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理论概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理论概览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问题历来是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理论概览

学习问题历来是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自19世纪末以来,人们用各种方法对人类动物的学习活动做了研究,不同的观点、方法形成了诸多流派,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对这些理论审视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对学习的理解不同,对学习行为的要求也就不同。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该流派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和桑代克。

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他认为人被给予一定的外界刺激时,就会产生内在神经或心理反射,而且认为“我们的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的系列的条件反射”。他还提出,“在人的身上可能建立很多级条件反射”。

华生提出了学习行为论,他第一次将巴甫洛夫的研究成果作为学习理论研究的基础,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人除了出生时具有的几种反射外,其他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的“刺激-反应”联结而形成的。

桑代克首先将传统的教学心理学转化为科学教育心理学,他认为,“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很明显,条件反射或刺激与反射的联结本质就是外在世界(引起刺激)和内在世界(形成反射)的沟通(刺激和反射之间的联结)。为了使这种沟通能够持久化,另一个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还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强化”学说,而强化的本质就是要保证内外世界的不断沟通。

心理实验

习得性恐惧实验

约翰·华生和罗莎莉·雷纳从一所医院挑选了9个月大的艾伯特进行这项研究。艾伯特是华生和雷纳进行实验的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斐马克诊所一名雇员的儿子。在实验开始之前,小艾伯特接受了一系列基础情感测试。他首次短暂地接触了以下物品:白鼠、兔子、狗、猴子、有头发和无头发的面具、棉絮、焚烧的报纸等。结果发现,在此起点,小艾伯特对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惧。

大约2个月后,当小艾伯特刚超过11个月大,华生和他的同事开始进行实验。开始时,艾伯特被放在房间中间的床垫上,实验室白鼠被放在靠近艾伯特处,并允许他玩弄触碰它。这时,儿童对白鼠并不恐惧。当白鼠在他周围游荡,他开始伸手触摸它。在后来的测试中,当艾伯特触摸白鼠时,华生和雷纳就在艾伯特身后用铁锤敲击悬挂的铁棒,制造出响亮的声音。毫不奇怪,在这种情况下,小艾伯特听到巨大声响后大哭起来,并表现出恐惧。经过几次这样将两个刺激配对后,白鼠再次出现在艾伯特面前。这时,他对白鼠出现在房间里感到非常痛苦。他哭着转身背向白鼠,试图离开。显然,这名男婴已经将白鼠(原先的中性刺激,现在的条件刺激)与巨响(非条件刺激)建立了联系,并产生了恐惧或哭泣的情绪反应(原先对巨响的无条件反射,现在对白鼠的条件反射)。

这个实验导致如下一系列的后果:

巨响(非条件刺激)出现,引起恐惧(无条件反射)。

白鼠(中性刺激)与巨响(非条件刺激)同时出现,引起恐惧(无条件反射)。

白鼠(条件刺激)出现,引起恐惧(条件反射)。在这里,学习发生了。

这个实验让人疑惑的是,小艾伯特似乎推广了他的反应,在实验的17 天后,当华生将一只(非白色的)兔子带到房间时,艾伯特也变得不安。对于毛茸茸的狗、海豹皮大衣,甚至华生戴上有白色棉花胡须的圣诞老人面具出现在他面前时,他都显示出相同的反应,不过艾伯特并不惧怕一切有毛发的东西。(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https:/ /baike.baidu.com/item/小艾伯特实验/15658671)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刺激-反应”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代表人物为皮亚杰、布鲁纳和奥苏贝尔。

认知发展理论的提出者皮亚杰研究认为,当个体面临新的刺激时,或是利用已有的图式将新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同化),或是已有的图式受新刺激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顺应),学习就是个体内部的图式同化和顺应环境刺激的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编码系统的形成,强调学习是掌握知识结构,探索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这里的图式、顺应、同化、内化、组织、再组码等都是内外世界相互沟通的方式与方法。

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概念,他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满足三个内部条件:一是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二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三是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界出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代表人物为罗杰斯

他提出应该通过有意义学习使学习者整个人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种有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这时人从情感和认知两方面完整地投入学习;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第四,学习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的,这种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通过自由学习,走向自我实现

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学习。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皮亚杰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斯腾伯格和维果茨基发展了该理论。他们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在实践中学习。建构主义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事物的感觉刺激(信息)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同时取决于我们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

建构主义还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同时,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