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创造性学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创造性学习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创造性学习的概念创造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局限于教材上或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能够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创造性学习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教育大学生创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通常把创造力与出类拔萃的天才联系起来,普遍认为自己的创造力不够,但实际上,创新无处不在,策划一个活动,想到一个舞台剧的点子,排练一段舞蹈,改编一首歌曲,甚至组织一场学习交流班会,都是创造力的体现。在学习中,培养创造精神,将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动机,以此来增进学习交流,使得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

(一)创造性学习的概念

创造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局限于教材上或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能够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方法。创造性学习主要在个人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在实践中,能够找到不同的推导过程或思维过程来指导实践;在学习中,能够独立自主地思考,探索出与之前相同的或不同的推论和判断;在解决问题或分析问题时,应具有批判精神,全面考量,找到多种方法和途径。

(二)创造型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学习的核心是进行创造型思维,其包含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的思路是面型的,主要依赖右脑的审美型生理机制,追求更多、更新型的想法;聚合思维的思路是线性的,主要依赖左脑的分析型生理机制,追求更理想、更科学的可能性。当个人的思维进行发散到聚合,再发散到再聚合的活动,促使意识状态从不平衡到平衡,再从新的不平衡到新的平衡,此时新的观点和思想得以产生并发展。创造性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培养:

1.积累知识

创新力的基础是认识更多的对象,在事物尽可能多的角度上发现问题,分析两者间的相关联系,从而获取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取的知识越丰富,越容易将知识以有用的方式整合起来,获取的知识才会更有深度和广度,创造前景才会更广阔。

2.培养创造性思维(www.xing528.com)

首先,学会否定质疑的方法,对学习内容中已有的观点、结论和成果进行大胆存疑,提出问题,寻找突破点。其次,解放大脑,进行大胆想象,可以帮助我们冲破知识经验的束缚,反思过去,为创造力架起桥梁

3.拥有热情

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追求真理,都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持续的关注,“天才出自勤奋”,进行创造性学习需要顽强的意志品格。积极参与学习交流、设计竞赛等活动,在激励环境中,吸取经验,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在交流和激励中产生新思维。

4.坚持实践

经验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经验。实践有助于巩固和理解知识,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与此同时,理论在实践中相互作用,联系整合,众多的新问题也在实践中应运而生。

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尝试新事物,开辟新道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不仅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取实现目标的途径,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新思路、新办法,创新也随之而来。每个人都有创新的能力,只是你没有给创新松绑。专注自信,热情开放,创新就无处不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