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形象思维法提升钢琴教学效果

应用形象思维法提升钢琴教学效果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的形象思维就是通过对特定事物的形象和外观进行艺术层面的概括,进而形成新的形象来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反应。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应尽可能利用形象思维来激发学生的反思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钢琴演奏的过程当中,形象思维的产生主要是围绕乐曲旋律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形象或表现,并结合学生的艺术概括,最终在演奏实践中创造出一种反映音乐意义的新艺术形象。

应用形象思维法提升钢琴教学效果

所谓的形象思维就是通过对特定事物的形象和外观进行艺术层面的概括,进而形成新的形象来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反应。在音乐教学实践当中,形象思维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思维方式,不管是聆听演唱还是演奏指挥办或是作曲等,都需要在生活和艺术上有丰富的联想。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需要丰富的生活和艺术想象力相结合。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应尽可能利用形象思维来激发学生的反思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由于很多综合高校的钢琴专业学生由于学习钢琴的时间相对较短,弹奏时很难协调手臂和身体之间的关系,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手臂和手腕放松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形象的比喻让学生了解手臂与身体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一种比较形象的理解。例如将手臂比作悬索桥,悬索桥的两端就是指尖和肩膀的关节,主要起固定和支撑作用;悬索桥体通过联想,可以知道是自然下重的,应用到手臂当中自然也应该呈现悬挂和放松状态。另外,在演奏的过程当中,有些学生的手腕总是压力过大或过小,导致压得过高或过低。这种动作对于力量的平稳性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产生的声音效果不是较弱就是过硬,缺乏灵活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将手臂与水管进行比较,水管只要没有拧到或压到水流就会畅通无阻,手腕的过高或过低就相当于水管的拧到或压到,导致力量的发出不均匀,产生的发音效果自然也就不协调。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学生可以快速在脑海中联想出相应的参考对象并及时调整他们的运动状态。(www.xing528.com)

另一个例子是柴可夫斯基的《十一月雪橇》。这首作品生动描绘了冬天俄罗斯,音乐形象饱满而欢快。通过这首音乐作品听众能够感受到广阔的雪原中,一位快乐的马车司机驾驶雪橇,随着铃铛的减弱,雪橇也逐渐远去。在钢琴演奏的过程当中,形象思维的产生主要是围绕乐曲旋律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形象或表现,并结合学生的艺术概括,最终在演奏实践中创造出一种反映音乐意义的新艺术形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想象双手用八度音阶演奏的旋律,就像俄罗斯民歌一样。该音乐作品的中段音乐在音乐表现上更加欢快。这也就意味着右手的弹奏要使用轻巧快速的触键方法,只有这样,演奏出来的跳音才能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这种演奏方式能将雪声音充分体现出来。在作品的第48~50小节,右手分音符的快速跳音,使得演奏出来的音响效果就像马蹄声在雪原上回响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