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水与防洪:环洱海区域聚落研究

理水与防洪:环洱海区域聚落研究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城西侧的城壕,因在雨季经常遭受溪水的侵袭,于是人们修建堤坝,以防水患。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将苍山的溪水引入古城用于灌溉农田、防火等是其主要用途。图3.25[明]嘉靖年间大理府图来源:[明]李元阳《[嘉靖]大理府志》图3.26[清]康熙年间太和县府图来源:[清]黄元治《[康熙]大理府志》清代黄元治在《[康熙]大理府志》中记录了当时人们对溪水的管理与使用[13]。这充分展现出人们在聚落营建中的理水与防洪智慧。

理水与防洪:环洱海区域聚落研究

这一时期传统聚落的环境生态格局由台地型聚落空间向平坝型聚落空间转变,并在构建聚落空间时充分考虑苍山溪流对聚落的影响,形成了新的生态环境格局(图3.25、图3.26)。明代李元阳在《[嘉靖大理府志》中详细记述了大理古城周边的沟洫、堤坝情况[12]。古城周边的沟洫主要用于农田的灌溉。在雨季雨量充沛时,水可以淹没田地;而冬天属于枯水季节,水沟里的水相对较少。由于水沟里的水流裹带着山上的沙石,人们对水利方面管理的不利,使苍山与洱海之间的沃土逐渐变成沙石地,不利于田地的耕种。古城西侧的城壕,因在雨季经常遭受溪水的侵袭,于是人们修建堤坝,以防水患。弘治年间,大水进入古城内,毁坏了大部分的建筑。于是军民商议,每年在农业不忙碌的季节,军民一起修筑堤坝。每年的11月25日开工,每年加高一尺。古城城北的渠堤由于久未修筑,杂草丛生,良田变为了草地。3条沟渠穿过古城,自西向东流经古城进入洱海,既可以用于古城的火灾防备,也可以用于灌溉古城东侧的农田。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将苍山的溪水引入古城用于灌溉农田、防火等是其主要用途。而对于不同季节溪水对聚落的影响,人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规律,并通过修筑堤坝、城壕、沟渠等方式防洪

图3.25 [明]嘉靖年间大理府图

来源:[明]李元阳《[嘉靖]大理府志》

图3.26 [清]康熙年间太和县府图(www.xing528.com)

来源:[清]黄元治《[康熙]大理府志》

清代黄元治在《[康熙]大理府志》中记录了当时人们对溪水的管理与使用[13]。人们利用苍山中和峰留下的溪流,流入西城壕,并将水流分为五股。一股灌溉千家库邑的村落,剩下的四股水流在古城东北角,修筑三板闸。利用水闸将水分为两股,用于灌溉古城东侧的农田。通过人工理水的方式,结合季节变化,调节溪水的流量。辛未年秋季,河水大涨,淹没了田地,损毁了城脚,当地知县重修了三板闸,使其更加坚固。

明清时期,人们在修建聚落时已经对苍山的溪流变化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平坝地区,利用溪流灌溉农田。古城西侧设城壕,并在城内分水渠,水流流经城内用于防火,并灌溉古城东侧的农田。在古城东北角修筑三板闸,尝试理水的方法灵活将水用于生产、生活。而此时期,防洪也成了利用生态环境的关键。雨季时,古城遭受水患,毁坏房屋、水闸,人们通过枯水季节加固城壕和修复水闸的方式改善古城的生态环境。这充分展现出人们在聚落营建中的理水与防洪智慧。

这一时期,人们也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表现出了担忧。李元阳曾对明代的沟洫表现出了担忧:“论曰府西为点苍山,东为叶榆泽,山之十八溪东注于泽,灌溉之利他县所不能及,百年之内,沃土变为沙石,人民大窘水利,不讲之故也。”古城西为苍山,东为洱海,苍山十八溪自西向东流进洱海。西高东低的天然地势为农田的灌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是其他县所比不上的。但是,百年之内,肥沃的土地变为了沙石地,正是人们对当地水利条件的运用与管理不善的结果。

苍洱地区的雨季,苍山溪流的水流量很大,裹扎着苍山上的沙石顺流而下。由于人们缺乏治理溪流的经验,致使农田变为沙石地,聚落也受到破坏。但是,随着人们对当地气候条件的不断认识,积累宝贵的治水经验,逐渐总结出建沟渠、城壕、水闸等理水方式,并利用军民共建、募捐的方式加固城壕和修复水闸、沟渠,为环洱海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