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事故的理论与实践:从工程技术角度研究

工程事故的理论与实践:从工程技术角度研究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工程专业角度看,“工程事故的致因研究”是工科院校中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学习内容。目前,从工程技术专业角度研究工程事故的突出问题的原因在于:第一,对于工程事故的事后研究和分析远远多于事先防范。而且,往往迫于政府与公众舆论的双重压力,工程事故的调查结果有时无法向社会完全公开,致使工程事故的透明度有待观察。

工程事故的理论与实践:从工程技术角度研究

对工程事故进行专业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工程事故调查(临时防护措施及实施)——事故起因分析——结构可靠性鉴定——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前复查——处理方案——处理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检查验收——(若)合格——结论[41]。从工程专业角度看,“工程事故的致因研究”是工科院校中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学习内容。

工程事故产生的原因大致包括“勘察设计存在问题;建筑材料和制品质量低劣;施工工艺不良、组织管理不善;使用不当;科研或技术难点未妥善解决就用在工程上;各种灾害如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等”[42]。目前,从工程技术专业角度研究工程事故的突出问题的原因在于:

第一,对于工程事故的事后研究和分析远远多于事先防范。“工程技术人员总是在事后的调查中由果溯因,分析根源、触发因素及其机理,提炼故障模式,进而还原故障或事故发生的真实过程”[43]。建筑物产生裂缝的压力不会出现在所设计的结构之中(或之上),这种理想化的设想与产生裂缝的现实之间的偏差会促使工程师在以后的设计中纠正错误并弥补自己专业水平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达到从工程事故以及工程设计错误中学习的目的。但在现实工程施工中,纠错的方法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发现建筑物裂缝,施工人员只是在裂缝处进行加固处理。交替载荷路径无法支撑额外的负载量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时,工程灾难事故就会发生。而且,往往迫于政府与公众舆论的双重压力,工程事故的调查结果有时无法向社会完全公开,致使工程事故的透明度有待观察。(www.xing528.com)

第二,对于工程事故致因的调查主要还是通过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完成。尽管我们不能断言工程事故的调查过程加入人文因素就一定会避免或杜绝工程事故发生,但是,如果缺乏从人文层面对工程事故进行反思,那么,工程管理部门、施工单位以及工程使用者也不可能全面综合、正确地认识工程事故重复发生的社会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