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全解》之泰伯篇·第八:勾吴,实现圣德

《论语全解》之泰伯篇·第八:勾吴,实现圣德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传古公亶父预见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故欲传位于季历,泰伯为实现父亲的意愿,偕同仲雍出走荆蛮之地,自号勾吴,成为吴国的始祖。此处表示处之泰然,不以得位为乐;或说这里指尧舜任贤使能,不亲自干预政事,无为而治的意思。

《论语全解》之泰伯篇·第八:勾吴,实现圣德

(一)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注 释

①泰伯:也作“太伯”,周朝祖先古公亶父长子。他有两个弟弟,即仲雍和季历。据传古公亶父预见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故欲传位于季历,泰伯为实现父亲的意愿,偕同仲雍出走荆蛮之地,自号勾吴,成为吴国的始祖。古公亶父死后,立季历为君,后传位姬昌,即周文王

②天下:此处指统治天下的王位。

译 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具有最高的道德了。多次把王位让出去,百姓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称赞他了。”

(二)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注 释

①葸(xǐ):畏缩,畏惧。

②绞:偏激,急切。

③偷:指人与人之间感情淡薄。

译 文

孔子说:“恭敬却没有礼,就会劳倦不安,谨慎但没有礼就会畏缩懦弱,勇敢但没有礼就会犯上作乱,直率但没有礼就会偏激伤人。君子对亲族感情深厚,百姓就会兴起仁德之风;君子不遗弃老友故交,百姓就不会冷漠无情。”

(三)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注 释

①启:通“䁈”,看的意思。

②“战战兢兢”三句:见《诗经·小雅·小旻》篇。

译 文

曾子生病了,把自己的学生召集到身边,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中说:‘小心谨慎啊!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自己可以免于伤害了,学生们!”

(四)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注 释

①孟敬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捷。

②倍:通“背”,此处指错误,悖理。

③笾(biān)豆:古代用于祭祀的两种礼器,“笾”为竹器,用以盛放果实、干肉等食物,而“豆”为木器,用以盛肉食等食物。

④有司:主管某方面事物的官吏。

译 文

曾子生病了,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的时候,它的声音是悲哀凄凉的。人快死的时候,说的话也是善意中肯的。君子应重视的事情有三件:使自己容貌严肃,就会避免粗暴和怠慢;使自己神色端庄,就会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言语和顺,就会避免粗野和错误。至于笾豆之类的事宜,自有主管人员去承担。”

(五)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注 释

①校:计较。

②吾友:我的朋友;前人多认为指颜回

译 文

曾子说:“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贫乏的人请教,有就像没有一样,充实就像空虚一样,被人冒犯也不计较。以前我的一个朋友就曾这样做过。”

(六)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 释

①六尺之孤:未成年的孤儿。古代尺短,约合今市尺四尺一寸一分。身长六尺,一般指十五岁以下的孩童。

②百里:指方圆百里的诸侯国。

译 文

曾子说:“可以将幼小的孤儿托付于他,可以将国家的政令委托给他,面临紧要关头却不会动摇屈服。这种人是君子吗?这种人确实是君子啊。”

(七)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 释

①弘:宽宏,宽广。毅:坚毅。

译 文

曾子说:“士不能不宽宏坚毅,因为他们的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把实行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很沉重吗?一直奋斗到去世,这难道不遥远吗?”

(八)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 文

孔子说:“《诗》激发人的心志,礼使人立足社会,乐使人所学得以完成。”

(九)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 文

孔子说:“老百姓可以让他们遵照要求去做,但不必让他们了解为什么这样做。”

(十)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注 释

①疾:憎恶。

译 文

孔子说:“如果民众好勇又憎恶贫困,就会容易造成混乱。对于不仁的人过分痛恨,也会生乱。”

(十一)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 文

孔子说:“如果有人有周公那样优秀的才能,假使他骄傲并且吝啬,那他其他的方面也不足为看了。”(www.xing528.com)

(十二)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注 释

①谷:古代以谷米为俸禄,此处指做官得禄。

译 文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能不产生做官的想法,这是不容易的啊。”

(十三)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 释

①见:通“现”,指出来做官。

译 文

孔子说:“信念坚定并且好学,终生坚守真理。不去危难的国家,不居住在混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政治昏暗则退隐。国家如果政治清明,自己却贫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自己却富贵,这也是耻辱。”

(十四)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 文

孔子说:“不处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

(十五)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注 释

①师挚:鲁国的太师,乐官之长,名挚。始:乐曲的开始,古代称作“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所以说“师挚之始”。

②乱:乐曲的末章。

③洋洋:形容乐曲优美。

译 文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升歌开始,直到结尾演奏《关雎》的合乐,美妙的歌声充满我的耳中!”

(十六)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 释

①侗(tóng):幼稚无知。愿:质朴。

②悾悾(kōng):诚恳的样子。

译 文

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不朴实,表面诚恳而没有诚信,我不懂这样的人。”

(十七)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 文

孔子说:“学习好像总是赶不上似的,赶上了还怕丢掉它。”

(十八)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注 释

①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首领,接受舜禅让而得位,为夏朝开国君主。不与:不相关。此处表示处之泰然,不以得位为乐;或说这里指尧舜任贤使能,不亲自干预政事,无为而治的意思。

译 文

孔子说:“多么崇高伟大啊!尧、舜得到了天下,却好像与他们个人不相关一样。”

(十九)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注 释

①则:效法。

②文章:此处指典章制度。

译 文

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是最大的,只有尧能效法天。多么宽广啊!百姓简直无法用言语来称赞他。他的功绩多么伟大啊,他的典章制度多么光彩啊!”

(二十)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 释

①乱:治。

②唐、虞:即尧、舜。尧曾封于唐,故称“唐尧”;舜曾封于虞,故称“虞舜”。

③斯:指周武王时代。

④三分天下有其二:相传当时天下分为九州,周文王已得六州。

译 文

舜有贤臣五人,天下得以安享太平。周武王说:“我有十位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虞舜以及周武王那个时候,人才最兴盛了。但十个人中还有一个是妇人,只能算作九个人罢了。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但还是以臣的身份事奉殷朝。周朝的道德,可以算最高尚了。”

(二十一)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注 释

①间(jiàn):空隙;此处指可以批评的地方。

②菲:微薄。

③黻(fú)冕:古代祭祀时穿戴的礼服礼帽。

④卑:低矮。沟洫:此处泛指农田水利

译 文

孔子说:“禹,我对他没有可批评的地方了。他自己吃得很简单,却尽心孝敬鬼神;自己衣服很破,却讲究祭服之美;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却尽力兴修农田水利。禹,我对他真是没有可批评的地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