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湿地公园:自然与人工湿地植物

广东湿地公园:自然与人工湿地植物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湿地公园的内涵和形成过程,湿地公园可分为自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广东省在近十年间一直把湿地公园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强力推进。这些湿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广东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2016年试地公园大部分是基于自然湿地并加以建设辅助设施而成立的,可认为是自然湿地,也可认为是人工湿地。郭亚男等对广州地区20个湿地公园的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有205种湿地水生植物。

广东湿地公园:自然与人工湿地植物

湿地公园是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借鉴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景观、生态过程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湿地(崔心红,钱又宇,2003)。湿地公园以水为主体、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湿地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具有生态保护、科学研究、观光旅游、科普宣教等多方面功能,也是人类亲水天性在现代生活中的一种表现。

根据湿地公园的内涵和形成过程,湿地公园可分为自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自然湿地公园是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划定一定的范围,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开展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城市湿地公园是在城市或城市附近利用现有或已退化的湿地,通过人工恢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并按照生态学规律来改造、规划和建设,使其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吴江,2005)。由于这两种湿地公园或多或少都有人为建设的因素,因此划分两者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

根据广东省林业厅于2016年9月制定的《广东省湿地公园建设指引》,广东省湿地公园的类型主要为河流型、滨海型、湖泊型、沼泽型、河涌型和人工湿地型,在功能分区上一般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在地理区域上,湿地公园往往也会同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重叠,如广东省江门市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也属于自然湿地中的近海与海岸湿地,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也属于人工水库湿地。

广东省在近十年间一直把湿地公园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强力推进。目前广东省国家级湿地公园有27个,分别是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2005年)、广东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广东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2011年)、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2011年试点)、广东东江国家湿地公园(2012年试点)、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2012年试点,图12)、广东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2013年试点)、广东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2014年试点)、广东郁南大河国家湿地公园(2014年试点)、广东新丰鲁古河国家湿地公园(2014年试点)、广东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2015年试点,2021年通过验收)、广东翁源滃江源国家湿地公园(2015年试点,2021年通过验收)、广东罗定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2015过验收)、年试点,2021年通点)、广东开平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2016年试点)、广东阳东寿长河国家湿地公园(2016年试点)、广东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2016年试点)、广东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2016年试点)、广东连南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2016年试点)、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2016年试点,2021年通过验收)、广东惠州潼湖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试点)、广东南澳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试点)、广东三水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试点)、广东珠海横琴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试点)和广东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试点)。这些湿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2015年试点)、广东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2016年试(www.xing528.com)

地公园大部分是基于自然湿地并加以建设辅助设施而成立的,可认为是自然湿地,也可认为是人工湿地。

郭亚男等(2020)对广州地区20个湿地公园的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有205种湿地水生植物。对植物物种组成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后得出,湿地公园的植物群落结构比较简单,主要以栽培草本植物为主,而以乔木灌木为代表的木本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且重复率高,其中落羽杉、池杉、水松、水石榕(E l a e oc a r p u s hai na n e n s i s )的应用率很高。在这些常用种中,引进的外来植物较多,在乔木层表现不明显,但在灌木和草本中表现尤为突出。主要植物种类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保护和珍稀植物种类应用较少等,因此建议和推荐本土珍稀或濒危湿地植物作为广州市湿地公园进行生态改造和景观配置的候选物种,同时湿地公园也可作为开展湿地濒危植物保护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