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淮剧:海派文化中的非遗艺术

淮剧:海派文化中的非遗艺术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越剧,淮剧所受追捧的程度,是那样的令人羞愧。尽管各剧种的特点不同,表现形式各异,听众也味有所嗜,但淮剧在近些年的落寞,还是让人感到遗憾。我不知道周围的亲朋好友有谁专诚去看过一场淮剧。不管怎样,作为海派文化滋养起来的一个艺术样式、一个大剧种,淮剧应当得到现代人的关注。退一步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也应当在受保护之列。当时,人们称之为“江北小戏”“江北戏”;而艺人们自称“江淮戏”。

淮剧:海派文化中的非遗艺术

在轰轰烈烈的越剧百年纪念活动之后,检点戏坛,蓦然发觉,上海人熟稔的淮剧,竟然已经伴随我们走过100年时光了!而我们居然木知木觉。相比越剧,淮剧所受追捧的程度,是那样的令人羞愧。是的,我们应当为自己对于文化傲慢与偏见、对于文化的无知和浮躁而羞愧。

方言的流播面积来看,“江北闲话”不见得比“绍兴闲话”小;就进入上海的时间而言,淮剧还比越剧早一些;沪上之“这块拉块”也不一定比“亨个老倌”少。因此,淮剧的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尽管各剧种的特点不同,表现形式各异,听众也味有所嗜,但淮剧在近些年的落寞,还是让人感到遗憾。

我说的遗憾,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淮剧自身的问题(在此不赘述);另一个是我们作为上海人的问题——难以想象,我们到贵州旅游,竟会不惜多走几十里路,到一个偏僻的山区去看一点也不懂的“地戏”;我们愿意花大价钱,到高档的会所去看那把毛巾甩来甩去的“二人转”……怎么对就在身边触手可及的淮剧竟吝于一顾?我不知道周围的亲朋好友有谁专诚去看过一场淮剧。如此,淮剧的不彰是必然的了。顺便提一下,当淮剧的新锐之士,反串着京剧、越剧,嘴里哼着流行歌曲而不是淮剧名段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你还会觉得淮剧离我们很近吗?

不管怎样,作为海派文化滋养起来的一个艺术样式、一个大剧种,淮剧应当得到现代人的关注。退一步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也应当在受保护之列。

淮剧是我们手上的一块肉,不能让它轻易地从手上丢失。至于它究竟是手心肉还是手背肉,管他呢!

关键词:淮剧在上海(www.xing528.com)

相关背景:淮剧,曾名江淮戏。起源于清代中叶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来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被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戏和京戏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而形成淮剧。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苏北发生特大水灾,民不聊生,不少人背井离乡,沿着运河、进入长江辗转来到上海。那时,上海大量需要劳动力,吃苦耐劳的苏北人民正好填补苦活、脏活没有人干的空缺;其中一部分艺人也随着逃难的人潮来到上海,这些人主要以拉人力车或在码头包子谋生。

由于来上海打工、做苦力活的苏北人越来越多,劳动之余,很想听听家乡的曲调。民国初年,艺人何孔德、何孔标兄弟和韩太和、骆步兴、武旭东等人,在苏北人集中的公平路、太阳庙路(现汉阳路)、太平桥、定海路等一带,开始清唱“路头戏”。看的人自行决定是否往收钱的小锣里给钱。

后来,苏北乡亲越来越多,唱戏的慢慢从“路头戏”继而发展到“拉围子”(就是用一些长凳竖起来,再用布拉在长凳上拉成围子,观众在围子里看戏),这时候开始售票演出。不久,出身于徽班的何孔德,经过艰苦创业有了衣箱,并吸收了流散在上海的部分艺人组合成班,为剧场演出创造了条件。当时,人们称之为“江北小戏”“江北戏”;而艺人们自称“江淮戏”。

一部分艺人看到唱戏比做苦力能赚钱,就不满足于街头“卖唱”,慢慢进入茶楼酒肆。1916年,陆小六子在闸北长安路开设了第一家演“江淮戏”的群乐戏园。第二年,马金标也在南市三合街开设三义戏园,于是“江淮戏”从街头演唱进入剧场。后来,集中演出淮剧的剧场有长寿路上的高升大戏院(即后来的燎原电影院,现拆)、昌平路上的昌平大戏院(即后来的江宁电影院,现拆)、虹口的公平大戏院及民乐大戏院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