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极拳的流派和发展:陈、杨、孙、吴、武、武当、赵堡

太极拳的流派和发展:陈、杨、孙、吴、武、武当、赵堡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太极拳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六大流派。1942年吴鉴泉先生不幸去世,成为吴式太极拳的重大损失。后来随着吴式太极拳的发展和壮大,形成南吴北王两大分枝,南派以上海为主,北派以北京为主。

太极拳的流派和发展:陈、杨、孙、吴、武、武当、赵堡

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今河北保定顺平县)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所谓“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即此。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太极拳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六大流派。

(一)陈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分为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廷所编,原有5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一百单八势1套,炮捶1套。从陈王廷起,经过300多年的传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对原有拳套不断加工提炼,终于形成了近代所流传的陈式太极拳第1路和第2路拳套。这两套拳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其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

1.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83式),主要特点如下:

(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

(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

(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

(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

(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

2.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原名炮捶(71式),主要特点如下:

(1)震脚发劲的动作更多;

(2)动作比第1路快、刚,爆发力强;

(3)“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的动作较多,气势雄壮。

第二路较适合于青壮年练习,流传不广。陈式新架套路是陈有本(陈家沟拳师)编创的,顺序与老架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这种拳后来又传至陈鑫,他著有《陈氏太极拳图说》,阐发陈氏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多数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跟陈式太极拳有一定的渊源关系。(www.xing528.com)

(二)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1873),酷爱武术,向陈家沟陈长兴学习太极拳,学成返乡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在观看杨露禅与人比武后,对大臣们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为杨露禅亲题的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后来,杨露禅根据实践,不断发展已有拳架,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太极拳,由于练法平正简易,故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轻灵,刚柔内含,轻沉自然,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益寿延年,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适应性广。因此,杨式太极拳是流传最广的太极拳,据统计,全球有三亿人在习练杨式太极拳。

(三)吴式太极拳

满族人全佑(1834—1902),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杨班侯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其子吴鉴泉先生(1870—1942)“贯满族音译故姓吴”。自幼喜练武功,善于骑射,且有镫里藏身的技术。在父亲的教导下,他对太极拳的造诣日益精深。1912年后,杨氏门中一弟子许禹生在北京创立体育研究社,邀请杨少侯、杨澄甫、吴鉴泉教授太极拳。从那时起他对家传的太极拳加以充实和修改,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使拳架更加柔化。由于吴氏对拳式有所修改,后人就称之为吴式小架子,成为现代流传较广的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功架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式正招圆,舒松自然,虽架式小巧,但有大架功底,舒展而又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充分表现出轻灵、圆活和动作贯串的特有风格。推手时立身中正安舒,手法严密,着数多样化,细腻绵柔,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活步大搏,更是机动灵活,粘走咸宜。“烂采花”是散手,更是出神入化,动若江河,非笔墨所能描述。此外,吴式太极拳还保留了较多的传统器械项目,如太极剑、太极对剑、太极刀、太极13枪(大枪),太极刀枪,太极扎四枪和粘杆等。吴鉴泉先生于1928年迁居上海,广为传授吴式太极拳。于1935年创设鉴泉太极拳社。1939年在上海西藏路青年会10楼,建造鉴泉厅,为吴式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练习的场所。1942年吴鉴泉先生不幸去世,成为吴式太极拳的重大损失。上海社务由吴英华、马岳梁负责。全佑的另一位传人王茂斋先生,生性忠诚好义,功力扎实。他和吴鉴泉感情深厚,全佑公逝世后,他极力维护本门在武林中的地位,与师弟吴鉴泉、郭松亭等深究拳术拳理十几年,相互切磋,各有所长,更加丰富了吴式太极拳。1928年吴鉴泉应邀南下授拳,既标志着吴式架的正式问世,也预示着吴式架南北两派的形成。吴鉴泉南下赴上海后,王茂斋则在北京教拳,为北方吴式太极拳掌门人,从此南北呼应,异曲同工,素有“南吴北王”之称誉。王茂斋在京弟子众多,其子王子英,弟子杨禹延为其中佼佼者。后来随着吴式太极拳的发展和壮大,形成南吴北王两大分枝,南派以上海为主,北派以北京为主。现在,吴式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国六大太极拳流派之一,流传面很广,名扬海内外。其国外拳社已发展到新加坡、菲律宾、加拿大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联合国亦有太极拳俱乐部教授吴式太极拳。

(四)武式太极拳

武禹襄(1812—1880)为武氏太极拳创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河北省永年县人。祖辈世代传文习武,兄弟三人,两兄皆考取进士后任职,禹襄自幼习文好武,性孝友,侠尚义,乡秀才,廪贡生,侯选训导。约1850年,同乡杨露禅(1799—1872)自河南温县陈家沟学艺返乡,禹襄兄弟爱其术而从学陈氏老架太极拳,得其大概。1852年禹襄亲赴河南,从温县赵堡镇陈青萍学习赵堡太极拳月余,得其精妙,并从陈青萍处得王宗岳《太极拳谱》,读后大悟。在钻研太极拳陈氏新老架式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会贯通,创出姿势紧凑,动作舒缓,身法端正,步法轻灵并要求内气潜转,以气成式的太极练法。此式既不同于陈式架和赵堡架,虽然能找到很多赵堡架的影子,但是也不同于杨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后人称之为“武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是武禹襄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及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根据练功方面的感悟而创编的拳式小巧紧凑,集强身、防身、修身为一体,更适合文人修炼的太极拳,后人称之为武式太极拳。武禹襄先生在对这套拳法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形成了简炼精要、无一浮词的经典之作——武式太极拳论。武式太极拳,朴实无华,人称干枝老梅。与人交手,不重招数外形,注重接劲打劲。练习中要求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以达到制人而不伤人的神奇境界。

(五)孙式太极拳

孙禄堂(1860—1933),名福全,字禄堂,号涵斋,河北省完县人(今属望部县)。孙禄堂幼从李奎元读书并兼修形意拳,后经李奎元推荐跟随李奎元之师郭云深深造,后又从八卦掌大师董海川弟子的程庭华研习八卦掌。1912年,孙禄堂52岁时结识了太极拳家郝为桢。嗣后,郝为桢病困于北京,孙禄堂慷慨救援而使其以康复,得知孙禄堂正在研究比较各家拳术,郝为桢遂将所学之太极拳相授。孙禄堂在总结比较各派拳术之后,认为形意、八卦、太极三拳本为一理,三者在拳式理法上经改善可互补完备,构成所有拳术的技能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三家之长,创立了融太极拳、八卦、形意三拳为一体的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是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一代宗师孙禄堂先生(1860—1933)集形意、八卦、太极之大成,冶三家于一炉,所创立的优秀拳种之一。近代著名武术家、一代宗师孙禄堂先生,自幼喜好武术,曾拜于李奎垣门下,但随师祖——河北省形意拳鼻祖郭云深习拳历时七年余,后又拜程廷华先生、郝为桢先生习八卦拳、太极拳,得其真髓,自创一家。孙禄堂宗师在民国期间,为振兴中华武术,设教于大江南北。曾任中央国术馆武当门长、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孙禄堂宗师把武术前辈所传拳术套路和拳意真髓与自己的习武心得整理成书,出版《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八卦剑学》《太极拳学》和《拳意述真》等五本武术经典著作,使传统武术免换原貌,拳之真意不入歧途。孙式太极拳自创立以来,颇得国内外武术爱好者喜爱,现已列入优秀传统武术拳种和套路,并且,新编了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向国内外推广。孙式太极拳第二代掌门人孙剑云老师(1913—2003)全面继承和发扬了先父、著名武术家孙禄堂宗师创立的孙式太极拳。孙老师七十多年来,守武德、远名利、重洁行、自强不息,以其年近九旬的高龄奔走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桃李满天下,热心推广中华武术和太极拳。孙老师高尚的武德、高超的武艺健康的体魄,当选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和健康老人,被国家体委授予中国武术高段位、八段武师。前几年,孙剑云老师曾和北京武术院吴彬院长一起出访香港。当孙剑云老师在体育馆出场表演孙式太极拳时,香港各界观众为这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热烈鼓掌,惊叹她不仅身体健康,而且表演孙式太极拳,精神抖擞、潇洒自如,真是一位“武坛明星”。许多观众感叹地说:经常练习孙式太极拳,确实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为了把孙式太极拳继承、发扬和推广,孙剑云老师摒弃家传的约束,在弟子当中优选出品德高尚、技艺精湛、办事精干、团结众人的孙永田老师作为孙式太极拳的第三代掌门人,在北京梅地亚饭店隆重举行了仪式。孙剑云老师的高尚风格和孙永田老师的年青有为,受到了与会领导、老武术家和新闻界人士的好评。孙式太极拳第三代掌门人孙永田老师非常敬重孙剑云老师,视同父母、关心备至。孙永田老师与研究会的同门曾协助孙剑云老师,重新整理出版了孙禄堂宗师的《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八卦剑学》《太极拳学》和《拳意述真》等五本武术经典著作,并且,在中国武术协会和北京武术协会组织的多次大型武术表演中,代表孙式太极拳研究会表演和推广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六)和式太极拳

河南温县赵堡镇,是近代太极拳发源地之一。清末太极拳家、一代宗师和兆元(1810—1890),就诞生在这里。他始创和式太极拳,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传承达八代。和兆元是太极名师陈清平的入室弟子。1836年进京供职,曾统领皇宫大内侍卫(据传)。因屡有功绩被皇室例封为“武信郎”。在京期间,他广交武林同道,切磋交流,集思广益,反复实践,提出“由外带内,周身顺遂浑圆,由内达外,阴阳变易莫测”的理论。制定出一套集拳架、推手、散手为一体,三者互为检验印证,寓技击、修身、养身于一道,既保持赵堡镇原传太极拳传统又独具特色的新型太极拳拳理拳法,即和式太极拳,近年因地域因素也常被称为“赵堡太极拳”。和兆元晚年归里,处世低调,除传子和润芝、和敬芝,孙和庆喜、苗彦升外,只在赵堡镇附近传播。和庆喜,字福棠(1857—1936),和润芝长子,是和式太极拳第三代宗师。他自幼随父习拳,又深得祖父真传。庆喜公为人和善,德高望重,1928年起开山收徒,视学者年龄、体质、文化不同施以不同教法,教学有方。一时间赵堡镇及周围各地习拳之风盛行,从学者如流,在短短数年内,教出了一大批如和学信(侄)、和学敏(子)、和学惠(侄)、郑伯英、郑悟清、刘世英、郝玉朝、陈桂林、柴玉柱、郭云等各怀绝技之门徒,这些传人成为日后传播和式太极拳的中坚力量。1931年,和庆喜率学拳未满三年的弟子参加省会开封国术擂台赛以及华东五省市国术擂台赛,郑伯英均获得第一名,赢得“拳艺高水平”称号。和庆喜是和式太极拳传承中一位承先启后的杰出人物。

和学信,字世孚(1890—1957),成为和氏家学的主要承传人。抗战期间和学信迁避宝鸡,广传和式太极拳。弟子众多,子士英、士俊拳艺最优,承袭衣钵,他还收藏有家传的多部拳理拳论。郑锡爵,字伯英(1906—1961),性情淳厚,为人正直,喜好武技,深得和公赏识,被纳为入门弟子。他勤奋好学,尊师重道,太极功夫出类拔萃。抗战时期,他迁避西安,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武术教官。郑伯英忠于继承,体悟不缀,在西北武林几十年,其功力扎实,身法端正,松柔浑圆,技击善于引进落空,处险境而后发先至之专长,打人无不在惊险处。历挫强顽,未遇敌手,誉满西京,桃李盈门,有“和氏太极西北二杰”之美誉。郑悟清,字风臣(1895—1984),赵堡镇人。1938年避难西安,在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等地传授和式太极拳。郑先生六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对和式太极拳融会贯通,一生数挫名流,罕逢对手,与郑伯英并称“和式太极西北二杰”。对和式拳的继承与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郑悟清的传人很多,郑均、郑瑞、孙兰亭、纪昌秀、刘瑞、侯尔良、宋蕴华、李随成等。和庆喜其他主要传人中,其子和学敏也迁居宝鸡。其他弟子相继外出避乱。郭云远走山西,陈桂林迁入陕西,还有郝玉朝、刘世英等远走他乡。他们犹如火种一样使和式太极拳燃遍西北,传至全国,成为中国太极拳主流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和式太极拳越来越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80年代起,原《中华武术》主编周荔裳、国家武术管理中心科研部主任康戈武等多次考察调研和式太极拳。1993年由和有禄、和定乾、和学俭会同各地传人成立“和式太极拳研究会”。纪昌秀在香港成立了“香港和式太极武术(国际)总会”并任会长。在海外积极推广和式太极拳,成绩斐然,被聘为香港武联副主席。各个组织积极推广传播和式太极拳,为全民健身做出了卓越贡献。近年来和式传人在国内外各类武术比赛中成绩骄人,纪昌秀之子张万强更是两获世界武术锦标赛冠军。2001年3月“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中,和式太极拳当代代表人物——和有禄应大会之邀进行名家演示,使和式太极拳在新世纪之初就受到武术界的关注。2001年由和有禄听与和定乾会同各地和式传人创编“和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中华武术》(2001年7—8期)刊出后,《少林与太极》等武术刊物积极转载,在社会上传播迅速。90年代以来各类介绍和式太极拳的书籍逐步出版。2003年3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和有禄著《和式太极拳谱》。作为和氏后人出版的第一部著作,完整全面地为我们展示了和式太极拳的神韵风采,同时公布了许多只在和氏族内流传的拳论、拳决,具有史料性、权威性、可读性,价值很高。2003年5月,列入“中华武术展现工程”的和有禄《和式太极拳、刀、剑、棍、推手》系列教学VCD由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发行。2003年8月起焦作、博爱、郑州、漯河、重庆、江苏等地陆续成立和式太极拳研究会,11月,中国武术协会在全国太极拳高级辅导班中专门邀请和有禄主讲传统和式太极拳,这在国内尚属首次。2004年初由和有禄、和定乾、贾澎发起并联合全国部分武术研究机构建立“中国和式太极武术学会”,致力于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相结合,挖掘和式太极武术真谛,创编和式太极竞赛套路方面的研究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