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赋权与治理:移动新闻业态下需要探讨问题

新媒体赋权与治理:移动新闻业态下需要探讨问题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新闻内容与世界发展同步,并且产生了本土的内容生产和盈利模式。手机实名制、移动内容平台的日常监管、移动新闻用户的自律与社区自治、内容规制中各相关利益方的权利冲突与平衡、各种价值的权衡都是移动新闻内容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媒体赋权与治理:移动新闻业态下需要探讨问题

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人们消费新闻内容的主要途径。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新闻内容与世界发展同步,并且产生了本土的内容生产和盈利模式。自媒体、专业人士和算法均对移动新闻内容的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并根据我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1.移动互联网新闻内容与我国传媒体制的互动

当代中国语境下移动新闻内容的产业和制度必然对传统媒体产业造成巨大冲击;移动新闻内容的技术架构、基础设施、生产方式与分类也与传统媒体不同,与电信产业产生交叉;移动新闻内容的盈利模式尚需探索,移动新闻内容平台之间存在巨大竞争,许多互联网巨头都将新闻客户端视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张船票”。党媒和商业媒体在移动新闻内容传播上也存在博弈,传统媒体为商业媒体提供内容以扩大影响力,但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建立付费墙或者向商业媒体收取更多的费用。

商业化运营对移动新闻内容的生产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时政新闻和娱乐新闻在移动新闻终端上的消费存在融合和竞争。新闻业的政治性、商业性和专业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将发生变迁,移动新闻内容生产的发展趋势是用户参与比重增加、市场化程度提升,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网络危机公关,而不是直接干预新闻内容的生产。

2.移动互联网新闻内容的筛选与把关

在这一问题下我们需要了解移动内容平台如何对新闻进行把关和加工,APP市场与新闻内容的分发受到什么机制的影响。移动内容平台如何聚合和呈现新闻,算法和数据挖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移动新闻内容的生产过程中,其从业人员的专业主义与身份认同相比传统媒体也发生了变化,但专业人士在移动新闻把关中仍然起到关键作用。由于移动新闻内容的流动性和碎片化,新闻编辑的作用从新闻把关转向新闻策展。在此过程中,用户如何参与移动新闻内容的生产?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在新闻内容传播过程中存在什么区别与联系?(www.xing528.com)

3.移动互联网新闻内容的消费与传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作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用户对手机产生了使用依赖。那么,用户如何使用移动新闻内容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移动新闻内容在用户的日常生活和生命体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移动新闻内容对用户的空间感、时间感以及公私界限有何影响?此外,移动新闻内容的传播规律和模式也值得我们讨论,目前流行的移动传播方式包括众包、众筹与大众自我传播。移动新闻的传播也是网络化传播,意见领袖、社会网络、权威、信任在移动新闻内容传播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LBS、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装置等新兴科技改变了受众消费新闻内容的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与社会的互相形塑呈现出新的面貌。

4.移动互联网新闻内容的管理与规制

在制定移动新闻内容的规制政策前,我们需要对国内外移动新闻内容规制政策的现状、经验与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公共关系、口碑营销对移动新闻内容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需要对这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进行规制。自2013年起,“无线舆论场”形成,我国的舆论生态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治理,其前提是政府和企业对移动互联网的有效舆情监测。手机实名制、移动内容平台的日常监管、移动新闻用户的自律与社区自治、内容规制中各相关利益方的权利冲突与平衡、各种价值的权衡都是移动新闻内容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后提出移动新闻内容建设与规制的整体思路与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