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出色的听觉感受与情感体验

打造出色的听觉感受与情感体验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此说来,在声乐探究的范围内,提到声乐首先应该探究的是声音,声音通过传播媒介,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又必须具备对音乐基本性质的知觉体系,而后,在良好的听觉知觉的感受系统下,学习者通过自身经验去体验作品基本的情绪,如若音乐经验丰富,则加之价值判断的认识活动将其转化为情感的体验。

打造出色的听觉感受与情感体验

良好的听觉感受是建立在具有音乐性的声音之上的,而音乐性的声音其实质包含有两个方面:一是物理学方面,即人所知觉的音乐声音的音乐性质;二是心理学方面,即具有一定价值判断的认知中,体现具有精神内涵的富有音乐性的声音。如此说来,在声乐探究的范围内,提到声乐首先应该探究的是声音,声音通过传播媒介,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又必须具备对音乐基本性质的知觉体系,而后,在良好的听觉知觉的感受系统下,学习者通过自身经验去体验作品基本的情绪,如若音乐经验丰富,则加之价值判断的认识活动将其转化为情感的体验。

(一)物理听觉能力

从音乐的基本属性来看,对于一首声乐作品的感知,声乐学习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对音高的知觉感受能力。音乐上的音是特定模式下的声音,由基音和一系列泛音共同组成,人耳所知觉的音的高和低其实质是基音的高和低。无论是基音和泛音,音高知觉都取决于声波振动的频率,那么在乐器或人声音色一定的情况下,每个人对音高的听觉敏感程度和感受却不同。因此有的声乐学习者会说:一首声乐作品能唱准每一个音高却是很困难的。

声乐学习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感受音高,首先就是对已经形成的旋律音高的感知。外界声音的感受可以经空气传导,也可以经骨传导。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将振动传经中耳的三块听小骨并透过前庭窗膜而达到内耳,内耳的耳蜗是人的感音器,耳蜗管道中的蜗管除了充满了淋巴液之外,它的底部是一层基底膜。基底膜上的螺旋器是声音感受器,它用所含有的23500个毛细胞来感受声波频率,如此来看,每个人的人耳构造是不同的,所能接受的声波频率也是不同的,那么对于一个音高的振动来说,人耳的声音感受器中的哪个部位接收到了频率我们是需要在听觉器官中探索的。也就是说,在未来听觉机制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测最适宜学习声乐的听觉器官。

1.音强知觉

对于不同频率的音高来说,声音强弱的变化对音高的影响也是存在的。据实验研究显示,相同的频率的音,当强弱不同时,听起来音高也会有所不同,对于1000赫的声音来说,响度变化对音高的影响很少;对于8000赫的音高来说,随着响度增加而音高有所增高;对于150赫的低音来说,随着响度增加音高有所降低。音强的大小可以直接引起人耳听觉器官的舒适与否,声乐艺术表演中共鸣腔体的打开与运用就很好地体现出声乐演唱者对于音乐中音的强弱的体验与调控。因此,对于探测一名声乐学习者对不同音高和相同音高下的响度的敏感程度是有必要的,如若歌唱者听到的音高和响度没有让其自身感受到,或者在声乐演唱者的听觉器官中没有短时间的反应,那么声乐演唱者对于音乐性的声音的体验以及后续的声乐演唱的心理活动是无法进行下一步体验的。[1]

2.音色知觉

音乐性声音的第三个主观体验属性即为音色。音色是人的发声器官所发出声音的品质。声乐演唱者好的音色会激发出听众的音乐体验,什么是“好”的音色?复合音中,泛音成分的数目、强度和分布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音色。据判断,人的大脑在识别一个声音的音色时,依靠的是对频谱包络线的扫描。对此,我们可以探究出人耳最适宜听到的音色频谱,或者说可以分析出声乐演唱者的音色条件在数据分析中最好的音色频谱是怎样的。人的听觉器官在听一个声音的起始时,需要50毫秒的综合,这才有可能分辨该声音的音色。虽说50毫秒基于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是极其短暂的,但是对于声乐演唱者和对声音较为敏感的听众来说,音的起始和终止在音高一定的情况下,强弱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如果想让听众感知自身优美的音色,那么我们应该考虑演唱作品在时间变化中的强弱是否正好符合听众的声音感知,也许在现阶段的探究下,我们只能凭借自身的声音经验和音乐经验去感觉,进而在音的强弱变化下去丰富音色的变化,然后才能让听众感知丰富的音乐色彩所带来的审美效果。(www.xing528.com)

3.节奏知觉

音乐中的节奏,是在特定时间下产生的有组织次序的音乐要素。就像人体的骨骼一样,作为支撑构造出整个人体。普凯元《人是怎样接受音乐的——谈音乐与心理》一书中所说:从认知角度来看,音乐节奏可分为两种模式,节拍和乐句。首先,节拍知觉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很明显,意即谱面上作曲家给定的拍子,这个拍子用于测量时间上的距离,因为我们已知的音符(例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都没有给定实际的时间长度,所以必须有基本的节拍将音乐时间中的音符进行分组,形成“节奏组块”,节奏组块在音乐脉动的过程中形成稳定的反复来测量音符时间中的距离。其次,乐句通常也是隐含节奏知觉的,只不过乐句的节奏知觉除了附属于基本的乐曲节拍之内,还附含隐秘的乐感节奏,从而在音乐的体验中隐形地组织了音乐时间。音乐性的感觉犹如上述对音高的知觉,每个音的单个发声至形成旋律的整体发声都在大脑知觉中有序地组织,就像我们的语言,从一个字的知觉,到一个词的知觉,再到一个语句的知觉,最后形成整体的知觉系统。延伸至声乐演唱中更是如此,这样我们才能形成对演唱中音乐性的声音的经验与理解。因此,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对于音乐性声音的信息处理,即对声乐作品中音乐的感知也是具有层次的,在完全掌握一个乐句的声音之前,大脑对于作品中音乐的脉动需要反复感知,例如乐谱面里节奏的强音、歌曲中的歌词、偶尔的短暂休息等都是一些引起声音脉动变化的标志,如果说节奏刺激恒定不变,无论对于演唱者还是欣赏者都易产生听觉疲劳,另外,长时间的恒定也会带给听众新的期待,而作曲家有时也会让“音乐期待”体现在复合节拍中,那么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在一定节拍的乐曲中,要从乐句中寻求强弱以及一定的“节奏组块”下允许的短暂变化。

另外,一些研究“节奏”的理论表明:大脑对时限上小的整数比例者的加工,较之时限上复杂比例者的加工要更为容易,那么,如何让音乐性声音的形成符合大脑的运动规律,因为大脑的运动规律是类似于音乐节奏的运动的规律的,声乐演唱者的听觉系统将声音的运动以及整体音乐的输入随着节拍把音流分割成得以处理的片段,这样的片段恰当地符合了大脑的“律动”,也许这正是客观存在中我们所感受到的具有音乐性的声音,如果加之声乐演唱者心理活动的认识和判断,是否就是我们已经发出的声音所附属的音乐情感体验?

(二)内心听觉能力

内心听觉能力不仅对于声乐演唱,甚至创作和演奏都是极其重要的心理过程。演唱不是处于时时刻刻的状态,那么,在没有声音的刺激下,内心也要具备“耳”能够听到已经体验到的音乐性的声音。它所依靠的是对曾经聆听的音乐经验或者自己认知的演唱的一种音乐性声音的记忆,所以在没有当前信息输入的情况下,内心的“耳”所感知记忆并能复刻的声音即为“听觉意象”。具备良好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的声乐演唱者来说,它不仅能将听到的音乐旋律以应有的感知出现在大脑的思维活动和记忆中,还能将自己所演唱的声音与内心听觉的音乐性的声音进行融合,从而参与下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然后才能进一步在听觉意象的基础上构建出丰富的想象。当然,内心听觉的能力也不是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首先声乐演唱者的听觉器官需要时间去反复感知,其次还要配合大脑在一定的阶段中进行整合,在我们反复地真正地用到内心听觉的练习下,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听觉意象,从而帮助声乐演唱者输出的声音具有音乐性以及情感的体验上有所预期和进步。

当然,内心听觉能力与物理听觉能力也有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人自身具备的物理听觉能力有高低差别,例如在科学的检测下,一名演唱者对音高辨别能力较强,另一名演唱者较低,显然,两名演唱者对音高的细微变化或者音色差异甚至于作品中一个倚音等的小变化,前者的敏感度均优于后者。由此说来,在声乐演唱中的演唱者的声音意象水平也会有所不同,物理听觉能力和内心听觉能力更敏感的歌唱者在对作品音乐的处理上更加细腻而精致,那么相应的融入自身的价值情感体验也会更加细致而鲜明。

假设有一首具有良好听觉感性样式的作品,作品旋律中的每个音都符合人类大脑思维的运动分析规律,而每个音的振动模式都恰好符合人耳耳蜗中基底膜的振动规律,那么是否可以探究出是不是具有音乐性的声音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演唱情感体验与演唱情感表达,是不是作品中良好的听觉样式规律构成了音乐的审美效果。因此,深层次的理性分析的猜想下,声乐学习者所认为的具有音乐性的声音和情感的声音,客观分析下,是否是由物理振动模式下附带而被动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