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泰县古城:福州闽台古城堡,历史悠久

永泰县古城:福州闽台古城堡,历史悠久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永泰县位于福州西南部,东邻福清、闽侯,西界德化、尤溪,南连莆田、仙游,北接闽清。唐永泰二年,析候官县西乡、尤溪县东乡置永泰县,雅称永阳。1914年,因与广西省永福县重名,恢复旧名永泰县。永福县城图(一)县城永泰县城在民国时期为鹤皋镇,1949年后为城关镇,1981年改称樟城镇,置县以来为历代县治,区域逐渐有所拓展。唐代置县以来,未有城郭。此后城周长710丈,建四门:东名永泰,西名平西,南名双清,北名瞻京。

永泰县古城:福州闽台古城堡,历史悠久

永泰县位于福州西南部,东邻福清闽侯,西界德化、尤溪,南连莆田仙游,北接闽清。唐代建县前设永泰镇,镇址大樟。唐永泰二年(766),析候官县西乡、尤溪县东乡置永泰县,雅称永阳。宋崇宁元年(1102),因避哲宗陵讳改名永福县。元、明、清时期一直沿用。1914年,因与广西省永福县重名,恢复旧名永泰县。

永福县城图

(一)县城

永泰县城在民国时期为鹤皋镇,1949年后为城关镇,1981年改称樟城镇,置县以来为历代县治,区域逐渐有所拓展。县城四面环山,东北磨笄山蜿蜒而来,约30里至极乐岩。又延10里有小山坡叫“仙掌峰”,就是县城所在地。县城东有梅岩,西有紫盖,南有大张,北有姬峰。四山环合,藏风聚气。大溪发源尤溪、德化,汇绕县城,形成山环水绕之势。

唐代置县以来,未有城郭。明嘉靖三年(1524)为防倭寇,知县何谦请求筑城。不久,何谦离职,由推官张浚负责,逾年建成。城石基土墉,高1丈5尺,厚1丈多,周长692丈。建四门,门上有楼,各三间。嘉靖三十八年(1559),倭寇攻陷县城,放火焚烧。倭寇退后,知县武瀛稍为修葺,增建敌楼10间。隆庆六年(1572),知县陈克侯重修。万历十八年(1590),知县陈思谟认为东北城垣环在山坳外,山高倍于城,可看见城中虚实,于是拆除该段旧城墙,移到内山的山顶,更筑新城墙,并改土墙为砖墙。此后城周长710丈,建四门:东名永泰,西名平西,南名双清,北名瞻京。又建一水门,各门上均建楼。

自从县城北门被倭寇攻破以后,北门就不开启,后来干脆堵塞。万历三十七年(1609),知县袁世用重开北门。清康熙三年(1664)、康熙七年(1668)、康熙十九年(1680),县城三次被水淹,知县于昌孕、李景明、董治国倡修。雍正五年(1727),知县张宣、张廷球、冯绍立相继修葺。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县王纲将城墙增长15丈,易各门上的石刻:东名朝阳,西名长庚,南名迎薰,北名拱辰。水门称通济。民国以后,随城市建设发展,城墙渐毁圮。

(二)堡寨

由于治安原因,永泰乡村建立许多堡寨抵抗外来入侵,保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保存比较完好的有30多座,主要有以下堡寨。

1.三捷青石

位于同安镇三捷村西南1公里,清道光十年(1830)建成,建造历时8年,是当地张氏族人聚居的地方,最多住过200多人。寨墙高4.6米,厚5米,面宽83米,深73米,周长312米,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并列三大院落,均隔以封火墙。有房屋80多间,水井两口。外部周以辉绿岩围墙。正座二进,前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九柱,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后院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双坡顶。

永泰青石寨

2.芦洋寨

位于嵩口镇芦洋村东北1公里,里人陈德美创建于明末。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土墙上布满了内宽外窄的枪眼。堡寨外围墙高约 6米,用巨型河卵石干砌而成,石与石之间排列规则有序,没有黏合材料,镶嵌紧密。堡内深宅大院,黄墙青瓦,阁楼相对。墙分二重,外砌石,内筑土。寨房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计有房屋200间。

永泰芦洋寨

3.竹头寨

位于白云乡寨里村南,名明官寨,建于清末。占地面积4536平方米,坐西向东,外夯土墙。内为木构房屋,共二进,36间。第一进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梁上雕刻人物花鸟等。

4.丹云寨

位于丹云乡政府驻地西1公里,建于清代。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坐北向南,共二进,有房屋100多间。围墙墙基石砌,墙体夯土构筑。第一进正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

5.紫来庄

位于樟洋镇康乐村北500米,又称黄土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占地面积约3100平方米,坐东向西,由前座、后楼、边房等组成,周以夯土筑围墙,共有房屋200多间。前座面阔二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

6.可坑寨

位于樟洋镇旗东村北,清咸丰年间(1851—1861)建。占地面积约1900多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共二进,房屋200多间,周以夯土构筑围墙。第一进正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

7.洋尾寨

位于樟洋镇大展村东北500米,清嘉庆年间(1796—1820)建。由新、旧两寨组成,占地面积约4620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旧寨二层,新寨三层,共360间。石砌围墙。新寨第一进正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www.xing528.com)

永泰洋尾寨

8.东安寨

位于同安镇同安村西1公里,建于清代。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墙基石构,墙体夯土构筑,共二进,房屋60多间。第一进正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

9.洋尾米石寨

位于同安镇洋尾村,建于清代,为鲍姓族居村寨。外墙用河卵石砌成,形似米石,故名。寨墙用黄土夯筑,正中开大门,上部开窗门,门廊屋檐覆盖寨墙,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共二进,房屋120多间。第一进进门为廊屋、天井,正座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主座与左右边座之间均用鞍式山墙相隔,前后廊又设侧门相通。

永泰洋尾米石寨

10.珠峰寨

位于盖洋乡珠峰村,建于清代。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坐北向南,围墙夯土构筑。共二进,有房屋100多间。第一进正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

11.丹洋寨

位于丹云乡丹洋村,建于清代中期。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围墙石木土双层构筑。共有房屋120多间。

12.康乐寨

位于大洋乡大展村,建于道光十二年(1832)。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土木双层结构,共有房屋200多间。

13.翠云寨

位于丹云乡翠云村,建于清中叶。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土木双层结构,共有房屋100多间。

14.下园寨

位于霞拔乡下园村,建于清代。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土木结构,共有房屋360多间。

15.坂中寨

位于梧桐乡椿阳村,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土木结构,共有房屋200多间。

16.杨吴山寨

位于同安乡西安村,建于清代。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土木结构,6座六扇式民房。

17.畲寨

位于嵩口镇张坂里,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土木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