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潮尔马头琴:艺术大师走进时尚世界

潮尔马头琴:艺术大师走进时尚世界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弓弦潮尔演奏家非色拉西莫属。马头琴、弓弦潮尔演奏艺术家布林认为,色拉西大师是科尔沁地区潮尔艺术各风格流派之集大成者,是集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并具的潮尔艺术家,是使马尾胡琴由近千年的口传心授方式一跃登上学校课堂教学的开创者;色拉西大师是使蒙古族的马尾胡琴率先登上新中国首都的文艺舞台,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第一人。1968年色拉西逝世后被追任为“潮尔艺术大师”。

潮尔马头琴:艺术大师走进时尚世界

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弓弦潮尔演奏家非色拉西莫属。他是弓弦潮尔演奏界享有宗师地位的人物。20世纪50年代,经过以色拉西为代表的一代弓弦潮尔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使科尔沁弓弦潮尔艺术达到了辉煌时期。这归功于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归功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归功于当时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同志的亲切关怀。

色拉西从艺70余年,历经了从民间艺人、艺僧、王府艺人到内蒙古自治区文工团弓弦潮尔演奏员、内蒙古艺术学校弓弦潮尔专业教师几个阶段。他以其一生的辛勤努力,推进了科尔沁弓弦潮尔的传承发展。1950年,色拉西陪同内蒙古自治区文工团进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庆典演出,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按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对弓弦潮尔演奏技巧进行了改进;1957年,色拉西被邀请到内蒙古艺术学校任教,开设了弓弦潮尔专业课程,从而使弓弦潮尔艺术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教学方式也由从前的民间口传心授,转变为正规的学校课堂教育

马头琴、弓弦潮尔演奏艺术家布林认为,色拉西大师是科尔沁地区潮尔艺术各风格流派之集大成者,是集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并具的潮尔艺术家,是使马尾胡琴由近千年的口传心授方式一跃登上学校课堂教学的开创者;色拉西大师是使蒙古族的马尾胡琴率先登上新中国首都的文艺舞台,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第一人。

色拉西(1887—1968年),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今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人。中国民间音乐家,蒙古族弓弦潮尔大师,弓弦潮尔及马头琴艺术教育的奠基者。6岁从父学琴,善奏弓弦潮尔、四胡、三弦及演唱民歌。16岁成为民间艺人,在内蒙古东部区名声卓著。1949年加入内蒙古自治区文工团。他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讲学,录制唱片,为国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音乐艺术资料。他曾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主席、内蒙古文学联合会副主席。(www.xing528.com)

潮尔艺术大师色拉西

他的弓弦潮尔代表曲目有《朱色莱》《穆色烈》《本宾希里》《海龙》《碧斯曼姑娘》《满都拉》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色拉西走进内蒙古艺术学校,把古老的弓弦潮尔艺术带进了专业艺术教育殿堂,成了国家国民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此,这一世代依靠民间传承流传下来的古老的蒙古族弓弦乐器,终于有了在学校专业教学环境中得到高质量传承发展的机遇。这不仅仅为弓弦潮尔本身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持久保证,更重要的是为弓弦潮尔及马头琴艺术教育的规范化、系统化及其传承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培养出了国家第一代马头琴艺术人才,奠定了现代马头琴艺术教育发展的人才基础,基于色拉西对弓弦潮尔及马头琴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推广及普及起到的重要作用。1968年色拉西逝世后被追任为“潮尔艺术大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