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日报》满足读者高层次需求的研究

《世界日报》满足读者高层次需求的研究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者通过《世界日报》满足自己各个层次的需要,但主要是用于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世界日报》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读者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相比较而言,爱和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这些比较高层次的需要,是当前菲律宾华人的主导需要,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寻求需要的满足。《世界日报》也为精英华人读者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提供了一个平台。

《世界日报》满足读者高层次需求的研究

读者通过《世界日报》满足自己各个层次的需要,但主要是用于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

对于菲律宾华人来说,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已经不再是他们占优势的主导需要,即使是新来的华人移民,通过在老乡的小店里打工,温饱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菲律宾的社会治安虽然不是太好,但也比十多年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华人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但这些低层次的需要并没有就此消失,还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得到满足。《世界日报》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读者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中国有句俗话叫“饱暖思淫欲”,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之后,纵情享乐的欲望就出现了。《世界日报》上就有不少色情小广告,这些小豆腐块是一个性感火辣的称谓,后面跟一个电话号码,登的人和看的人都心照不宣。当然,色情业在菲律宾是一个合法的行业。《世界日报》上时有抢劫、凶杀、绑架等犯罪新闻,对读者来说也不完全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和猎奇,相当一部分案件的受害者是华人,报纸刊登此类消息一方面在于督促当局下力气搞好社会治安,给人们一个安全有保障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时时提醒华人读者不要露富,要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要多加防范。

相比较而言,爱和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这些比较高层次的需要,是当前菲律宾华人的主导需要,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寻求需要的满足。例如,华人成立了各种同乡会、宗亲会、校友会商会等社团组织,寻找情感上的归属感并拓宽和巩固个人的交友圈;在事业成功、取得较高的经济地位后,华人开始寻求摆脱“东方犹太人”的形象,积极参与菲律宾的政治活动和社会建设,并通过各种慈善、公益活动回馈社会,期盼在社会上赢得声誉和尊重。《世界日报》在满足读者的较高层次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它的“华人世界”版块专门报道各种华人社团的活动,与华人社团一起满足了华人的归属需要;各种红版和黑版,加强了华人与同乡、同学、好友之间的情感联系,使他们得到“爱与被爱”的满足;报道中国建设的成就,使华侨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即使是已经加入菲律宾国籍的华人,也能为自己的华人血统产生一种自豪感;大事小事都喜欢在报纸上登贺词,其实也是华人为自己点点滴滴的成功和进步感到骄傲的一种方式。

读者中的一小部分社会精英,不仅经济地位很高,也有较高的社会声望,以上需要都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他们就出现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要求发挥个人的潜能。他们希望借助自己身为菲律宾华人的有利身份,做一些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事,推动中菲友好,促进两岸统一。《世界日报》也为精英华人读者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提供了一个平台。

笔者在这里将《世界日报》的读者区分为“普通读者”和“精英读者”。其中,“精英读者”主要是指这么一部分华人:他们在菲律宾主要从事工商业,不仅事业比较成功,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对当地社会作出比较大的贡献,往往在各种华人社团中担任一定的职务,有的人甚至身兼数职。“普通读者”则是指除了“精英读者”之外的其他读者。从整体上讲,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普通读者”和“精英读者”对报纸的使用行为和动机都存在显著的分层:普通读者主要通过报纸满足其个人和家庭的需要,最多是拓展到自己的亲朋好友圈,以上提到的通过报纸娱乐消遣、获取对生意有用的信息、老乡之间互致贺词互相帮助等都属于此类;而精英读者除了满足自己个人和家庭的需要外,还考虑到使用华文报这一信息平台服务对于整个华人社会甚至是国家的利益。

身为社团领袖的华人精英比普通人更加懂得利用华文报这一平台将整个华人社会团结起来,服务于华人华侨在菲律宾的长远发展。例如,2006年,当时执政的菲律宾第一大党——力量党和第二大政党——民族人民联盟都向菲华商联总会发出加盟邀请,时任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的蔡聪妙先生为了集思广益,听取华人社会各方意见,不仅举行座谈会邀请各团体代表出席发言,还和《世界日报》联合举办了“华人参政,商总是否应加入菲政党”征文活动,共同探讨在菲华人的出路和商总的出路,探讨华人如何参与管理国家大事,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贡献给国家和社会。这个征文活动得到读者积极响应,短短13天内收到43篇来稿,最后还集结成书由世界日报社出版。虽然最终没有取得统一意见,但这个活动不仅为商总的决策提供了参考,大家献言献策的过程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整个华人社会的团结。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精英读者看待华文报纸的角度明显不同于普通读者。精英读者认识到,华文报应该多报道一些华人对整个菲律宾社会作贡献的新闻才能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菲律宾中国商会总会董事会主席兼会长施万轸先生接受笔者访谈时,对华文报经常报道一些琐碎的、价值不大的新闻表达了不满:“报纸应该刊登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华人给社团的捐款新闻就不要登那么多了,又不是做慈善,如果是捐给慈善机构,那是值得报道的。”(www.xing528.com)

据《世界日报》总编侯培水先生介绍,该报的读者中新侨和旧侨约各占一半。由于目前菲律宾的移民政策是获得居留权比较容易、渠道很多,而加入菲律宾国籍则等待时间很长、手续比较繁琐,所以有一大批新移民仍然保留着中国国籍。笔者访谈的主要都是新移民读者,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正如中国商会总会秘书长蔡金生先生接受笔者访谈时所说:“不仅仅是菲律宾的华侨,其实全世界的华侨都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情,不需要谁去动员,也不需要刻意强调。”读者们的爱国之情体现在对报纸的使用上,不仅要求多刊登有关中国的新闻,还体现在读者们支持爱国报纸以及通过报纸表达自己的情感上。

蔡金生先生告诉笔者:“我们华人社团都注意配合大使馆的工作,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自发的,不需要大使馆说话,我们就自发地去做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比如两个月前(2011年6月18日)台湾的蔡英文访问菲律宾,我们就要发表声明,表达我们海外华人华侨对其‘台独’主张的不满。”翻开《世界日报》的广告版,可以看到很多广告并不属于私人之间的礼尚往来。例如2009年9月中国渔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发生撞船事故,中国渔船船长被扣,多个菲律宾华人华侨团体刊登谴责声明,抗议日本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如图4.2所示,这是一个半版的广告,超大号的字体非常醒目

蔡英文访问菲律宾,他们刊登广告表示“不欢迎‘台独’分子”;中国航母成功下海试航,他们刊登广告表示祝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说明菲律宾的新移民不仅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情感,而且他们也善于利用像《世界日报》这样的平台表达他们的爱国情感。《世界日报》正是由于立场一向比较亲大陆,从而获得中国新移民的认同,成为当前菲律宾拥有最多中国新移民读者的华文报。

图4.2 《世界日报》读者刊登的广告

当然,这些新移民爱中国是因为他们仍然保留着中国国籍,法律上还是中国人。对于已经加入菲律宾国籍的华人,笔者在有限的接触中发现,他们首先强调爱国就是爱菲律宾。国籍作为重要的身份标签,这样的差异是可以理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