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速流行音乐的专业艺术化-与李海鹰的音乐对话

加速流行音乐的专业艺术化-与李海鹰的音乐对话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的多维度融合,也是中国流行音乐融入国际潮流的预示。2017年11月22日,在星海音乐学院建校60周年之际,李海鹰被任命为刚刚成立的流行音乐学院院长。流行音乐被纳入专业音乐学院,意味着流行音乐正在朝艺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虽然它还很年轻,但却象征着崭新的开端。李海鹰担任流行音乐学院的院长意味着他将继续为中国音乐与音乐教育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加速流行音乐的专业艺术化-与李海鹰的音乐对话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历史的发展中都会经历若干次的分裂、融合,最终形成的当下形态是优胜劣汰的结果。音乐的发展亦是如此,不同的时代所产生的新鲜元素和新的思想将是音乐从发展到分裂再到融合的开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内地流行音乐逐渐云开雾散,受到港台流行音乐的影响,走向了它的历史早期,这一时期中国内地流行音乐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模仿”,在模仿中很快就过渡到大发展期,出现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地音乐人及其流行音乐作品。紧接着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流行音乐的多元性特征明显加强,即开始逐渐分裂的过程。在进入21世纪的这十几年中,受到更广泛的、来自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流行音乐亦从分裂走向融合。音乐的发展离不开作曲家的参与,李海鹰的创作经历正贯穿了这一系列的历史演变过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通过创作实践,实现了“流行音乐交响化”的创作思想,并以此丰富了我们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引发了我们重新思考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两者的关系。

关于这一问题,蔡仲德先生曾在《我看流行音乐》一文指出:“正确认识流行音乐,正确认识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为提高流行音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让流行音乐进入音乐学府,为流行音乐创作、表演人员办班,对流行音乐创作、表演加强评论等。创作严肃音乐的作曲家还应该向流行音乐学习,从中汲取营养,以便不断创新,推动严肃音乐向前发展。古今中外,优秀的作曲家大多善于向民间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一部音乐史就是学习民间、不断创新的历史。”[4]对照李海鹰在其音乐探索之路上所做的,似乎恰好与蔡仲德先生所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首先,关于如何认识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上,李海鹰用创作实践给我们提供新的认识视角,两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通过创造性的融合进而共同作用于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和效果。从李海鹰个人的创作经历来看,他热衷于从他者文化中汲取养分,尤其体现在近年来对严肃音乐的研究与涉猎,尝试着将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进行多维度融合。突出的成果是,他将流行音乐的大众文化属性与严肃音乐复杂多变的形式原则有机融合,既实现了流行音乐语言与形式的不断丰富,又开创性地提出了严肃音乐也应具备大众化的审美要求,即前文所概括的“交响音乐流行化”的创作观念。回顾他在“鹰交响”系列音乐会上的创作实践,不但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而且通过熟悉的旋律成功地将更多听众带入到交响音乐的殿堂。现在来看,这种方式不仅是李海鹰个人音乐创作探索的成果,也是他对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关系认识的一种体现,同时更是为流行音乐在当代的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体现了多元化在音乐创作上的未来发展趋势。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的多维度融合,也是中国流行音乐融入国际潮流的预示。其次,在向民间学习(向传统学习)方面,更是李海鹰音乐创作上的一大特色。从早期的流行音乐、影视音乐到最新的大型交响史诗,均可从其创作的细节之处充分体现,既有北方爽朗豪迈的音乐风格,也有岭南水乡细致绵长的艺术个性。由此可见,他音乐风格的多样性与积极向民间音乐学习的态度密切相关。另外,他对待民族音乐的态度及其作品中所反映的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对当下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在实践层面无疑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启示。最后,他在流行音乐进入专业音乐学府这件事上,也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11月22日,在星海音乐学院建校60周年之际,李海鹰被任命为刚刚成立的流行音乐学院院长。他在微博中表示:“今后我将与大家共同努力,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流行音乐被纳入专业音乐学院,意味着流行音乐正在朝艺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虽然它还很年轻,但却象征着崭新的开端。李海鹰担任流行音乐学院的院长意味着他将继续为中国音乐与音乐教育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