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教育科研创新发展实证研究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教育科研创新发展实证研究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从调查问卷中筛选课题参与者663人,下文将从其基本情况和科研认知等方面对塘沽科研课题参与者的主体生态进行分析。学校领导和学科权威在整体课题参与者中的占比之和将近20%,如若能充分发挥他们在课题研究中的领头作用,将会为校域教育科研生态的创设提供有力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学科组长在总体中的占比由课题参与者主体的9.35%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达到19.21%。“十二五”之前,塘沽各学校课题呈现数量少、来源单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教育科研创新发展实证研究

调查显示954份有效样本提交人中参与过课题研究的共有663人,课题参与率为76%。出现如此高普及率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一是课题研究理念逐步普及,在广大教师的认知中,参与研究已成为教师专业化的题内之意。二是教师职务评审的需求。《201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安排意见》中规定:申报高、中级教师职务需提交独立撰写或本人为第一作者的教学论文、论著:其中申报高级(含实验)教师职务的人员,须提供两篇(部)论文或论著;参评人员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非专任教师须承担教育、科研部门立项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或“兼课”。三是申报或参与课题研究的渠道多元。“十二五”期间,塘沽区域内已基本形成国家级、市级、区级和校级课题体系,截至2012年5月,塘沽共有市区级课题460项(市级以上课题232项),校级课题1024项。只要教师们有研究意愿,一般来说,都会有多种参与课题的机会。

本研究从调查问卷中筛选课题参与者663人,下文将从其基本情况和科研认知等方面对塘沽科研课题参与者的主体生态进行分析。

1.课题参与者基本情况

图5-1

在所有参与了课题研究的主体中,中学教师占比为59.88%,小学教师占比为33.03%,幼儿园教师占比为7.09%。

图5-2

研究主体的职称结构中,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的占比分别达到44.49%和41.63%,作为学校教学工作骨干的中高级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依然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图5-3

从研究主体的教龄来看,5~10年,10~20年,20年以上教龄的占比分别为14.03%,38.46%和32.28%。这组数据说明本区域教育科研的参与者主要来自于教龄在10年以上的成熟教师。

图5-4

课题参与者的学历普遍较高,本科学历者占比为89.74%,研究生学历者占比为4.83%。

图5-5

课题参与者中,学校领导和学科组长、年级组长等占比分别为18.40%和9.35%。学校领导和学科权威在整体课题参与者中的占比之和将近20%,如若能充分发挥他们在课题研究中的领头作用,将会为校域教育科研生态的创设提供有力保障。

图5-6

有多达62.03%的教师参与了2项以上区级以上课题的研究工作。塘沽区域教育科研工作尚处在观念普及、且行且试的阶段,教学与科研的真正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种情况下,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牵涉了大部分精力的教师们来说,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并不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情。

2.课题参与者对学校科研工作的认识及态度

图5-7

课题参与者中仍有21.87%的教师对教科研对教学的作用的看法上持负面意见。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教学工作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工作的进步必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因单果的现象较为罕见,较多出现的则是多因多果或互为因果,如此一来要对教科研的作用进行评价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二是因为科研工作效果的滞后性。科研工作一般要多年的长期积累才能出好的成果。在强大应试压力下的教师,往往不愿承担科研探索失败的风险,更对科研工作相对较长的周期缺乏耐心。三是现实中确实存在教科研与教学脱离的现象。四是成果转化率偏低。许多科研成果结项后往往被束之高阁,即使非常优秀的科研成果也很难继续对教学产生良好的影响。

图5-8

此问题是针对教师中甚为流行的课题研究负担论设置的。共有24.13%的课题参与者认为课题研究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负担,24.89%的课题参与者觉得无所谓。老师们认同课题研究负担论的原因主要是能力不足造成的压力。很多教师还没有做好开展课题研究的准备(比如如何选择一个有研究价值且自己又具备相应能力的研究题目、如何处理好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与自己研究创新之间的关系,等等)。现有的科研培训和指导体系远远满足不了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

图5-9

高达92.91%的教师表示愿意支持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这个数据充分肯定了学校教科室在校域教科研生态构建过程中做出的成绩。

3.课题负责人基本情况(www.xing528.com)

图5-10

课题负责人群体中,中学教师占比高达67.98%,小学教师占比为27.10%,幼儿园教师则为4.93%。

图5-11

课题负责人的中高级职称的占比53.20%,相较研究主体中同职称教师的占比41.63%,提升了近12个百分点。拥有中高级职称的课题负责人在全体负责人中的占比达到92.12%。

图5-12

从课题负责人主体的教龄来看,10~20年和20年以上教龄的占比分别为46.8%和36.95%,与研究者主体的同段教龄数据对比发现,课题负责人主体的人数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课题负责人群体与研究者群体相比教龄更长。

图5-13

课题负责人主体的学历普遍较高,本科学历占比为88.67%,研究生学历占比为7.39%。

图5-14

课题负责人主体中,学校领导和学科组长、年级组长等占比分别为25.62%和19.21%。值得注意的是学科组长在总体中的占比由课题参与者主体的9.35%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达到19.21%。学校领导和学科权威在整体课题参与者中的占比之和将近44.83%。

图5-15

所有课题负责人主体中从事教科研工作时间的占比则为:3年以下12.81%,3~5年21.18%,5~10年28.57%,10年以上37.44%。

4.学校科研管理者概况

学校科研管理者主要有两类:专职教科室主任和教务主任兼职。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塘沽区域全体教科研管理者进行了调研,下发问卷65份,回收52份,回收率80%。其中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88%。

图5-16

学校教科研管理者全由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高级职称占比为76.09%。

图5-17

学校教科研管理者一般由有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担任,教龄6~10年的管理者占比仅为2.17%。总的来说学校教科研管理者一般由教龄较长的成熟教师担任。

图5-18

学校教科研管理者中从事教科研工作时间3年以下的占比为17.39%,3~5年的占比为34.78%,6~10年的占比为30.43%,10年以上的占比为17.39%。

在46份有效问卷中,有课题负责人经历的教科研管理者仅有24人,占比52.17%。“十二五”之前,塘沽各学校课题呈现数量少、来源单一、参与人数少等特点。问卷发放的时间为2013年,此时“十二五”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已基本完成。数据表明尚存在如此众多的没有课题负责人经历的学校科研管理者,这大大出乎我们意料。后经进一步调研我们了解到,教科研管理者基本上都是行政、教学双肩挑,工作强度高、压力大,他们很难腾出多余精力自主开展一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另外,大多数学校在选任教科研管理者时并没有将有课题负责人经历看作一项重要指标,其现实背景则是学校教科研管理者的科研能力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塘沽教育中心教科室逐步形成了科研员直接面对课题负责人的工作模式。产生这种模式的重要原因有二。一是“十一五”期间大部分学校教科室都在初创阶段,教科室主任一般都不具备指导课题研究的能力,所以出现了大量科研员“越俎代庖”的事情;二是“十一五”期间塘沽共有各级各类课题149项,教科室共有9名专职科研员,平均下来每位科研员管理的课题只有16项左右,一对一辅导具有较大可行性。塘沽教育中心教科室大包大揽、“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模式直接导致了学校教科室功能的异化,导致了学校科研管理者科研能力的停滞不前。学校教科室的课题指导职能萎缩,管理职能加强。整体而言,学校教科室主任在做工作的态度上是偏保守或消极的,顺利完成工作和任务、不出现工作失误成为较为普遍的心理。查阅2015年3月评选的“滨海新区塘沽第三届教育科研管理先进工作者汇总表”,获奖的25位管理者中有课题负责人经历的也仅有9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