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亲家庭造就孔子的学术成就

单亲家庭造就孔子的学术成就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能是迫于叔梁纥的原配夫人施氏的压力,也可能是为了主动避开周围的闲言碎语,再加上大家庭中关系复杂、矛盾甚多,这些对孔子的成长与教育显然不利。这说明孔子的母亲因出身贫寒,其与叔梁纥非婚而生的孔子得不到孔氏家族的承认,不然作为鲁国著名的大英雄、陬邑大夫的儿子,孔子在少年时代的生活是不可能贫困的。那么,这样一个在单亲家庭长大、身世坎坷的孩子,是怎样学习文化知识,如何成才的呢?

单亲家庭造就孔子的学术成就

孔子出生后不久,叔梁纥就去世了。叔梁纥去世时孔子到底有多大呢?

从《史记》“丘生而叔梁纥死”这句话的行文语气来看,从孔子出生到叔梁纥去世之间的时间很短。可能是迫于叔梁纥的原配夫人施氏的压力,也可能是为了主动避开周围的闲言碎语,再加上大家庭中关系复杂、矛盾甚多,这些对孔子的成长与教育显然不利。于是,叔梁纥死后不久,颜徵在就带着孔子离开陬邑夫家,回到鲁国国都(今天的山东曲阜)自己的家族中了,开始了独自一人抚养孔子的艰辛历程。这期间有两件事,一直是后代学者关注的,也是孔子成长中的伤痛。

一是“孔母讳墓”。《史记·孔子世家》和《礼记·檀弓上》都记载说孔母颜徵在生前从没告诉过孔子他的父亲是谁,因此孔子在十七岁自己的母亲去世之前一直不知道父亲叫什么名字、埋葬在哪里。而孔子的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就是因为她以“野合”之事为耻,不好意思告诉自己的儿子。

二是孔子自称身份卑贱。在《论语·子罕》篇中记载,孔子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所谓“贱”,就是指社会身份低贱,不能列入贵族阶层;“鄙事”,就是普通老百姓所从事的各种粗活儿。这说明孔子的母亲因出身贫寒,其与叔梁纥非婚而生的孔子得不到孔氏家族的承认,不然作为鲁国著名的大英雄、陬邑大夫的儿子,孔子在少年时代的生活是不可能贫困的。

孔子在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时,与母亲相依为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孔子为减轻母亲的压力,很小就开始出外打工,做过许多低贱的工作。

我也是女人,也有儿子,尽管与孔母颜徵在之间有2500多年的时间距离,但我以女人心来体察颜徵在,倒是觉得比用学者的理性态度来分析,更能在心灵上贴近她。

正值花样年华的颜徵在遇见人人仰慕的大英雄叔梁纥时,心生爱慕,不想遗憾一生,而是勇敢地选择了和他在一起。不管他们是否有法定的婚姻,我倒是愿意相信,他们之间有着真正的爱情。(www.xing528.com)

孔家的墓地防山在曲阜城东约三十里处,这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是一个不短的距离。所以,当年幼的孔子问妈妈自己的父亲是谁时,颜徵在可能会很简单地告诉他:“你父亲已经死了。”对一个单身母亲来说,曾经的美丽爱情以及短暂婚姻带给她的是一生的辛劳与他人的嘲笑、鄙视和不理解。对她来讲,往事确实不堪回首。《史记》和《礼记·檀弓》所谓“孔母讳墓”的“讳”,应是指颜徵在对孔子问题的一种含糊其词式的回答。由于一直只有母子俩一起生活,颜徵在又不愿谈及与孔子父亲的关系,所以孔子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颜徵在一直有所忌讳,所以她在世之日,一些知情人也没有将具体的情况告诉孔子。

颜徵在是一个十分坚强且颇有傲骨的女性。她一个人艰辛抚养孔子,操劳过度,三十多岁就去世了。那一年孔子十七岁。有一句话叫“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闪耀了两千多年的孔圣人光环背后,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

母亲死后,一直重视礼仪的孔子想要把父母合葬,但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把母亲的灵柩停在了车来人往的交通要道“五父之衢”上,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年轻的孔子执着而勇敢。他不在乎旁人的闲言碎语,他要的是真相,他想让母亲的心安息。孔子以非常诚恳的姿态,希望知情者能告诉他自己的父亲是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就是在今天,这也是个重要的社会新闻,各大网站都会争相报道的。一个陬邑车夫的老母亲告诉孔子,他的父亲是鲁国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叔梁纥,还强调着告诉孔子,你是贵族的孩子,并指引孔子孔氏家族的墓地在防山。直到此时,孔子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时,孔子干出了一件极其勇敢的事情。他到防山找到了父亲的墓地,并公然向世俗和父亲的家族挑战。他掘开了父亲的坟墓,将自己那位身世微贱的母亲与贵族父亲的遗骨合葬在一起。做母亲,能有这样的儿子,无论多么辛苦也甘心。我们为十七岁的孔子点赞!有意思的是,据《史记》记载,在孔子做出了合葬父母这一惊世举动之后,他随之又做了一件惊人之举。当时,鲁国的政治领袖季氏在家中宴请鲁国的贵族“士”,开一个盛大的聚会,孔子竟身穿为母亲服丧的丧服,腰间系着麻绳赴会,要求以“士”的身份加入。孔子这个要求是合理的,他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贵族,按照当时的宗法世袭制,孔子就是贵族。但是,他被无情地拒于门外。《史记·孔子世家》中描述得尤为生动: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季氏有权势的家臣阳虎傲慢地对他说:这里正在招待的是“士”——贵族子弟们,而不是你这种人!孔子蒙受了羞辱而告退。

一个十七岁、失去了双亲、因为身世特殊不被社会所容的年轻人,似乎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孔子这种特殊的身世和早年的坎坷经历,应该说对孔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这段贫贱的生活经历,也就没有后来的孔子,这也是孔子最大的财富。孔子虽然自小贫贱,但并不因此自暴自弃。相反,由于他的好学,使自己挺立于天地之间,成为人人景仰的圣人,万世师表。那么,这样一个在单亲家庭长大、身世坎坷的孩子,是怎样学习文化知识,如何成才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