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学校、非教师职业中的教育悖论

非学校、非教师职业中的教育悖论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教育从产生以来就存在教师职业,但是教师职业的合理性还是屡遭非议,直到今天仍然有教师取消论、教师替代论、教师消失论等非教师职业的悖论在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教育理论界的非学校论观点中就包含有教师取消论观点。持此论点者认为学校教育束缚人性发展而主张取消学校,认为学校教师控制着学生的时间、精力而主张取消教师。

非学校、非教师职业中的教育悖论

学校教育从产生以来就存在教师职业,但是教师职业的合理性还是屡遭非议,直到今天仍然有教师取消论、教师替代论、教师消失论等非教师职业的悖论在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教育理论界的非学校论观点中就包含有教师取消论观点。持此论点者认为学校教育束缚人性发展而主张取消学校,认为学校教师控制着学生的时间、精力而主张取消教师。伴随教育技术高度智能化的进程,也有人认为高智能的电脑网络将替代学校和教师的全部作用,从而出现了颇具影响的教师替代论。还有人认为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将突破传统教育规定的界限和体系,教学活动将让位于学习活动,作为体制存在的学校教育和体系代言人存在的学校教师将逐渐消失。这些观点,虽然在揭露现代学校教育的弊端,反映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等方面具有部分的合理性,但是它得出的整体结论在理论上则是错误的,事实上也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教师取消论曾在西方发达国家盛行一时,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其影响力已经日见衰微,因为学校和教师在文化良性传承和学生健全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无法取消。教师替代论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创造性,因为机器无论怎样发达都不可能替代人的全部活动及其丰富内涵,尤其无法替代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鲜活现实的人际关系。教师消失论将学习与教育对立起来,将学生与教师对立起来,将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对立起来,将教师职能与社会教育职能混为一谈,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错误观点。两个世纪前,哲学家同时也为教育学家的康德就已阐明了一个千古不移的定理:“人唯有凭借人,亦即唯有凭借同样受过教育的人才可能受教。”[8]中国历来有“名师出高徒”这句谚语——它概括地说明了人才培养的一个真理,说明了师生之间所存在的重要的师缘关系。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职业的光辉来自哪里?它的光辉毫无疑问地来自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文化文明,特别是其精神文明的成果。而人类社会的文明之光,一旦返照于每一个个人,每个人的身心世界特别是心灵世界,将会变得日益明亮、开阔与深远起来,就像到处闪烁着灿烂星光的晴朗夜空那样。心灵世界灿烂星光的载体,实际上就是向人们传递文化文明,延续文明的历代教师。(www.xing528.com)

在新的时代里,教师的社会职能应放置在新的时代背景中加以考察,放置在教育事业与当今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加以考察,从而发现教师职能稳中有变和变中有稳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