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教育科研实践研究成果

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教育科研实践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五”期间,塘沽教育系统共有国家级研究课题10项,市级课题21项,区级课题55项,校级课题170余项。有市级实验基地7个,区教育科研基地10个,市级以上课题实验校40余所。研究期间有35篇教育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项,1089篇论文获市级奖项。

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教育科研实践研究成果

“十五”期间,塘沽教育系统共有国家级研究课题10项,市级课题21项,区级课题55项,校级课题170余项。有市级实验基地7个,区教育科研基地10个,市级以上课题实验校40余所。这些课题涉及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改革、师生心理健康学习方法指导、德育工作、传统文化教育、体育艺术课程改革、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诸多方面。研究期间有35篇教育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项,1089篇论文获市级奖项。

由塘沽教育中心教科室承担的中央教科所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利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是全国唯一研究本土文化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对学生创新教育的课题,在全区23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研究工作。实验校分别确立了校本研究内容,利用古诗文、书法、楹联、围棋国画、剪纸等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辩证思维作为思维的最高层次统帅着整个智力,同时又作为审美能力的根本而塑造着高尚情感的核心——美感,从而整合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它具有无与伦比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因而具有最强的迁移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对于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辩证思维就蕴涵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如古诗文、国画、书法、围棋等,被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称为“实践理性”。教科室有针对性地对实验教师进行了新课程教育理念和围棋等专业技能的培训,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组成了课题研究协作组。各实验校通过设置校本课程、开设综合活动课程,将书法、围棋、国画、楹联、剪纸、古诗文诵读等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并积极探索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心理机制的关系,得出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创新能力即辩证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理想载体”这一结论。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中学古诗文基本词汇》《学围棋》《学对联》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区本教材,对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这些书籍出版后得到了一些专家的肯定。在全国第七届“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研讨会上,塘沽区有1篇研究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3篇获三等奖,课题牵头人刘光贤老师所撰写的论文《利用祖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教育》发表在《天津教育》杂志上,并获得“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中央教科所、天津教科院、天津社科院的专家的肯定,认为塘沽利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教育是一种开创性研究,在继承与创新问题上,更具本土化、民族化的教育,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对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价值,对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为了配合课题研究,2002和2003年,塘沽区先后举办了首届“金秋杯”师生书法大赛和第二届师生书法大赛。广大师生踊跃参加,师生同场竞技,用笔墨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抒发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有些作品被推荐参加全市性书法比赛并取得了良好成绩。

市教育学会实验基地校——塘沽滨海中学承担了区级课题“高中理化生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实验课教学方法,即“三阶段三步骤”研究方法。首先,学生的学习观有明显转变,在如何学习、如何探究、如何创新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学会了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如何整理实验报告。本课题组学生写的实验报告《测小球在水中运动加速度》一文获市级二等奖。其次,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参加课题组的学生对实验探究有了浓厚兴趣,独立或与老师共同制作了质量较高的教学用具和科技小制作,如海水淡化模型、摩擦力方向演示仪、力学合成演示仪、多种运动演示仪等,其中,由师生共同制作的“物体运动轨迹演示仪”获得了国家专利。最近,在滨海中学举行的“探究性学习物理展示”课上,学生们就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式展开研究,通过动手实验找到了书本以外的4种计算方式。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得到前来听课的市区教研员、教师的好评。课题研究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实验教师董云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级刊物上。(www.xing528.com)

由教育中心关树林老师负责的国家级课题“自主健体与学生发展的研究”在5所中小学展开研究,课题组成员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此课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由关树林、苏宝明等老师撰写的5篇论文在第六届全国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上获一等奖,关树林等4人合作的《学生自主体育能力发展的研究》获全国“十佳”论文奖,10余名实验教师获二、三等奖;塘沽一中苏宝明、浙江路小学原洁两位老师在课题研究展示课上分获特等奖和一等奖。这项课题研究对我区体育教师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更可喜的是,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实验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得到提高,自主能力得到增强,学生自行组织的体育俱乐部,活动丰富多彩,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由塘沽教育中心教科室承担的天津市“十五”规划课题“学习心理与人的发展”是一项理论研究,它主要探讨了人的个体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体自身的矛盾运动。在个体自身的矛盾运动中,主要探讨了心理与生理的相互关系,意识与潜意识、智力与非智力、思维与记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关系,进而探讨了辩证思维和直觉思维对人的心理及生理的重要作用,在对人的心理结构及机制做了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主动发展的途径在于人与自然、与他人及社会、与自身的和谐;要实现这三大和谐就必须学习,而学习不仅在于读书;读书重在方法,游戏是最好的学习状态,艺术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这些论断已经被部分学校的教育实践所证明,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中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一书出版,并作为塘沽区教师第三周期继续教育的区本教材使用。课题研究成果《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和谐发展》一书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十五”期间,通过教育科研实践,形成了一大批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书活动、学生自主健体、珠心算等为亮点,在市内颇具影响的特色学校。一些教师也因此成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教育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有一批科研骨干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塘沽教科研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塘沽教育学会连续5年获得市级先进学会称号,教科室被评为全国教育信息情报工作先进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