效应,即用户只关注自己感兴趣或者信任的消息源,对于一些应知的公共新闻则进行了选择性过滤。(www.xing528.com)

在新闻受众方面,移动新闻的受众不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听众和观众,而是具有积极主动权的用户。移动新闻内容的消费嵌入了用户的日常生活之中。当然用户的权利也是有限的,也是在其提供广告和行销价值的前提之下的。但是生产和消费的影响权重发生了变化,未来的新闻消费将引导新闻生产。新闻机构通过采集用户的消费数据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在新闻效果方面,移动新闻媒体能够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监测用户的使用情况,利用算法了解用户的消费偏好,并且通过用户的社交网络分析其年龄、性别、职业、收入,从而为广告和营销提供更好的依据。移动新闻业也带来了广告业和营销业的变革。海尔已经宣布不再向传统媒体投放硬广告。在不久的将来,基于自媒体的公关营销、基于移动终端的广告精确投放将成为移动新闻业的主要盈利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