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劳动收入和付出对比考察:教师的坚守

劳动收入和付出对比考察:教师的坚守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品经济的核心是等价交换,劳动报酬分配的原则是按劳付酬。这种劳动价值、付出和收入存在较大反差,加剧了教师心理矛盾。从教师实际工资收入和劳动付出关系来看,认为非常不匹配的占38%,不匹配的占53%,两者之和超过90%。芬兰的一位教师如是说。芬兰教师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的工资不算最高,但职业幸福感最强。

劳动收入和付出对比考察:教师的坚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我国正在经历重大转型,即经历从板块型的大一统社会向多元社会分化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当时的工作管理体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乡均出现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现象。同时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是公益性事业,不可能直接产生效益,不能也不应该用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评价标准加以权衡,因此工作于“清水衙门”“冷衙门”的教师不可能像其他行业那样,利用社会“潜规则”获取“隐形收入”,因此教师与其他行业人员的实际收入差距很大。面对“造原子弹不让卖茶叶蛋”的“脑体倒挂”现象,很多教师动摇了,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失衡,甚至因此离开了教师岗位,出现了“下海”潮。后来中央政府从完善教师工资保障制度入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实行教师工资县级统筹,从根本上解决了拖欠工资问题,并确保足额按时发放。但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分别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到目前为止(2020年),这一规定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确切地说,由于教师津贴和其他补贴尚未落实到位,当下教师的工资收入依然偏低。

我国的文化强调群体观念,互相攀比是其主要表征,教师和非教育行业收入的横向比较是正常现象。同时“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人性观念也根深蒂固。因此,当大家都很穷,但人人平均,都是“无产者”时,尽管收入少,但彼此心情舒畅。可这不是市场经济的逻辑。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经济建设成为主旋律,工作效率至上,而教师行业不可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尽管国家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基础地位,教育领域退居次要地位也是不争事实,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在其他行业从业者收入迅猛增加的情况下,教师职业虽然受到社会赞誉,但收入偏离职业劳动价值,这自然影响教师社会地位和工作积极性。

商品经济的核心是等价交换,劳动报酬分配的原则是按劳付酬。教师的收入水平低、劳动待遇差,意味着教师所从事职业的劳动社会价值低,同时也意味着教师“没本事”。这与社会普遍认可和推崇的,甚至是法定的教育基础性价值和地位相矛盾。这种劳动价值、付出和收入存在较大反差,加剧了教师心理矛盾。

教师是职业劳动主体和报酬享受者,他们对工作的付出与获得职业收入的感受应该受到关注,因为这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影响师资队伍的稳定,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

图4-1 教师工作外资金收入来源

工资是教师资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调查(见图4-1)发现:教师工资外收入主要来源是“配偶或男女朋友”的,占38.4%;其次是父母或岳父母,占比是16.6%,仅有5%的教师工资外收入靠兼职,这说明绝大部分教师教学工作任务重,没时间和精力做兼职。通过数据也发现,“理财收入”已经成为部分教师工作外收入的来源之一。(www.xing528.com)

对教师双休日活动调查(见图4-2)发现:36.8%的教师平时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利用双休日补觉;还有26.7%的教师双休日还在忙于备课和批改作业;利用双休日进行业务进修的占8.7%,仅有5.4%的教师利用双休日参加聚会或应酬,这说明教师的交际圈小,生活相对单纯,但繁忙的工作也让他们错失交际机会和场合。

图4-2 教师双休日生活

2014年教师节前,腾讯教育就教师对自己工作收入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我们通过近42万份问卷调查发现,45%的教师对自己工资收入很不满意,48%的教师对自己工资收入不满意,两者之和超过九成,但就其原因而言,有53%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家庭负担重,工资收入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这成为首要原因。此外,认为“所在地区消费水平高”“不足以承担买房或还贷的需求”的教师都有51%。从教师实际工资收入和劳动付出关系来看,认为非常不匹配的占38%,不匹配的占53%,两者之和超过90%。41%的被调查教师反映近三年没有涨工资,认为同事之间工资收入差距大的占40%,其中,认为差距较大的占29%,认为差距极大的占11%。[2]

薪酬缺乏竞争力,使得教师行业很难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这是全球面临的普遍问题。2008年的经济衰退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产生了直接影响。来自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会组织)的研究显示,2008至2013年经合组织中教师实际工资上升的国家比例下降到50%左右。经合组织国家的学前和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为受教育程度相似的全职工人的78%,高中教师为该基准工资的82%,初中教师为80%。

“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不是因为工资待遇为之,而是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考量权重超过了薪酬,这是他们坚守这个岗位的最重要原因,但和中国的教师一样,希望社会能对教师工作多一些理解支持。”芬兰的一位教师如是说。芬兰教师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的工资不算最高,但职业幸福感最强。张民选教授认为:“在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就是教师,芬兰的中小学教师属于研究型,必须具备硕士学历,这也使得师范教育更具吸引力。”[3]在芬兰,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都很乐意投身教师岗位,因此教师岗位的竞争也极为激烈。而与其相反,我国第一流的学生往往不愿意选择师范院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