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幼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实验报告和方法论创新

中小幼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实验报告和方法论创新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程实施需要新的方法论,而由学校、教师实施的统整,就是一种根本性的方法论。(二)新课程实施中的“统整者”与“致中和”就统整这种哲学方法论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运用而言,需要明白“统整者”和“致中和”。至此,新课程实施的主要矛盾可以较好解决。

中小幼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实验报告和方法论创新

课程实施需要新的方法论,而由学校、教师实施的统整,就是一种根本性的方法论。下面我们就从理论上对此进行讨论。

(一)统整是一种哲学方法论

1.“统整”的词源学诠释

“统”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的注解是:(1)事物彼此之间连续的关系;(2)总起来,总括,全部,统筹、统购统销;(3)统领,统管。其中对“统筹”的注解是:统一筹划。

“整”的注解是:(1)全部在内;(2)整理、整顿。其中对“整理”的解释是:使有条理有秩序。

我们把“统筹”和“整理”合起来成为一个词“统整”,意思是“整体谋划,使之有序”。进一步的表述是:站在整体的高度,对整体所涉及的各个元素进行统筹谋划,使之有序,以发挥更大的整体功能。

2.统整是一种哲学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在客观世界里,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组成这个事物的各种要素按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整体,世界无限可分,世界又相互联系。反映到人脑中,也形成了相应的整体性反映,表现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把握、深刻理解,形成诸如思想体系、学术体系、教学体系等。这种客观世界见之于主观世界的整体性反映,如果不经过人脑高级神经活动,很难反映出来,因为它比事物的表面现象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的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认识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整体性,需要抽象思维、辩证逻辑。

“统整”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论。它实际上是人在思想上将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使之有序,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它既可以用于认识世界,更可以用于改造世界。

(二)新课程实施中的“统整者”与“致中和”

就统整这种哲学方法论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运用而言,需要明白“统整者”和“致中和”。

1.直接实施课程的校长、教师是真正的统整者

谁来统整?谁是课程实施的统整者?统整这种方法的使用必须由课程实施的校长、教师直接做,这是统整的主体性原则,不能由其他人代替。鞋好不好只有脚知道。自己的学校怎样系统地实施全校课程,谁最有发言权?当然是校长和他的团队。自己要上的两个班级的课,包括两个班级的学生情况,谁最有发言权?当然是任课教师本人。只有校长和他的团队才有资格做自己学校的课程统整,只有任课教师才有资格做自己班级教学的课程统整。当然,教育专家、其他教师可以给他们出主意,帮助他们,但是不能代替。我们在实验中把教师的学期课程统整放到教研组,通过同伴互助、相互探讨、共同研究来做,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好办法。

2.统整者必须高位思考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由培养目标、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为代表的文本,客观上形成了一个由高到低的梯度,统整者应当在思想上站到高于所处位置的高度来思考,才看得清楚。比如,任课教师要对教材作统整,那他应当站到课程标准的高度,站到课程的高度,甚至培养目标的高度,这样统整才能够把握全局,才能够居高临下。又比如,要对全校所有课程作统整,就必须站到学校培养目标高度,站到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的高度,这样统整,才能够体现整体的要求。这对统整者确实有一个思想提升和专业提升的问题,而这恰恰是校长、教师们思想和专业发展的成长空间。我们的实验已经证明,校长是可以站到国家方针和课程方案的高度,站到学校培养目标的高度来统整全校课程的,教师也可以站到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本校培养目标的高度来统整教材与教学。

3.统整者应当对校情、学情有深切的理解

统整者应当对校情、学情有深切的理解,这包括对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基础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班级的学风等,都要有所理解。我们现在一直在说的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以学定教等都是这个意思。

课程教学要适用于每一个学生,这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大难题,用课程照应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我们要努力去实现的。其中,作为教师,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是需要花工夫的。

4.统整者的“致中和”

统整者一方面在思想上把握课程实施的高位要求,一方面理解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二者和谐统一起来,这就是“执两端,致中和”。至此,新课程实施的主要矛盾可以较好解决。(www.xing528.com)

(三)统整——在新课程实施的两个必要核心环节上展开

1.任课教师研制《学期课程统整指南》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环节

图1-2 教师研制《学期课程统整指南》与诸方面的关系图

按图1-2所示,每学期开学前,国家(政府)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通过各种途径下到了学校教师手上,这是国家的法定文件,是国家对于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与教师都需要认真贯彻执行,课程取向上应当是忠实取向,即学校与教师要忠实于国家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这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之所在,也是学校与教师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我们的学校与教师只有遵循了国家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把它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贯彻到实际教学中,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代表国家在实施课程。

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专门机构组织专家研制了教科书,以及各种教学资料。这些教科书和教学资料是国家课程标准的反映,但是,它并不是课程标准本身,教科书不是法定文件,是根据课程标准而研制的教学的材料(教材)。现在我们教师除了学生手上有的课本以外,还有老教材,还要有不同版本的多套教材。就拿上海当前的小学数学来讲,除了上海二期课改的新教材以外,还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一套教材、中央心理研究所编的《现代小学数学》,还有江苏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等编的几套教材。这些教材都是根据相应的课程标准编制的,其中充满了编著者们的心血。但是,教材要适应所有学校所有学生的教与学是不可能的,尤其在本次课改中,教材适应学校教师的教与学是相对的,不适应则是绝对的。况且,就一般意义上说,每一套教材都有它的优点与不足,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对多种版本的教科书进行统整,吸收各家之长,为我所用,使之适应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

我们知道,教学并不仅仅是教材问题,决定教师教学要求的还有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培养目标一直是我们比较忽略的问题,在全国大一统的情况下,学校培养目标没有真正被提出来。应当说,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同样是高中,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普通高中,就其培养目标而言是不同的,前者要高于后者。国家(政府)制定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应当是最低标准,是国家对同类学校的最基本的培养要求。如果学校是普通高中,那么只要达到课程标准就可以了;可是如果学校是办学条件较好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那么培养目标就应当在国家课程标准基础上有所提高,至于提高多少则应由学校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教师的教学工作不能脱离所教的学生实际,学生情况也是决定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课程统整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要有相当的了解,并且把它作为进行整体设计的要素之一。

教师要开展教学工作,还涉及教学设备条件等各种因素,这些也要在课程统整时加以考虑。

实际情况是上面所谈到的各种教学要素,在每学期开学前都已经集中到教师手上,而教师长期在传统的教学程序与方式中运行,习惯于按上面的指示忠实执行,按指定教材与教参备课,按统一进度上课,为完成统一的考试要求而努力。教师对于诸如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其他教科书、学校培养目标、学生状况、教学设备等教学要素,通常都没有作系统的思考与设计。总而言之,就是按指定教材按部就班地教。讨论至此,问题已经明朗了。我们需要完善教师教学工作的程序,把教师在教学工作程序当中缺失的环节加上去,这就是:教师在每学期开学以前,先对自己一学期要进行的教学工作作一个系统设计,把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统筹整理,形成一个指导自己一学期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学期课程统整指南》。

显然,教师研制《学期课程统整指南》,就是激活“文本课程”,使之成为“生命活性课程”必要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师统整实施新课程的第一个环节。

2.校长研制《学校课程实施指南》是全校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环节

国家(政府)的课程方案是关于课程设置和课程要求的文件,代表的是国家意志,但它下达到学校,只是一个红头文件,是一个“文本课程方案”,同样需要有一个由“文本课程方案”到“生命活性课程”的激活问题。而校长就要站在高位,理解校情、师情、学情,“执两端,致中和”。下达了,需要校长安排新学年的课务。这时国家的课程方案、各科课程标准、教材、其他教

图1-3 校长研制《学校课程实施指南》与诸方面的关系

从图1-3我们可以看出,新学年开学前,一般在每年的6月,上海市教委的文件就已经学资源也陆续下达到学校。除此以外,校长还要面对本校的教师状况、学生状况、教学设备、教学管理等一系列实际情况,以及学校自身的培养目标、办学理念等要素。所有要素如何统整起来,使之发挥整体的功能、系统的功能,这是校长们必须要思考的。

上海的二期课改还规定了开设三类课程,我们的基础型课程如何落实、拓展型课程如何开设、研究型课程如何实施、需要开发哪些校本课程、整个课时如何安排、教学怎样组织、教学管理如何改进等一系列问题,都迫使校长要作整体的思考,作系统的设计。事实已经给了那些零敲碎打的学校课程安排以教训——课程开设的无序和混乱。点缀式地、象征性地开设都不能达到上海二期课改的原创设计要求。

统整,给了我们新的方法论。校长带领全校研制《学校课程实施指南》(或者《学校课程方案》)就成为一个核心环节。校长在整体思考以后,对全校课程设置和实施作了系统设计,形成《学校课程实施指南》,成为统领全校本学年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然后由教导处、总务处、教研组落实,再由教师研制《学期课程统整指南》,按《学期课程统整指南》备课上课,同时教师按《学校课程实施指南》研制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校本课程,进行三类课程的统整实施,最终落实到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