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音乐艺术与大学生音乐教育研究的成果

关于音乐艺术与大学生音乐教育研究的成果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甲通过乙将音乐传递给丙,丙得到的音乐信息在形态与内容上,与甲最初传出的音乐信息相比,已带有面目模糊的特性。传受双方的面对面现象,客观地成为自然传播形态的透明性特质。音乐传播的本质,是受传双方共同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与认可,并显示出人的创造性智慧和成功后获得的喜悦感。远古的原始音乐、民间音乐,以及部分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均属此类。

关于音乐艺术与大学生音乐教育研究的成果

音乐艺术传播的形态分为:音乐的自然传播形态和音乐的媒介技术传播形态。自然传播形态具有音乐的起源性、原始性意义,媒介技术传播形态具有音乐的发展性和进步性意义;在时间顺序上,自然传播出现在前,媒介技术传播出现在后;在空间的层次上,自然传播是技术传播的基础,媒介技术传播是自然传播的科学化、合理化延伸。

(一)音乐的自然传播

音乐的自然传播也称音乐传播的原始形态,体现着音乐传播最基本的模式:只表现传受双方两种最本质的要素以及两要素之间的关系与距离。在这种传播模式中,传受之间除了声波传递的空气介质之外,没有任何媒介技术的介入。

这是最原始的音乐自然传播方式,也是人类原始音乐的传播方式,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音乐传播方式,更是我们今天在国内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所观察到的音乐传播方式和城市音乐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方式。在中外历史遗留的各种图像信息(美术作品陶瓷作品、墓葬壁画等)中都能发现音乐传播的原始形态。在“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的音乐传播原始形态中,俞伯牙是音乐传播者,钟子期是音乐受传者,他们面对面地进行音乐传播。

1.音乐自然传播的本质特征

(1)传播过程的接力

传统的民间音乐传播是永不停息的接力传播,这也是早期保存音乐风格或民间音乐作品的唯一手段。在乐谱和其他传播媒介出现前,民间音乐的这种动力性流动带来储存音乐的惊人效果。当个体的音乐意念、艺术灵感、动机或创造诉诸社会并得到周围环境的共鸣时,接力性的传播便开始了。然而,仅靠人脑准确记忆最初创造者构想的旋律、调式、歌词等多种内容和细节是不可能的。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群体记忆只能尽可能地把初创者的作品形式、主要内容记忆下来,进入新的接力传播与流动之中。几千年来,民间音乐就是通过这种途径来保存的。

(2)传播效果的模糊性

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或跨地区、跨民族的民间音乐接力性传播,其本质是群体记忆、群体创造、群体传播,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音乐储存体系,造就一个流动的“活媒体”,像一张张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的多种风格的“唱片”。民间音乐的传播,在门户、派别、师承关系的流动线条中,口传心授的研习方式使其不断处于变化中。这种变化,显示出传播效果的模糊性特质。当甲通过乙将音乐传递给丙,丙得到的音乐信息在形态与内容上,与甲最初传出的音乐信息相比,已带有面目模糊的特性。这是由于,乙针对甲的音乐,有可能只撷取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乙充当传播者后,又可根据自身的储备和传播对象的要求,对音乐进行再创造后传给丙。民歌本体的变异性,也就是民间音乐传播效果的模糊性。

(3)传播关系的透明性

在民间音乐的自然传播中,尽管传播效果是模糊的,但关系是透明的。传受双方的面对面现象,客观地成为自然传播形态的透明性特质。这种透明性,体现出音乐创、唱、奏质量的透明性,声音品质的透明性,情感投入的透明性以及传播反馈的透明性。因此,传播者得以准确地洞察、了解受传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自身的储备和能力水平,以最小的心理距离传播音乐信息。传播者在处理音乐信息的同时,也在启动另一种情感机制,即他没有机械、刻板地进行音乐音响外壳的陈述,而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手段,如面部表情、目光、姿势、手势等恰当、微妙的运用来强化音乐形象的表达。这些非言语交流手段与音乐融合成视听结合的艺术信息,表现了音乐形象的完美与深化,并力图叩响受传者心灵共鸣的“钟声”。只有在近距离、面对面的条件下,受传者才能幸运地接收这一综合信息。音乐传播的本质,是受传双方共同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与认可,并显示出人的创造性智慧和成功后获得的喜悦感。很多原始部落、原始民族的歌、舞、乐结合的形式与唱众和愈演愈烈的狂欢场面,均是在近距离、面对面的积极反馈情绪中“推波助澜”而促成的。

2.音乐自然传播的发展变化

(1)原始性自然传播

原始性自然传播的音乐传播者等同于音乐的创作与唱奏者。远古的原始音乐、民间音乐,以及部分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均属此类。当代大学的校园歌曲,其创作(作词作曲)与唱奏(吉他弹唱)均为一体,也属这类传播。

(2)音乐生产社会分工后的自然传播

在音乐的历史中,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技术水平,前期的传播源开始分化,即出现音乐生产的社会分工,创作和表演(唱奏)各自成为独立的音乐生产环节。在这种条件下的音乐传播,是音乐表演者在乐谱、唱本基础上实现的透明传播。在中国音乐历史中,除文人音乐(古琴、琴歌等)的传播外,大众音乐领域,如民歌中的一部分小调戏曲曲艺音乐、宗教音乐传播以及器乐和歌舞音乐传播均属此类,另外还包括音乐厅中的古典音乐表演。

(3)现代自然传播

现代自然传播指在表演者一端,通过能量转换装置(麦克风)和能量放大装置(功率放大器)以及其他相关设备如调音台、音频信号处理装置(频率均衡器、压缩器、限幅器)等,对声音进行放大和修饰,用以实现大空间的音乐传播。此种传播方式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重金属摇滚乐类,用巨大分贝的音响,铺天盖地地“包围”现场听众。现代自然传播是基于传统自然传播的加工,仍然是透明性的传播。

(二)音乐的媒介技术传播(www.xing528.com)

音乐传播媒介是传递并取得音乐信息的工具,主要包括一些技术性的传播装置,如广播、电视、录音带、唱片以及同样作为音乐传播载体的乐谱、乐书等。这些传播媒介既是人的发声听声器官的延长,也是人的音乐思维、观念的外化方式。音乐传播媒介的出现与发展,是人们为推动音乐传播在时空中最大限度的延伸和探索。在客观上,传播媒介介入音乐传播链条而形成的技术传播,是音乐自然传播方式的延长与扩展。

1.乐谱传播

为了克服传播的模糊性,人们很早便在探索音乐的记录方式。乐谱是最早出现的音乐传播媒介。乐谱是用文字、符号等代表音高、音长、节奏等各因素来记录乐曲的一种技术手段。各种形式乐谱的出现,标志着流动着的音乐可以以某种形式固定,音乐可以较完整地被储存。它的出现,使音乐创作进入清晰化、条理化和有序化过程,促进和巩固艺术传播活动的专门分工,并为音乐历史传统的继承和民族、地区之间的相互借鉴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2.唱片传播

1877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声音记录器,实现了人类对音乐能量的管理。次年,录音公司的成立,推动了录音事业的发展。十年后出现的留声机成为世界唱片史的历史起点,也标志着音乐传播进入一个新领域。唱片通过唱机对声音的还原,比乐谱更直接、形象、简洁。二战后,录音、传播科技工艺继续向前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多数国家相继完善着音像工业生产体系,录制的各种风格、流派、音乐家的作品,以立体声唱片、卡式录音带、激光唱片、录像磁带等物品形式出现。

音乐的唱片传播使音乐传播模式变为创作、记谱、表演、唱片、听赏五个环节,缺少了创作者或表演者与听众之间的透明性。听众得到的音乐信息,是一种不可能形成临场反馈的单项强制信息。

3.无线电广播传播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出现有线广播。二十世纪初,人类开始利用无线电波传送语言和音乐。

1920年在美国匹兹堡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KDKA广播电台,并被音乐传播充分利用。无线电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其传送音乐信息迅速且覆盖面广,可实现唱片音乐不能实现的功能—跨越空间,但作为一种时间信号,它稍纵即逝,无法跨越时间距离,不具备音乐的存储功能。

4.电视传播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首创电视台并正式播出电视节目,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视才开始在其他各国发展。1985年,全球90%的国家相继建立了电视台。在电视节目中,音乐和电视画面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而参与传播,音乐成为一种特殊的电视语言。在各种电视艺术片、专题节目、商业广告节目、电视文艺晚会中,音乐是节目内容的依靠。

5.网络传播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音乐技术传播又出现一个更新的领域,即因特网。因特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利用现有的全球电信网络和各种数据通信设备,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相连接,用统一的数据格式传递各种信息。音乐信息在互联网上的“运动”,可称之为网络传播。这种全方位的网络音乐传播,已把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出版、音乐评论研究等纳入其中,将计算机世界变成音乐的虚拟社区。网络音乐作品传播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传播链条是将已公开出版发行的录音制品数字化处理成有关格式而进行的一种网络传播,会受著作版权的制约。

第二种传播链条是一项自我原创音乐的网络传播或自我非原创音乐的网络传播,不受著作权法的制约。传播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如社交、学习、交流、宣传自己的需要等等),用各种音乐格式传播自己的作品。远程计算机可以以在线或下载存储的方式获取这些音乐格式的音响。

不断完善与发展中的网络音乐传播具有如下特征:即时性,传播源的创作成果及反映的音乐审美思想,瞬间出现在人的脑海中;反复性,给予受传者反复接受某一传播项目、传播点的可能性;差时性(异步传播),网络传播源于传播对象的连线可以在时间上大规模相差重叠;交流性或互动性,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可以及时地进行艺术或技术的交流,打破某些音乐媒介技术传播对传播信息反馈的封闭性;自由性,音乐传播内容、形式的自由化,突破作曲家对音乐商品载体的依赖性,是一种根本的解放。

音乐网络传播方式,使未来的音乐家们排除音乐对客观因素的依赖性,消除创作演奏与音乐听众间的中间环节,作曲家与作曲家之间、作曲家与音乐听众之间可以就作品的多种形式进行直接、及时、全面的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