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南、江苏花鼓舞蹈教学与表演研究

湖南、江苏花鼓舞蹈教学与表演研究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湖南花鼓湖南花鼓流行湖南各地,历史悠久,影响深广,为劳动大众所喜爱。湖南花鼓形式繁多,并有打花鼓、花鼓戏、地花鼓等不同名称。另有因道具而冠其名的莲湘花鼓、洛子花鼓、高跷花鼓等。江苏花鼓的表演形式以歌舞为主,基本上是两小、三小戏的模式。其中的渔篮花鼓,则更有诗情画意和鱼米之乡的风情。渔篮花鼓属于“三小”的形式,流传于太湖地区的无锡、江阴一带。

湖南、江苏花鼓舞蹈教学与表演研究

花鼓与花灯近似,花鼓一词在江浙一带有多种含义,或指民间歌舞、技艺表演;或指民间小戏,或泛指各种民间艺术

要说花鼓的起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宋代的“讶鼓”(或称迓鼓)和“打夜胡”。据史料记载,讶鼓是流行于宋、元、明代一种在节庆时化妆表演的歌舞形式。如宋代朱熹曰:“如舞讶鼓,其间男子、妇女,僧道,杂色,然无不有,但都是假的”;明《词林摘艳》中曰:“社火将讶鼓敲,游人把灯乱跳”;明《一枝花》灯词中曰:“呀!鼓声如雷,弦管声齐,一壁厢隔着高跷,一壁厢踏讶鼓,一壁厢舞着白旗”。山西昔阳县迄今还保留着一种击鼓、歌唱、舞蹈、朗诵四结合的古老的讶鼓形式,这些都与清代有关娱乐性花鼓的记述十分相像。

关于“打夜胡”,宋《东京梦华录》曰:“十二月贫者之数人为一伙,装妇人鬼神,敲锣击鼓巡街市或人家搬演”。这又与乞讨性花鼓基本类似,显然,见于宋代的“讶鼓”和“打夜胡”与花鼓之间的渊源关系是可以确立的。有关明代打花鼓的形式与图绘,据李家瑞《北平俗曲略》的说法,当时北平的打花鼓有戏台上唱的、落子馆唱的以及随地集人围看的三种形式;至于图绘,明人曾绘有一幅这种打花鼓内容的画,现保存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清代,有关打花鼓的图绘已比较多,如原北京文物队(今北京博物馆)藏有一幅着色的《打花鼓图》,画面上是:庭院内有三个人物,一公子手持折扇,在观看旦角打花鼓的表演,一丑持小锣,用锣槌指着两人像在说些什么。画上人物的服饰较精致,旦角所背的花鼓,鼓身为绿色,并有丝穗缀于鼓边。此画似受《红梅记》打花鼓故事的影响,也许是当时在庭院内演出打花鼓的实况。另外,江苏崇川县(今南通地区)民间艺人所绘《崇川三十六行风俗图》中,也有“打花鼓”的形象,人物是一旦、一丑的对舞。清代打花鼓的图绘,说明此类表演已极盛行,不仅京都,连城镇、乡村都有表演,而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一)湖南花鼓

湖南花鼓流行湖南各地,历史悠久,影响深广,为劳动大众所喜爱。在湖南各种文艺形式中,花鼓在艺术表现,曲调唱腔,演出形式诸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对其他文艺形式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湖南花鼓形式繁多,并有打花鼓、花鼓戏、地花鼓等不同名称。习惯上,前两者多指小戏为主的民间戏曲,后者多指歌舞与技艺表演。地花鼓这一名称的“地”字,有非舞台演出的含义,说明一直是在民间广场、庭院、堂屋内演出的,演员以“两小”(小生、小旦)为主。如衡阳地区衡山县的地花鼓中,有一种叫作“板凳堂子花鼓”的表演形式,即融歌舞、杂技于一体进行表演,并有较高的技艺水平。“板凳堂子花鼓”,因是在堂屋内由一旦一丑表演的,而且各种技艺全在一条长板凳上进行,故有此名称。

过去的旦角都是男子扮演的,很多高难动作也能在条凳上完成,而且每组表演都有一定套路与名称,如“鹊雀架桥”“凤凰展翅”“鸾凤和鸣”等,约有二三十种之多。其中的“鹊雀架桥”,是将板凳翻置于地,旦角两手、两脚反撑于板凳的四腿下腰成拱桥状,丑角从“桥上”用“高毛”穿越而过;“双栽树”,是两人在板凳的两端作拿顶等技巧;“鸳鸯戏水”“荷花吐蕊”等,则是两人互相配合,互为衬托,在板凳上表演不同造型。

湖南是以花鼓戏著称的,戏中的舞蹈成分很多,并且多是从劳动生活中提炼加工的舞蹈动作。如脍炙人口的“刘海砍樵”,其中的砍柴、捆扎、行路等舞蹈动作都很优美。舞剧《鱼美人》初创时,其中猎人的舞蹈,就曾从中吸取了许多作为再创作的素材。湖南花鼓戏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音乐风格,形成了各个不同的支派。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连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湖南花鼓戏是在民间歌舞如花灯、花鼓、采茶灯的基础上,吸收民歌、走场牌子和戏曲音乐发展起来的。据湖南地方志记载,至少在清康熙、乾隆年间已盛行,清代末年已有职业班社。最初,由歌舞形式的地方花鼓发展为较有故事情节的,对于花鼓,这一段时间较长。后来吸收其他剧种的腔调,伴奏和表演等艺术表现手法成为戏曲剧种。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分为长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岳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和常德花鼓戏六种。(www.xing528.com)

关于湖南花鼓的记载,清代文献、县志中有关描述也较多。如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浏阳县志·风俗篇》描绘灯节活动时:“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闹,自初旬至是夜止。”1873年(同治十二年)该县志中又有新的记述:“晴日缘村喧舞,杂以金鼓,主人燃爆竹剪红帛迎之为乐,又有服优场男女衣饰,幕夜沿门歌舞者曰花鼓灯。”从上述两个不同版本的记述中,了解到19世纪初的嘉庆年间,花鼓戏已有雏形,并在元宵灯节中演出。同治年间,花鼓戏更促进了花鼓歌舞的流传,由于是灯节的活动,所以加上了“灯”字。“花鼓灯”这一名称的出现,既说明花鼓与灯节的密切关系,又为我们研究花鼓、安徽花鼓灯名称的由来提供了可参考的文字资料,而“板凳堂子花鼓”的技艺表演,则给我们研究花鼓灯的舞蹈动作、技巧提供了形象资料。

(二)江苏花鼓

江苏花鼓以地名冠其称呼,如扬州花鼓、江都花鼓、泰兴花鼓……另有因道具而冠其名的莲湘花鼓、洛子花鼓、高跷花鼓等。舞时,演员手持轻便灵巧的小道具,按当地的山歌小调即兴编词。

江苏花鼓的表演形式以歌舞为主,基本上是两小、三小戏的模式。一男、一女演唱一些简单的情节,并常常即兴编词,各种节目都充满生活情趣。对子花鼓、邗江花鼓就是这种类型,后者虽也是两人表演,但丑持小锣,旦打竹板(四块瓦)在广场或堂屋内演出。浒浦花鼓、海安花鼓演员为三人,扮生、旦、丑或两旦一丑进行表演,除表演生、旦谈情、丑打岔等一般情节外,海安花鼓还表演民间传说的《李三保花鼓救驾》,叙述李三保(李岩)和红娘子苏鸾娇曾救李自成冲出重围的故事。另外,泰兴花鼓的演员人数多至8人,所持道具有红灯、莲湘、竹板(四块瓦)、小锣等。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到江苏花鼓由双人到多人,由一种形式向几种形式融合演出的过渡。

江苏花鼓在苏北苏南各地广泛流行,各地区虽各有自己的地方色彩,但都具有共同的江南风韵。其中的渔篮花鼓,则更有诗情画意和鱼米之乡的风情。渔篮花鼓属于“三小”的形式,流传于太湖地区的无锡、江阴一带。演员扮成渔姑、渔婆、丑;或扮二渔姑、一丑。渔姑持渔鼓、渔篮,丑持折扇表演。渔姑的舞蹈动作非常优美,均匀绵延的微颤的动律与轻稳的舞姿,相映成趣,具有轻柔、亲切的艺术魅力。所以有此艺术效果,自然是在恬静流畅的伴奏音乐中体现出来的。

徐州地区的邳县花鼓,从扮演人物和演出形式,都与安徽花鼓灯有近似之处。邳县红旗乡耿埠村著名民间艺人张奎之介绍,他们张氏六代都是喝花鼓、“落子”的,家谱上至今还写着他们的“清、宗、标、明、之、经”六代人的名字,以此推算,花鼓在邳县的历史可上溯180年。张门六代人唱花鼓都是一男一女表演。邳县新桥的顺河花鼓、碾庄的徐并崖花鼓、徐楼的薄滩花鼓等也是如此。1949年前后,农村的春会活动日趋频繁,对子花鼓较其他舞种显得过于简单,加上行乞卖唱已经绝迹,迫使它在形式上有所变革,以适应需要。由于花鼓和“落子”很接近,历史上都曾有过二人演唱的形式,在邳县,凡是有花鼓的地方,大都有“落子”,于是花鼓学习了“落子”的表演形式,在角色上增加了引伞人,花鼓婆与花鼓郎也由各一人增至各二人,在场面的调度与伴奏的音乐等方面也有很多借鉴,这样大大增强了花鼓的舞蹈性。因而邳县的民间花鼓日益兴盛,1984年上半年普查时,全县26个乡就有20个乡演过花鼓舞,真可谓是花鼓之乡。

过去,由于淮河两岸农民逃荒,凤阳花鼓传播各地,一些从江苏迁至安徽的农民常以求乞卖艺的形式返回故里。据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凤阳丐者”条记载:“江苏诸郡,每岁冬必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其歌则曰:家住庐州(今合肥)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道(倒)有九年荒。以为被荒而逐食也,然年不荒,亦来行乞如故。”另外,王逋《蚓庵琐语》中也有记述:“我郡每岁必有江南凤阳丐者,余曾问一老丐,云:洪武中命徙苏松杭嘉湖富民十四万户以实凤阳,逃归者有禁,是以托丐潜回省墓探亲,习已成风,至今不变。”以上引文不仅补充了前述事实,还印证了移民之事。运用这些资料,对探索花灯、花鼓、花鼓灯源流沿革等问题有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