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拓宽师生关系的研究领域,实现整合性研究

拓宽师生关系的研究领域,实现整合性研究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学科归属的角度看,我们把师生关系问题划归教育学范畴,恐怕没有人提出异议。但师生关系问题是归属于某个专题,还是独立成章,现有的研究并未梳理清楚。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对师生关系问题涉及较多的是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往往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师生关系问题属于它的微观研究领域。

拓宽师生关系的研究领域,实现整合性研究

从学科归属的角度看,我们把师生关系问题划归教育范畴,恐怕没有人提出异议。但师生关系问题是归属于某个专题,还是独立成章,现有的研究并未梳理清楚。我们发现在近百种教育学专著和教科书中,对师生关系问题的处理很随意。有的设专章详细论证,有的将其归到教师问题中顺便提及,还有一些根本不涉及师生关系问题。

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对师生关系问题涉及较多的是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往往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师生关系问题属于它的微观研究领域。以课堂中的师生人际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社会学中的互动理论为理论基础,侧重于分析师生人际关系模式以及教师期望、教师特征与教学风格如何影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学业成绩。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同样将师生关系限定在课堂范围,以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为基础,侧重于分析师生关系对教学过程、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的影响。显而易见的是,上述两类研究都将师生关系局限在课堂范围,较多探讨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无论是研究范围还是研究内容都显得比较狭窄。我国学者的研究并未超越这一思路。

教育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内容十分丰富。师生之间除了具有教和学的工作关系以外,还存在着受道德原则制约的伦理关系、受法律规范约束的法律关系。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规律的影响日益普及,使得师生之间具有了明显的利益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师生关系一定的政治内涵。文化学研究表明,多数情况下师生之间是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代际文化决定了师生之间存在着文化关系。此外师生之间还具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满足一般交往需要的人际关系,等等。(www.xing528.com)

教育学分支学科发展日益丰富,先后涌现出教育伦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环境学等多种边缘学科。“但师生关系问题在这些学科中的位置并不明确,或是重叠研究,或是无人问津。有学者撰文指出,教育理论研究正在从“学科体系时代”走向“问题取向时代”,未来的研究将以问题为中心,形成多学科共同攻关的态势。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恰好适应了这一研究方向。以师生关系为核心,各学科从各自的理论角度研究师生关系的不同侧面应该是未来研究的基本走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