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庄子》哲学思想论纲:探索独有之人的境界

《庄子》哲学思想论纲:探索独有之人的境界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在宥》篇,庄子提到了“独有之人”。接着,庄子指出有一种人能够不为物役,他的精神独来独往,周流于天地之间,这就是所谓“独有之人”。不过,以“独”描述主体得道的境界,庄子并非只有“独有之人”这一种称谓,而是还有其他的称谓,只不过不太显明而已。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庄子其实是在塑造一种理想的人格,即“独行者”、“独行之人”,而这种“独行者”、“独行之人”,其实就是“独有之人”。

《庄子》哲学思想论纲:探索独有之人的境界

在《在宥》篇,庄子提到了“独有之人”。他说:“世俗之人都喜欢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相同,而讨厌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希望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相同,而不愿意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这是由于出人头地的心理在作怪。存在出人头地心理的人,何尝能真正出人头地呢!只因得到大众的认同而心安,其实不如众人的地方太多了。那些贪图国土的人,不过是盲目追求三王的利益而没有看到他们的祸患啊。他们用国家图谋自己获得利益的侥幸,最终又有几个能真的侥幸而不丧失国家的呢!这样能保存国家的,万分之一的可能也没有;而丧失国家的可能,则是万分之一万啊。真是悲哀啊,拥有国家的人竟不明白这个道理。拥有国家的人,就是拥有‘大物’的人。拥有‘大物’的人,不能受物支配,支配物而不受物支配,才能主宰外物。明白了主宰外物的不是物,岂止只能治理天下百姓而已呢!他的精神驰骋于天地四方,遨游于九州,独来独往,这就叫做‘独有’。‘独有之人’是最尊贵的人。”这里,庄子首先从世俗之人汲汲以求而妄图超群出众的心理出发,警示拥有国家的人即当时的诸侯们不要心存兼并其他国家的心理,否则他们终将会落得一个败身亡国的后果。接着,庄子指出有一种人能够不为物役,他的精神独来独往,周流于天地之间,这就是所谓“独有之人”。

那么,“独有之人”是什么样的人?要明白这一点,无疑要了解庄子所说的“独”的哲学意义。且看《大宗师》篇中南伯子葵与女偊的一场对话:

南伯子葵问女偊说:“您的年纪那么大了,而面色却像孩童,这是为什么呢?”

女偊说:“我得道了。”

南伯子葵说:“道可以学吗?”

女偊说:“不!不可以!你不是可以学道的人。卜梁倚有圣人的材质而没有圣人的道,我有圣人的道而没有圣人的材质。我想教给他,或许他可以成为圣人吧!即便不能,把圣人之道告诉具有圣人材质的人,也是容易领悟的。我于是告诉他,而我自己也持守着,持守三天后能够忘掉天下;已经忘掉天下了,我又继续持守,七天后能够忘掉外物;已经忘掉外物了,我又继续持守,九天后能够忘掉生命;已经忘掉生命了,而后心境能够像朝阳一样清明(朝彻);心境能够像朝阳一样清明,而后能够‘见独’;‘见独’而后能够超越古今之别;能够超越古今之别,而后能够进入没有死生的境界。大道能够使万物生灭,而它自身却是不生不死的。道之为物,它一方面送走万物,一方面迎来万物;一方面成就万物,一方面摧毁万物。这就叫做‘撄宁’。所谓‘撄宁’,就是在生灭成毁的世事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南伯子葵说:“你从哪里闻道的呢?”(www.xing528.com)

女偊说:“我从‘文字的儿子’(副墨之子)那里听来的,‘文字的儿子’从‘诵读的孙子’(洛诵之孙)那里听来的,‘诵读的孙子’从‘识见明彻’(瞻明)那里听来的,‘识见明彻’从‘心有所得’(聂许)那里听来的,‘心有所得’从‘勤行’(需役)那里听来的,‘勤行’从‘咏叹歌吟’(於讴)那里听来的,‘咏叹歌吟’从‘深远幽寂’(玄冥)那里听来的,‘深远幽寂’从‘高邈辽旷’(参寥)那里听来的,‘高邈辽旷’从‘若有若无的本源’(疑始)那里听来的。”

这里,女偊在回答南伯子葵的过程中回顾了自己的修道历程,即经过“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而后至于“见独”之境。至于“见独”后面关于超古今、无生死的描写,其实并不是境界的进一步提高,而是“见独”之后的境界状态。不难看出,“见独”实际上洞见万物本源,就是“见道”,它是对“得道”的另一种表述。既然如此,“独”其实就是指“道”。

那么,庄子为什么把“道”称之为“独”呢?这是因为,宇宙万物是虽然是林林总总的,但“道”却是独一无二的。换言之,万物是“多”,而道却是“一”,庄子用“独”称谓“道”是为了凸显道的唯一性。当然,庄子以“独”称呼道或许受到了老子的影响,因为老子在描述“道”的时候就曾说过,道是“周行而不殆”、“独立而不改”的。不过,与“道”隐喻万物的本性一样,庄子的“独”也指向万物的本性。如他在《天地》篇借季彻之口说,“大圣人治理天下,转化民心,移风易俗,消除人民的‘贼心’而增进人民的‘独志’,使人民的一切行为好像是本性使然,他们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这里,“贼心”与“独志”对举,“贼心”是指人的狡诈贼害之心,“独志”则是指人的自然、自由、真朴的本性,而增进人民的“独志”就是使人返归本性,合于大道。

既然庄子的“独”指“道”,并隐喻万物的本然之性,那么“独有之人”其实就是庄子心目中复归自然本性的人、得道的人,用庄子的话说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不过,以“独”描述主体得道的境界,庄子并非只有“独有之人”这一种称谓,而是还有其他的称谓,只不过不太显明而已。如上文季彻提到圣人治理天下会增进人民的“独志”,如果“独志”得以养成,那么这种人不就可以被称为“独志之人”了吗?又如《庚桑楚》指出,“如果一个人内心不真诚,凡遇事必不会得当;如果被外物干扰内心而执著不舍,凡遇事必定会造成过失。在显明处作恶,便会受到人的惩罚;在暗地里作恶,便会受到鬼的惩罚。只有明白人罚的道理,又明白鬼罚的道理,才能够‘独行’”。庄子在这里提到的“独行”自然可以翻译为“独立行走”,亦即只有明白人罚鬼罚的道理,并进而做到凡事真诚而不伪善、不作恶,就可以独立无害的行走于世间,生存于世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庄子其实是在塑造一种理想的人格,即“独行者”、“独行之人”,而这种“独行者”、“独行之人”,其实就是“独有之人”。再如,《田子方》篇曾以“遗物离人而立于独”来描述老子的得道境界,据此那么老子不就是一位“独立之人”了吗?

关于庄子的“独”指向人的精神境界,徐复观先生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一书中即已指出,他说:“《庄子》一书,最重视‘独’的观念,本亦自《老子》而来。老子对道的形容是‘独立而不改’,‘独立’即是在一般因果系列之上,不与他物相对待,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的意思。不过老子所说的是客观的道,而庄子则指的是人见道以后的精神境界。……庄子之所谓‘独’,是无对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3]平心而论,徐先生的认识是颇有见地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独”在老子那里并非只是用来描述客观的道,实际上老子也有塑造“独有之人”、“独志之人”、“独行之人”、“独立之人”的倾向。如《道德经》第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在这一段话中,老子着力描绘、凸显“我”与“众人”、“俗人”的不同,拉开“我”与人群之间的距离,使“我”远离喧嚣、昭察之地而置心于寂泊、昏闷之境。试想,这里的“我”不就是庄子心目中的“独有之人”、“独志之人”、“独行之人”、“独立之人”吗?

庄子的“独有之人”启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当然,所谓“特立独行”并不是傲视万物,也不是让人做一个不合于世俗、不关心人事的“独行侠”。而是说,每一个人都要培养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立的创新能力,要培养自己淡泊无欲、不为物扰的独立的心灵境界,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形象和人格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