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的构建中,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是两个最关键的要素。将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与云南地区的传统聚落进行比较研究,笔者选取云南地区的娜允古镇(傣族)、喜洲古镇(白族)、城子古村(彝族)3个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传统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民居建筑及其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对传统聚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尝试构建传统聚落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型。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的构建中,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是两个最关键的要素。将环洱海区域的传统聚落与云南地区的传统聚落进行比较研究,笔者选取云南地区的娜允古镇(傣族)、喜洲古镇(白族)、城子古村(彝族)3个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表6.2、图6.13、图6.14),分别从传统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民居建筑及其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对传统聚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尝试构建传统聚落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型。

表6.2 研究对象地理区位环境特征一览表

图6.13 调研地点区位分布示意图 

图6.14 自然气候特征分析图

6.3.1.1 娜允古镇

娜允古镇地处云南省孟连县傣族拉祜族自治县城西,娜允为傣语,“娜”的含义为“内”,“允”的含义为“城”,“娜允”即内城。娜允古镇始建于1289年,元代起为孟连土司府驻地,是云南建立土司制度最早的地区之一。《孟连二十八代土司传》载有“木连总管府”,明永乐四年(1406年)设“孟连长官司”,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改为“孟连宣抚司世职”,一直传袭到1949年。娜允古镇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最具傣族特色的古城。娜允古镇东至南垒河,西至孟连-南雅公路,北至金山,南至孟连-勐阿公路。娜允古镇建在半山坡坐北朝南,背靠金山,东南方秀丽的南垒河蜿蜒而过,整个古城呈典型的古代傣族王室建筑布局,具有“三城两寨”的空间格局特点。现存主要建筑有孟连宣抚司署、上城佛寺、傣族民居,古树巨木和林地等。至今保留着“神鱼节”的传统民俗

6.3.1.2 喜洲古镇

喜洲古镇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点苍山十九峰的五台峰、沧浪峰、云弄峰下。西倚苍山,东临洱海,北临万花溪,南与坡头村、寺下村相毗邻,坐落于由苍山向洱海过渡的平坝地区,土地肥沃。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平滇,喜洲一带置楪榆县,东汉时期改称叶榆县。后至南宋宝佑二年(1254年),灭大理国,领属喜洲。元至元二十六年(1297年),置太和县,辖喜洲。明清沿元制。民国三年(1914年),太和县改名大理县。兴起于清代中叶的喜洲商帮为其经济和建筑装饰艺术做出了贡献,同时保留着白族的本主信仰、“绕三灵”等民俗。

6.3.1.3 城子古村

城子古村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永宁乡,泸中公路穿境而过,中大河自北向南贯穿村境中部。城子古村背山面水,与山坡融为一体,整个村落像一座神秘的城堡。城子古村历史悠久。西汉建漏江县。唐代改设陇堤县,隶属郎州。730年,南诏政权建立后,本境系东爨乌蛮三十七部中的弥鹿部地,为羁縻州,隶黔州都督府。宋代阿庐部归属蒙古政权,隶落蒙万府。元代置广西路,隶属云南行中书省。唐代南诏、宋代大理时期,彝族建立古滇“自杞国”,自元代汉、回、苗、傣族等先后进入,到明代民族结构发生变化,汉族成为主体,彝族退居其次,形成了独特的汉彝文化。城子古村坐落于飞凤山坡,东邻龙盘山,西接玉屏笔架山,北对芙蓉山。村落建筑顺应自然地形,呈自然式平行等高线分布,村中以城子大寺为制高点,其余建筑为土掌房,平顶泥墙。建筑风格既保持土掌房平顶的特点,又融合了汉族四合院厅堂雕龙画凤的建筑艺术,形成了彝汉结合的建筑风格。至今保留着昂贵土司府、李将军第、姐妹墙等历史遗迹

从聚落选址、空间布局、社会文化、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演变方面分析、比较,具体内容如下:

1)在聚落选址方面

娜允古镇位于孟连盆地北部边缘,背靠金山,东南方的南垒河蜿蜒而过。聚落建在半山坡,坐北朝南。喜洲古镇西倚苍山五台峰,东临洱海,北临万花溪,南邻村落,位于由苍山向洱海过渡的平坝地区,土地肥沃。城子古村坐落于飞凤山腰,东邻龙盘山,西接玉屏笔架山,北对芙蓉山,太阳山、月牙山左右峙立护卫,中大河流经村头。聚落都以“山-水-聚落”的格局选址布局,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既满足了农耕社会的生存需要,又利用自然的山水作为天然的屏障,起到了安全防御的作用,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环境审美理念(表6.3、图6.15)。

表6.3 传统聚落选址特点一览表

图6.15 传统聚落选址

来源:根据Google Earth底图加绘

2)在空间布局方面

娜允古镇(图6.16)由上城、中城、下城、芒方岗和芒方冒的“三城两寨”格局构成。喜洲古镇(图6.17)以四方街为中心,向外有序延伸市上街、富春里、市坪街、市户街、大界巷、彩云街、染衣巷,共7条主要街道。城子古村(图6.18)原为一座城,村北至今仍留存城门与护城河的遗迹。村落由小龙树、中营、小营组成。娜允古镇以等级制度进行空间布局,在各组成部分中建造供不同社群使用的佛寺,体现出相同的宗教信仰。喜洲古镇延续大厘城的空间格局,在满足农耕、渔业生产的同时,发展了四方街中心及主要街巷的商业形态,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发散型村落构成特点。城子古村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修筑护城河与城门,构筑安全防御体系;利用农田与河流以满足农耕生产;土掌房民居建筑依山就势利用等高线层层叠置,形成交通生活交叉混融的平台空间,构建了宜居的叠落型聚落形态(表6.4)。

图6.16 娜允古镇“三城两寨”空间布局

来源:李丽萍提供

图6.17 喜洲古镇发散式布局

来源:根据黄颖璐底图加绘

图6.18 城子古村保护性详细规划图

来源:云南汇景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表6.4 传统聚落空间布局特点一览表

3)在社会文化方面

作为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产物,娜允古镇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傣族古城,孟连宣抚司署(图6.19)、上城、中城佛寺、古树、竜林等,体现了原始宗教、南传佛教、土司文化、氏族社会文化、傣族文化的特点。喜洲古镇在中原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大慈寺、九坛神庙(图6.20)、清真寺、巴洛克建筑装饰、四合院等建筑空间,本主庙则体现着白族本主文化的特征。城子古村受到汉彝文化的影响,城子大寺、将军第(图6.21)、土掌房民居等,体现着宗教文化(儒、道、佛)、土司文化、民族文化(汉、彝)等特点(表6.5)。

图6.19 娜允古镇孟连宣抚司署

来源:《云南建筑艺术》第一卷,2010

图6.20 喜洲古镇九坛神庙(www.xing528.com)

图6.21 城子古村将军第

来源:杨大禹

表6.5 传统聚落社会文化特点一览表

4)在传统民居建筑方面

娜允古镇的傣族民居属于干栏式建筑体系(图6.22),上层住人,下层架空圈养牲畜和堆放杂物。平面呈一字形或L形布置,沿纵向由外而内,依次分为矮平台、前厅、堂屋与卧室,各空间在使用性质上存在着严格的公共与私密的界定。室内的两棵中柱与火塘,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着许多与民俗相关的禁忌。喜洲古镇的白族传统民居属于合院式建筑,受中原汉文化影响,平面布局形式包括“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进两院”(六合同春)、“一进三院”(二进四厅)、“一进四院五重堂”(寓意进士)等,以庭院天井为中心组织各坊房屋(图6.23)。喜洲白族传统民居院落的功能布局,还具有明显的“礼制”思想与文人的审美追求。城子古村的传统民居属于典型的彝族“土掌房”。村内常见“三间两耳倒八尺”形式,有正房、厢房之分,正房为三开间两层楼房,厢房为平房。仓房设在二层,楼层的存粮间直通屋顶晒台。受汉文化影响,城子古村土掌房从无窗、土墙到天井合院、木墙开窗,再到汉式门头及防雨披檐,形成了独特的汉彝建筑文化风格(图6.24)。土掌房内的火塘、房间分配等,体现着彝族的生存观与社会道德伦理观(表6.6)。

图6.22 娜允古镇傣族干栏式民居 

来源:根据杨大禹《云南古建筑》编辑整理

图6.23 喜洲古镇白族合院民居

图6.24 城子古村彝族土掌房

表6.6 传统聚落民居建筑特点一览表

5)在空间形态演变方面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兴起改变了传统聚落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渔业、游牧业、手工业之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传统聚落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使传统聚落的空间发生了变化。空间的演变集中反映出当地居民与外来者对空间的不同需求(表6.7)。娜允古镇的佛寺、孟连宣抚司署等公共空间,作为傣族居民的精神信仰空间,一直延续至今。而为了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求,也增加了一些满足旅游需求的服务空间。传统聚落内的道路、垃圾收集、公厕等基础设施的增加,使聚落的空间形态产生了变化(图6.25)。民居建筑也不再满足单一的居住功能,而是趋向于居住、餐饮、商业等多功能的空间演变。喜洲古镇的民居为满足当代的使用需求,在院落中增加了卫生间、太阳能等设施;一些民居空间完全改变成民宿客栈以服务旅游者。而大慈寺、本主庙、清真寺、宗祠等仍然以满足当地居民需求为主。古村的街巷、电力、给排水、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也是为了服务居民与外来者,在原有的空间格局基础之上改变了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图6.26)。城子古村的土掌房延续了农耕的特点,在居住、储藏、饲养牲畜、晾晒谷物的功能以外,增加了餐饮、住宿服务的空间,以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求。传统聚落内以满足当地居民的使用需求为主,城子大寺仍然作为当地主要的公共空间。新的建筑材料使砖混结构、不同色彩的坡瓦屋顶出现在了传统聚落中(图 6.27)。

表6.7 传统聚落空间演变特点一览表

图6.25 娜允古镇新民居与街巷 

图6.26 喜洲古镇新民居与街巷

图6.27 城子古村新民居

传统聚落空间的位置、周围环境、布局与民居对传统聚落生态系统的构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图6.28)。

图6.28 传统聚落空间与传统聚落生态系统构建的逻辑关系

传统聚落的位置受光照、温度、降水、风等气候因素影响,是传统聚落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传统聚落中人工生态系统的不同功能分区。娜允古镇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湿热多雨,其选址于坐北朝南的缓坡之上,利于农耕与人工生态系统的构筑;喜洲古镇位于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区,四季如春,选址于开阔的平坝地区,利于农耕、渔业与人工生态系统的构筑;城子古村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热少雨,选址于高差较大的山坡地,坐北朝南,为传统聚落人工生态系统的构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传统聚落的周围环境受到岩石、土壤、水、空气等基质与介质因素影响,它也是传统聚落中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娜允古镇的金山和南垒河,喜洲古镇的苍山、洱海、万花溪,城子古村的中大河、飞凤山等。自然的山水使传统聚落的农业、渔业得以发展,也可以成为天然的防御屏障。土壤、岩石等也成为传统聚落人工生态系统构筑的材料,如娜允古镇的干栏式建筑、喜洲古镇的合院式建筑与城子古村的土掌房建筑。

传统聚落的布局是传统聚落中人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气候、土壤、水、岩石等为基础,利用周围环境与自然地形构筑传统聚落空间。如娜允古城的三城两寨布局、喜洲古镇的有机发散型布局、城子古村的自由叠落型布局,都体现着人们以传统聚落的自然生态要素为基础,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相结合,构建出各具特色的传统聚落空间与传统聚落的生态系统。

传统聚落的民居是传统聚落人工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作为生态系统中人类的居住与生活场所,集中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生产、消费等物质空间的需求。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气候、岩石、土壤、水、空气等与人们的精神需求相结合,构筑了不同传统聚落独特的居住空间。如娜允古镇的一字形干栏式民居、喜洲古镇白族的“四合五天井”合院式民居、城子古村的L形土掌房等,对各自聚落的生态系统构建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6.3.1.4 传统聚落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型构建

将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引入传统聚落。通过对上述3个传统聚落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地形与气候、文化背景和建设方法,影响着传统聚落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娜允古镇、喜洲古镇和城子古村形成了3种不同的聚落生态系统。

各个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为:自然生态系统由聚落的位置与周围环境构成,取决于自然的地形与气候;人工生态系统由聚落的布局与民居等构成,取决于文化背景与建设方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与恢复力取决于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产业经济、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不同的材料与构筑技术。而它们的生态系统也各具特色,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点:不同的地形与气候条件,使聚落具有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建设方法,使聚落形成不同的人工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的抵抗力与恢复力中,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时期不同的产业经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域材料与构筑技术,决定着聚落生态系统的发展。

总结3个典型传统聚落生态系统的特点,尝试将传统聚落构建成一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模型,即由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组成,反馈环调节其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系统由聚落的位置与周围环境组成;人工生态系统由聚落的布局与民居等组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与恢复力则由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农业、商业、旅游业等产业经济,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与材料相结合的构筑技术等组成。传统聚落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太阳能、新型能源等输入其系统内部后,输出了不同时期的新产品。通过反馈环中正反馈负反馈之间相结合,传统聚落的生态系统保持着整体的平衡,最终形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云南地区的传统聚落展现出因地制宜的选址布局,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轨迹,而通过发展经济不断完善聚落空间格局构建传统聚落的特有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传统聚落及与之相应的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调节机制,成为维系传统聚落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图6.29)。

图6.29 传统聚落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