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创新素养形成的特点及培养方法

学生创新素养形成的特点及培养方法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活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根据这些特点,本课题形成了《学生创新素养系统培养指南》,供实验教师使用,教师可以将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教学过程相联系,引导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实现教学过程,培养创新能力,而长期积淀以后逐渐形成创新人格。

学生创新素养形成的特点及培养方法

(一)基础知识学习和创新素养的形成具有同步性

学生有没有可能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形成创新素养?大量的实践表明不但可以而且必须。两者之间是可以共同发展,是相得益彰的。就是说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素养是科学合理的,是可行的;我们的研究性学习等的研究成果表明了这一点。

(二)创新素养是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的

学生的创新素养既是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身心品质,又是促进创新过程成功进行的根本保证。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活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将学生的某些学习过程和创新活动过程作必要的整合,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开展创新活动,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素养。这是我们合理的选择。

(三)创新活动的基本过程与创新素养结构形成相对应

上面已经说明,创新有其基本过程,如科学创新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发表交流”;技术创新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设想(思想建模、创意设计、规划计划等)—实现物化,使问题得以解决—分享成果”;人文艺术创新的“形成创作的需要—思想构思—物化呈现—分享成果”,等等。学生的创新活动是在创新基本过程的引导下进行的,完成创新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能力,如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培养创新能力所必需的。而创新人格等的形成是在学生完成创新过程相应环节以后在其心理上的积淀。创新人格的形成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是教育追求的长久目标,更是我们“系统培养”所追求的目标。

根据这些特点,本课题形成了《学生创新素养系统培养指南》,供实验教师使用,教师可以将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教学过程相联系,引导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实现教学过程,培养创新能力,而长期积淀以后逐渐形成创新人格。

学生创新素养系统培养指南(供实验学校、教师参考)

这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导性意见,它适用于高中生;是我们系统培养的高中阶段希望达到的教育理想;供高中学段的实验学校、教师根据本校实际展开系统培养时作参考。(www.xing528.com)

初中、小学、幼儿园的实验学校、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指南》,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本校实际降低难度,朝这个方向努力,打好基础。

表1-1 基于科学创新的学生创新素养系统培养指南

表1-2 基于技术创新的学生创新素养系统培养指南

表1-3 基于人文艺术创新的学生创新素养系统培养指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