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德治思想:培养君子和士,致力于现实世界

孔子的德治思想:培养君子和士,致力于现实世界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柏拉图教育的指导思想强调使学生掌握知识,增进智慧、哲学道理性的思考,从未提出过忠孝等家庭伦理观念。柏拉图更侧重于以他完美的“理念” 对未来的 “理想国” 做出各种设想。另外,柏拉图主张有神的宗教论。他认为“宗教正如教育那样必须服从国家的管理和监督。因此柏拉图禁止任何种类的私人宗教活动,并规定一切仪式只能在公共的庙堂里举行,而且只可由国家委派的祭司们来领导”。

孔子的德治思想:培养君子和士,致力于现实世界

以 “仁” “礼” 为核心的道德教化思想,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专注于此岸即现实的政治伦理生活。他宗法观念强,德育思想体系完整,特别强调伦理、孝悌,内容丰富,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整套道德教育的经验。孔子以其睿智独到的思想智慧为中华民族思想发展的历史做出了重大的抉择,实现了价值层面的重大转向,初步完成了由天命神学向人学、由外在向内在、由彼岸向此岸方面的价值转换。孔子以道德理性代替了非理性的神秘权威的德治思想,通过世代的道德教化,使中华文化具有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善于启发每个人的内心自觉,不是依靠宗教信仰和祈祷,孔子不主张离开家庭和社会,而是强调在学校和家庭的世俗生活中积累道德行为。不用到上帝或佛祖面前忏悔,而是在自己内心寻找善恶标准,追求道德 “自律” 而非 “他律”。

柏拉图虽然也提倡德的教育,但这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经验。柏拉图接受了苏格拉底 “知识即美德” 的观念,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人一旦有了关于善的真知识,就会具备善的德行。柏拉图教育的指导思想强调使学生掌握知识,增进智慧、哲学道理性的思考,从未提出过忠孝等家庭伦理观念。柏拉图更侧重于以他完美的“理念” 对未来的 “理想国” 做出各种设想。(www.xing528.com)

另外,柏拉图主张有神的宗教论。认为人们对神的信仰可以代替“强权即公理”,十二主神中的宙斯是神界的主宰,至高无上的天神无处不在,是十二主神创造人类,创造了正义和善。唯有坚信神,人们才不致自私,而违背神,必然会削弱社会,凡侵犯神者,均应处以极刑。《理想国》 中对宗教问题的论述并不多。老年时的柏拉图,却在 《法篇》的第十卷[63]中,对宗教、人的灵魂等广泛地引申和加以探讨。他认为“宗教正如教育那样必须服从国家的管理和监督。因此柏拉图禁止任何种类的私人宗教活动,并规定一切仪式只能在公共的庙堂里举行,而且只可由国家委派的祭司们来领导”。[64]

柏拉图认为灵魂不灭,肉体是灵魂的障碍,灵魂与肉体分离而独立存在。这些思想为800年后基督教教父哲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教父哲学正是援引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为基督教的原始神话传说披上了理论的外衣。无可否认,基督教关于肉体是灵魂的监狱、禁欲主义、为来世而牺牲今世等抑人权、张神权的说教,不能说与柏拉图的思想没有历史渊源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