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任务实施、纸张大小设置和页面边框

任务实施、纸张大小设置和页面边框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295自定义纸张大小图3-296设置页面边框的效果步骤3:绘制页面分隔线。图3-309在“颜色”对话框中选择标准色图3-310添加艺术字后的页面效果图步骤5:添加贺词。图3-311添加贺词后的效果图步骤7:隐藏文本框边框。隐藏文本框边框,完成左半区域的制作,效果如图3-313所示。

任务实施、纸张大小设置和页面边框

1.创建贺卡主文档

(1)新建文档。

步骤:同前述操作方法,新建空白文档,以“贺卡主文档.docx”为名保存在“D:\贺卡”文件夹中,主文档在此文件中完成。

(2)页面设置。

步骤1:设置页边距及纸张大小。同前述操作方法,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在“页边距”选项卡中,设置“纸张方向”为“横向(S)”,在“页边距”组中,设置“上(T):”、“下(B):”、“左(L):”、“右(R):”页边距的值均为“2.5厘米”;选择“纸张”选项卡,在“纸张大小(R):”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自定义大小”选项,设置“高度(E):”的值为“18厘米”,“宽度(W):”的值为“26厘米”,如图3-295所示,完成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添加页面边框。选择“设计”选项卡→“页面背景”组→“页面边框”按钮,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页面边框(P)”选项卡“设置:”组中选择“阴影(A)”选项,设置“颜色(C):”的值为“主题颜色,橙色,个性色2,深色25%”、“宽度(W):”的值为“1.0磅”,如图3-296所示,完成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3-295 自定义纸张大小

图3-296 设置页面边框的效果

步骤3:绘制页面分隔线。选择“插入”选项卡→“插图”组→“形状”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线条”组中的“直线”形状,按下【Shift】键,同时按下鼠标左键从上往下拖动,绘制一条垂直直线;选择“绘图工具”选项卡→“格式”子选项卡→“大小”组,设置形状高度数码框的值为“16.2厘米”,如图3-297所示;选择“绘图工具”选项卡→“格式”子选项卡→“形状样式”组→“形状轮廓”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主题颜色,橙色,个性色2,深色25%”设置线条颜色。

图3-297 设置直线高度

步骤4:设置直线居中对齐。选定直线,选择“绘图工具”选项卡→“格式”子选项卡→“排列”组→“位置”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其他布局(L)...”选项,打开“布局”对话框,选择“位置”选项卡,在“水平”组中,设置“对齐方式(A)”的值为“居中”、“相对于(R)”的值为“页边距”;在“垂直”组中,设置“对齐方式(G)”的值为“居中”、“相对于(E)”的值为“页边距”,如图3-298所示,完成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效果如图3-299所示。

图3-298 设置直线在页面中居中对齐

图3-299 直线分隔页面效果图

步骤5:添加页面背景。选择“设计”选项卡→“页面背景”组→“页面颜色”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填充效果(F)...”选项,打开“填充效果”对话框,如图3-300所示,选择“纹理”选项卡,单击“其他纹理(O)...”按钮,打开“插入图片”对话框,在该对话中选择“从文件”选项,如图3-301所示,在打开的“选择纹理”对话框中选择“背景图片2.jpg”文件,如图3-302所示,单击“插入(S)”按钮,返回“填充效果”对话框,对话框状态如图3-30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页面背景的填充,效果如图3-304所示。

图3-300 “填充效果”对话框

图3-301 在“插入图片”对话框中选择“从文件”选项

图3-302 选择纹理图片

图3-303 在“填充效果”对话框中添加纹理

图3-304 填充背景后的页面效果图

(3)编辑页面左半区域。

步骤1:插入图片。同前述操作方法,在本书提供的素材中找到图片文件“花.bmp”,将图片插入左半区域。

步骤2:调整图片大小及位置。选中图片,选择“图片工具”选项卡→“格式”子选项卡→“排列”组→“环绕文字”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浮于文字上方(N)”选项,如图3-305所示;参考样图,拖动图片右下角的控制柄调整大小,拖动图片将其移动到适当的位置,效果如图3-306所示。

图3-305 “浮于文字上方(N)”选项

图3-306 调整图片大小及位置后的效果图

步骤3:图片重新着色。选择“图片工具”选项卡→“格式”子选项卡→“调整”组→“颜色”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重新着色”组中的“橙色,个性色2,浅色”,使图片颜色变为一种发红的颜色,如图3-307所示。添加图片后的效果如图3-308所示。

图3-307 选择“重新着色”组中的“橙色,个性色2,浅色”选项

图3-308 添加图片后的效果图

步骤4:插入艺术字。参考样图,同前述操作方法,选择“插入”选项卡→“文本”组→“艺术字”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填充-金色,着色4,轮廓-着色4”样式,插入内容为“恭贺新喜”的艺术字;选中艺术字,设置艺术字的字体为“华文行楷”、字号为“48”,在“颜色”对话框中设置艺术字文本轮廓颜色为“橙色”,如图3-309所示;将艺术字拖到图片上合适的位置,添加艺术字后的页面效果如图3-310所示。

图3-309 在“颜色”对话框中选择标准色

图3-310 添加艺术字后的页面效果图

步骤5:添加贺词。同前述操作方法,选择“插入”选项卡→“文本”组→“文本框”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绘制文本框()”选项,在左半区域下方绘制文本框,参考在文本框中输入文本样例。

步骤6:格式化贺词。选定所有文字,同前述操作方法,设置字体为“微软雅黑”、字号为“13”、颜色为“标准色,深蓝”;选定文字“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设置字号为“三号”、字形为“加粗”,选择“开始”选项卡→“字体”组→“文本效果”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填充-橙色,强调文字颜色6,渐变轮廓-强调文字颜色6”,为文字添加艺术效果;使用空格调整所有文本的对齐方式,完成文字的添加,效果如图3-311所示。

图3-311 添加贺词后的效果图

步骤7:隐藏文本框边框。选定文本框,选择“绘图工具”选项卡→“格式”子选项卡→“形状样式”组→“形状轮廓”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无轮廓(N)”选项,如图3-312所示。隐藏文本框边框,完成左半区域的制作,效果如图3-313所示。

图3-312 “无轮廓()”选项

图3-313 页面左半区域制作完成后的效果图

(4)编辑页面右半区域。

步骤1:设置编辑区。同前述操作方法,在右半区域绘制一个文本框。选定文本框,选择“绘图工具”选项卡→“格式”子选项卡→“大小”组,设置文本框的高度为“12.6厘米”、宽度为“9.8厘米”,如图3-314所示;选择“绘图工具”选项卡→“格式”子选项卡→“形状样式”组→“形状填充”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无填充颜色(N)”选项;选择“绘图工具”选项卡→“格式”子选项卡→“排列”组→“位置”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其他布局选项(L)...”选项,打开“布局”对话框,选择“位置”选项卡,在“水平”组,设置“对齐方式(A)”的值为“右对齐”、“相对于(R)”的值为“页边距”,在“垂直”组,设置“对齐方式(G)”的值为“居中”、“相对于(E)”的值为“页边距”,如图3-315所示,完成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添加文本框后的效果如图3-316所示。

图3-314 设置文本框大小

图3-315 设置文本框对齐方式

步骤2:插入logo图片。同前述操作方法,在文本框起始位置插入文件名为“logo1.jpeg”

的图片;参考样例,拖动图片右下角的控制柄,调整图片大小;单击选定图片,选择“图片工具”选项卡→“格式”子选项卡→“调整”组→“艺术效果”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影印”选项,效果如图3-317所示,设置图片的艺术效果。完成设置后,图片应用“影印”后的效果如图3-318所示。

图3-316 右半区域应用文本框后的布局效果图

图3-317 “艺术效果”按钮下拉列表中的“影印”选项

图3-318 图片应用“影印”后的效果图

步骤3:输入成绩表说明文字并插入字符“|”。在图片下方输入表格说明文字“学生综合考核成绩2020年”;将插入符定位在文字“考核”后面,选择“插入”选项卡→“符号”组→“符号”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其他符号()...”选项,打开“符号”对话框,在“符号()”选项卡中,设置“字体():”为“(普通文本)”、“子集():”为“制表符”,在下面的字符集中选择竖线字符“|”,如图3-319所示,单击“插入(I)”按钮,插入字符“”,单击“关闭”按钮关闭“符号”对话框。

图3-319 在“符号”对话框中选择插入“|”符号

步骤4:制作双行文字。选中文字“成绩2020年”,选择“开始”选项卡→“段落”组→“中文板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双行合一()...”选项,打开“双行合一”对话框,如图3-320所示,在“预览”框中查看效果,符合要求,单击“确定”按钮。

图3-320 “双行合一”对话框

步骤5:格式化成绩表说明文字。选定成绩表说明文字,设置字体为“微软雅黑”,字形为“加粗”,文本颜色为“主题颜色,红色,强调文字颜色2;选定“学生综合考核”,设置字号为“18”;选定字符“|”,设置字号为“20”,选定双行合一文字“成绩2020年”,设置字号为“16”。完成设置后,成绩表说明文字的效果如图3-321所示。

图3-321 说明文字设置完成后的效果图

步骤6:插入考核成绩表。同前述操作方法,选择“插入”选项卡→“表格”组→“表格”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插入表格的方法,在文本框中插入一个8行4列的表格;选定表格,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在“表格()”选项卡“尺寸”组中选定“指定宽度():”复选框,在其右侧数码框中输入“100%”,“度量单位():”右侧下拉列表框的值自动变为“百分比”,如图3-32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后,插入表格后的效果如图3-323所示。

图3-322 设置表格相对于文本框的宽度

步骤7:设置表格样式。同前述操作方法,选定表格,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选择“边框()”选项卡,设置“颜色():”为“主题颜色,橙色,个性色6,深色50%”,如图3-324所示;选定表格第3行,选择“表格工具”选项卡→“布局”子选项卡→“合并”组→“合并单元格”按钮,将单元格区域“A3:D3”合并为一个单元格,采用同样的操作方法,分别将单元格区域“A7:D7”、“C3:C6”、“D3:D6”均合并为一个单元格;选定第3行,选择“表格工具”选项卡→“设计”子选项卡→“边框”组→“边框”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分别选择“左框线()”、“右框线()”选项,如图3-325所示,取消第3行的左、右边框,采用同样的方法,取消第7行的左、右边框,完成设置后的表格效果如图3-326所示。

图3-323 完成设置后的表格效果图

图3-324 设置表格边框的颜色

图3-325 “左框线”、“右框线”选项

图3-326 设置表格样式后的效果图

步骤8:输入文本并格式化。参考样例,在单元格中输入相应的内容并选中,同前述操作方法,设置文本的字体为“微软雅黑”,字号为“五号”,颜色为“标准色,深蓝”;选定表格,选择“表格工具”选项卡→“布局”子选项卡→“对齐方式”组→“水平对齐”按钮,如图3-327所示,使单元格中的文本居中对齐,完成设置后的效果如图3-328所示。

图3-327 “水平居中”按钮

图3-328 在表格中添加文本并格式化后的效果图

步骤9:在单元格中插入文档对象。将插入符定位在“D8”单元格中,选择“插入”选项卡→“文本”组→“对象”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对象()...”选项,打开“对象”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由文件创建()”选项卡,如图3-329所示,单击“浏览()...”按钮,打开“浏览”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打开“邮件合并素材”文件夹,选择要插入的对象“成绩评定册.docx”文件,单击“插入”按钮,返回“对象”对话框,选中“显示为图标()”复选框,如图3-330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文档对象的插入,插入后的效果如图3-331所示。

图3-329 “由文件创建(F)”选项卡

图3-330 选中“显示为图标(A)”复选框

步骤10:完善右半区域。拖动表格右下角的控制柄,适当调整表格大小,使表格完全显示在文本框中;选中文本框,隐藏文本框边框,完成后右半区域的效果如图3-332所示。

图3-331 在D8单元格中插入文档对象的效果图

图3-332 右半区域制作完成后的效果图

(5)插入三栏式空白页脚

步骤1:选择页脚模板。选择“插入”选项卡→“页眉和页脚”组→“页脚”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内置-空白(三栏)”页脚模板,如图3-333所示,单击选中中间“[在此键入]”占位符,按【Delete】键将其删除,删除后的页脚效果如图3-334所示。

图3-333 “内置-空白(三栏)”页脚模板

图3-334 删除中间占位符后的效果图

步骤2:在左侧占位符中添加内容。单击左侧占位符,输入“电话:010-12345678”,完成左侧占位符内容的输入。

步骤3:在右侧占位符中添加内容。单击右侧占位符,选择“页眉和页脚工具”选项卡→“设计”子选项卡→“插入”组→“日期和时间”按钮,打开“日期和时间”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语言(国家/地区)():”为“英语(美国)”,在“可用格式():”下方列表框中选择用连字符连接的日期格式,选定“自动更新()”复选框,如图3-335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在右侧占位符插入可自动更新的日期,编辑页脚后的效果如图3-336所示。完成主控文档(贺卡)制作后的效果如图3-337所示。

图3-335 设置插入日期格式

图3-336 在页脚占位符中添加内容后的效果图

图3-337 完成主控文档(贺卡)制作后的效果图

2.格式化文档对象

(1)制作文件头。

步骤1:设置文件抬头的文字格式。在D8单元格中选中文档对象,双击打开“成绩评定册.docx”文件,选定文件抬头文字“学生成绩考核文件”,打开“字体”对话框,设置“中文字体():”为“微软雅黑”、“西文字体(F):”为“Times New Roman”、“字体颜色():”为“标准色,红色”、“字号():”为“32”、“字形():”为“加粗”,如图3-33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选择“开始”选项卡→“段落”组→“分散对齐”按钮,设置标题对齐方式为“分散对齐”,完成设置后的效果如图3-339所示。

图3-338 设置文件抬头的文字格式

图3-339 格式化后文件抬头的文字效果图

步骤2:制作文件抬头横线。将插入符定位在文件抬头文字下方的空行中,选择“开始”选项卡→“段落”组→“边框”按钮右侧的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横线()”选项,在标题下方插入一条横线,如图3-340所示。

图3-340 插入横线的效果图

步骤3:设置横线格式。右击横线,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图片()...”命令,如图3-341所示,打开“设置横线格式”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高度()”为“2磅”,在“颜色()”组,选中“使用纯色(无底纹)()”复选框,设置右侧下拉列表框的值为“标准色,红色”,如图3-34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的效果如图3-343所示。

图3-341 横线快捷菜单

图3-342 设置横线格式

图3-343 设置横线格式后文件抬头的效果图

步骤4:设置文件抬头左右缩进。同时选定抬头文字和横线,同前述操作方法,打开“段落”对话框,在“缩进和间距()”选项卡的“缩进”组中,设置“左侧():”的值为“-1.5字符”、“右侧(R):”的值为“-1.5字符”,如图3-344所示,完成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后的效果如图3-345所示。

图3-344 设置文件抬头左右缩进

图3-345 文件抬头设置缩进后的效果图

(2)设置标题格式。

步骤1:设置标题“学生成绩考核管理办法”的格式。同前述操作方法,将插入符定位在“学生成绩考核管理办法”中,选择“开始”选项卡→“样式”组→样式列表中的“标题”样式,如图3-346所示。

图3-346 样式列表“标题”样式

步骤2:设置蓝色标题的格式。选中蓝色标题“第一章 总则”,同前述操作方法,选中所有蓝色标题;同步骤1的操作方法,在样式列表中选择“标题1”样式,即可将所有的章标题设置为“标题1”样式;同前述操作方法,在大纲视图中选择“显示级别(S):,1级”可查看设置效果。

步骤3:设置绿色标题的格式。同步骤2的操作方法,选定所有绿色标题,在样式列表中选择“标题2”样式,即可将所有的条标题设置为“标题2”样式;在大纲视图中选择“显示级别(S):”→“2级”可查看设置效果。

(3)删除手工输入的编号。

步骤1:删除章标题手工输入的编号。同前述操作方法,选定应用“标题1”样式的所有标题,选择“开始”选项卡→“编辑”组→“替换”按钮,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在“查找内容():”文本框中输入“第*章”,单击“更多()>>”按钮,展开对话框的下半部分,选中“使用通配符)”复选框,如图3-347所示,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弹出“Microsoft Word”对话框,系统提示全部完成,如图3-34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查找和替换”对话框,此刻“取消”按钮变为“关闭”按钮,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查找和替换”对话框,所有手工输入的章编号全部被删除。

图3-347 使用通配符查找替换

图3-348 “Microsoft Word”提示对话框

步骤2:删除条标题手工输入的编号。同步骤1的操作方法,选定应用“样式2”的所有标题,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在“查找内容():”文本框中输入“第*条”,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即可删除所有手工输入的条编号。

说明:将文档视图切换至“大纲视图”,选择“显示级别(S):”→“2级”,右击查看删除手工输入编号后的效果。

(4)添加自动编号。

步骤1:给章标题添加自动编号。右击样式列表中“标题1”样式,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修改(M)…”命令,打开“修改样式”对话框,单击“格式(O)”按钮,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编号(N)…”选项,如图3-349所示,打开“编号和项目符号”对话框,如图3-350所示,在“编号”选项卡中,单击“定义新编号格式…”按钮,打开“定义新编号格式”对话框,在“编号格式(O):”文本框中,在编号“1.”前面输入“第”、后面输入“章”,删除“1.”后面的“.”,如图3-35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逐次返回上一级对话框,最后在“修改样式”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所有章标题前添加自动编号。

图3-349 “格式()”按钮列表

步骤2:修改条标题字号、添加自动编号。右击样式列表中“标题2”样式,同步骤1的操作方法,打开“修改样式”对话框,在“格式”组中,设置字号为“小四号”,如图3-352所示;打开“编号和项目符号”对话框,单击“定义新编号格式…”按钮,打开“定义新编号格式”对话框,在“编号格式(O):”文本框中编号“1.”的前面输入“第”、后面输入“条”,删除“1.”后面的“.”,如图3-35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逐次返回上一级对话框,最后在“修改样式”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所有条标题前添加自动编号。

图3-350 “项目和项目符号”对话框

图3-351 设置章编号格式(www.xing528.com)

图3-352 在“修改样式”对话框中修改字号

说明:切换至大纲视图,选择“显示级别(S):”→“2级”,可查看效果。

步骤3:调整每章条编号起始值。此处以第2章为例,选中“视图”选项卡→“显示”组→“导航窗格”复选框,打开“导航”窗格,如图3-354所示,在“导航”窗格中,单击第2章标题下的第一个标题编号为“第5条”的标题,文档跳转到第2章第5条标题位置,如图3-355所示;在文档编辑区,右击编号“第5条”,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新开始于1(R)”命令,如图3-356所示,“第5条”编号修改为“第1条”,第2章中的所有条编号顺序修改,如图3-357所示。

图3-353 设置条编号格式

图3-354 “导航”窗格

图355 文档中第2章第5条标题的位置

图3-356 “重新开始于1(R)”命令

图3-357 更新条编号后的效果图

说明:分别单击每章章标题下的第一个条标题,重复上面操作,可使每章的条编号都从“第1条”开始编号,最终标题编号在“导航”窗格中的显示效果如图3-358所示。

(5)调整编号与标题间的间隔。

步骤1:打开“调整列表缩进量”对话框。在任意一个章编号上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调整列表缩进(U)...”命令,如图3-359所示,打开“调整列表缩进量”对话框,如图3-360所示。

图3-358 标题编号在“导航”窗格中显示效果图

图3-359 “调整列表缩进(U)...”命令

步骤2:修改章编号与标题内容之间的分隔符。在“调整列表缩进量”对话框中,设置“编号之后():”为“空格”,如图3-36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Microsoft Word”对话框,如图3-362所示,单击“是”按钮,将章编号之后的“制表符”(系统默认值)替换为“空格”。

图3-360 “调整列表缩进量”对话框

图3-361 设置分隔符为“空格”

图3-362 系统提示更新样式“标题1”

步骤3:修改条编号与标题内容之间的分隔符。选定任意一个条编号,右击鼠标,同步骤2的操作方法,将条编号之后的“制表符”(系统默认值)替换为“空格”。系统提示如图3-363所示,单击“是”按钮。

图3-363 系统提示更新样式“标题2”

(6)删除文档中的空行并保存文档副本。

步骤1:删除文档中的空行。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将插入符定位在“查找内容(N):”文本框中,单击“特殊格式(E)”下拉列表按钮,在其列表中选择“段落标记(P)”选项,如图3-364所示,连续操作两次,在“查找内容(N):”文本框中输入两个“段落标记”符,再将插入符定位在“替换为(I):”文本框中,使用同样的方法输入一个“段落标记”符,如图3-365所示,单击“全部替换(A)”按钮,完成删除所有空行;如果文档末尾空行删除不掉,手动删除即可。

图3-364 “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图3-365 输入“段落标记”符

步骤2:保存文档及文档副本。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保存文档;在后台视图中选择“另存为”选项,在窗口中间区域选择“浏览”按钮,打开“另存为”对话框,选择本书提供的“邮件合并”文件夹,将文件名修改为“成绩评定册副本.docx”,单击“保存(S)”按钮,完成保存文档副本。单击文档窗口的“关闭”按钮,关闭文档。

(7)修改文档对象下方题注。

步骤1:打开“转换”对话框。右击D8单元格中的文档对象,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文档’对象(O)”子菜单中的“转换()...”命令,如图3-366所示,打开“转换”对话框,如图3-367所示。

图3-366 “转换()...”命令

图3-367 “转换”对话框

步骤2:修改文档对象题注。在“转换”对话框中,单击“更改图标()...”按钮,打开“更改图标”对话框,将“题注():”文本框中的文件名修改为“评分标准.docx”,如图3-36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转换”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文档对象题注的修改,修改后的效果如图3-369所示。

图3-368 修改文档对象题注

3.邮件合并

(1)主文档关联数据源。

步骤1:选择数据源。在主文档窗口中,选择“邮件”选项卡→“开始邮件合并”组→“选择收件人”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使用现有列表()...”选项,如图3-370所示,打开“选取数据源”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学生考核成绩.xlsx”文件,如图3-371所示,单击“打开()”按钮,弹出“选择表格”对话框,选择数据所在的工作表“学生成绩$”,如图3-37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确认邮件合并所需关联的数据源,即主文档中所需要的数据。

图3-369 修改文档对象题注后的效果图

图3-370 “选择收件人”下拉列表

图3-371 在“选取数据源”对话框中选择数据源文件

图3-372 选择数据所在的工作表

步骤2:主文档与数据源关联。将插入符定位在“尊敬的:”后面,选择“邮件”选项卡→“编写和插入域”组→“插入合并域”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家长姓名”选项,如图3-373所示,在插入符位置插入“《家长姓名》”域,如图3-374所示;使用同样的方法插入学生考核成绩表中的其他域,完成后的效果如图3-375所示。

图3-373 插入合并域列表

图3-374 插入“《家长姓名》”域效果图

图3-375 插入域后的效果图

(2)设置综合成绩小数位数。

步骤1:显示域代码。右击“综合成绩”域,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切换域代码()”命令,如图3-376所示,“综合成绩”域显示为代码形式,如图3-377所示。

图3-376 “切换域代码(T)”命令

图3-377 “综合成绩”域显示域代码后的效果图

步骤2:修改域代码。在域代码“综合成绩”后面输入“\#0.0”,如图3-378所示,右击域代码,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切换域代码(T)”命令,返回域名状态,完成设置。

(3)按规则插入域。

步骤1:插入“女士/先生”域。删除“女士/先生”字样,插入符定位在“《家长姓名》”域后面,选择“邮件”选项卡→“编写和插入域”组→“规则”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如果...那么...否则(I)...”选项,如图3-379所示,打开“插入Word域:IF”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域名(F):”的值为“性别”、“比较条件(C):”的值为“等于”,在“比较对象(T):”文本框中输入“女”、“则插入此文字(I):”文本框中输入“女士”、“否则插入此文字(O):”文本框中输入“先生”,如图3-380所示,完成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插入域后的效果如图3-381所示。

图3-378 修改域代码后的效果图

图3-379 “规则”下拉列表

步骤2:插入“是否达标”域。将插入符定位在B8单元格中,同步骤1的操作方法,打开“插入Word域:IF”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域名(F):”为“综合成绩”、“比较条件(C):”为“大于等于”,在“比较对象(T)”文本框中输入“60”、“则插入此文字(I):”文本框中输入“合格”、“否则插入此文字(O):”文本框中输入“不合格”,如图3-38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插入域后的效果如图3-383所示。

图3-380 设置插入“女士/先生”域规则

图3-381 按规则插入域后的效果图

图3-382 设置插入“是否达标”域规则

图3-383 插入“是否达标”域后的效果图

(4)编辑单个文档完成邮件合并。

步骤1:打开“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选择“邮件”选项卡→“完成”组→“完成并合并”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编辑单个文档(E)...”选项,如图3-384所示,打开“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如图3-385所示。

图3-384 “完成并合并”按钮下拉列表

图3-385 “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

步骤2:完成邮件合并。在“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中选中“全部()”单选钮,添加数据表中的所有记录;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邮件合并,系统创建一个文件名为“信函1.docx”的新文档,包含给所有学生家长的贺卡。

说明:在“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中,选择“当前记录()”,只添加数据表中当前选定的记录;选择“从():”、“到(:”需在文本框中输入数据表中起始记录号和结束记录号,记录号是连续的。

步骤3:保存信函文档。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单击“保存”按钮,同任务3.1保存新建文档的操作方法,将该文档以“贺卡.docx”为文件名保存在与主文档相同的位置;单击窗口标题栏中的“关闭”按钮,关闭“贺卡.docx”文档。

步骤4:保存主文档。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保存主文档;单击标题栏中的“关闭”按钮,关闭主文档,完成贺卡的制作。

4.制作信封标签

(1)创建标签主文档。

步骤1:新建文档并保存。新建一个Word 2016空白文档,纸张大小默认为A4纸,以“标签主文档.docx”为名与贺卡主文档保存在同一位置。

步骤2:打开“标签选项”对话框。选择“邮件”选项卡→“开始邮件合并”组→“开始邮件合并”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标签(A)...”选项,如图3-386所示,打开“标签选项”对话框,如图3-387所示。

图3-386 “开始邮件合并”按钮下拉列表

图3-387 “标签选项”对话框

步骤3:设置标签属性。在“标签选项”对话框中,单击“新建标签(N)...”按钮,打开“标签详情”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上边距(T):”的值为“0.7厘米”、“侧边距(S):”的值为“2厘米”;设置“标签高度(E):”的值为“4.6厘米”、“标签宽度(W):”的值为“13厘米”;设置“标签列数(A):”的值为“1”“标签行数(D):”的值为“5”;将插入符定位在“标签列数(A):”中,激活“纵向跨度(V):”属性,设置“纵向跨度(V):”的值为“5.8厘米”;设置“页面大小:”的值为“A4”;在“标签名称(L):”文本框中输入“地址”,如图3-388所示,完成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创建标签,一张A4纸上有五个标签,用表格区分。

图3-388 设置标签属性

步骤4:显示标签网格线。选择“表格工具”选项卡→“布局”子选项卡→“表”组→“查看网格线”按钮,如图3-389所示,显示标签网格线,效果如图3-390所示。

图3-389 “表”组中的“查看网格线”按钮

图3-390 显示标签网格线的效果图

步骤5:添加文本。参考样图,将插入符定位在第1个标签第2个段落标记前,输入“邮政编码:”,换行输入“收件人地址:”、“收件人:”,设置“收件人地址”段前为“1.5行”、“收件人”段前为“0.5行”,效果如图3-391所示。

图3-391 在标签中添加文本并设置段间距的效果图

步骤6:设置文字“收件人地址”占7个字符宽度。选定文字“收件人地址”,选择“开始”选项卡→“段落”组→“中文版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调整宽度()...”选项,如图3-392所示,打开“调整宽度”对话框,设置“新文字宽度():”的值为“7字符”,如图3-393所示,完成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使用同样的操作方法,设置文字“收件人”占7个字符宽度。

图3-392 “中文版式”按钮下拉列表

图3-393 设置“新文字宽度():”的属性值

步骤7:调整“收件人地址:”的段落缩进量。选择“视图”选项卡→“显示”组→“标尺”复选框,如图3-394所示,在Word 2016窗口显示标尺(如果窗口显示标尺,此操作可省略)。参考样例,将插入符定位在“收件人地址:”段落中,拖动水平标尺栏“首行缩进”滑块,如图3-395所示,适当调整缩进量;使用同样的操作方法,调整“收件人:”的缩进量与“收件人地址:”的相同,调整完成后的效果如图3-396所示。

图3-394 “显示”组“标尺”复选框

图3-395 拖动标尺栏“首行缩进”滑块调整缩进量

图3-396 调整字符宽度和缩进量后的效果图

(2)标签主文档关联数据源。

步骤1:选择数据源。选择“邮件”选项卡→“开始邮件合并”组→“选择收件人”按钮,同前述操作方法,选择数据源为“学生成绩表.xlsx”文件中的“学生成绩$”工作表,如图3-397所示。

图3-397 选择数据源

步骤2:标签主文档与数据源关联。将插入符定位在“邮政编码:”后,在“插入合并域”按钮下拉列表中选择“邮编”选项,插入“《邮编》”域;使用同样的操作方法,在“收件人地址:”后面插入“《通信地址》”域,在“收件人:”后面插入“《家长姓名》”域;在“《家长姓名》”域后空一格,同前述操作方法,在“规则”按钮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如果...那么...否则(I)...”选项,打开“插入Word域:IF”对话框,如图3-398所示,在该对话框中插入“女士/先生”域;插入域的同时,系统在下面4个标签中自动添加“《下一记录》”。完成后的标签效果如图3-399所示。

图3-398 设置插入女士/先生域规则

图3-399 在第一个标签中插入域后的效果图

步骤3:更新标签。选择“邮件”选项卡→“编写和插入域”组→“更新标签”按钮,如图3-400所示,第一个标签的内容填充到其余4个标签中。更新标签后,标签主文档的效果如图3-401所示。

图3-400 “编写和插入域”组中的“更新标签”按钮

图3-401 更新标签后文档页面的效果图

(3)编辑收件人列表。

步骤1:打开“邮件合并收件人”对话框。选择“邮件”选项卡→“开始邮件合并”组→“编辑收件人列表”按钮,如图3-402所示,打开“邮件合并收件人”对话框,如图3-403所示。

图3-402 “编辑收件人列表”按钮

图3-403 “邮件合并收件人”对话框

步骤2:筛选地址中包含“北京”、“上海”的收件人。在“邮件合并收件人”对话框中,选择“调整收件人列表”组中的“筛选(F)...”选项,打开“筛选和排序”对话框,在“筛选记录(F)”选项卡中,各项属性设置如图3-404所示,完成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此时“邮件合并收件人”对话框中只显示地址中包含“北京”、“上海”的收件人,如图3-405所示。

图3-404 设置筛选收件人的条件

图3-405 筛选后“邮件合并收件人”对话框中的显示状态

(4)编辑单个标签完成邮件合并。

步骤1:打开“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选择“邮件”选项卡→“完成”组→“完成并合并”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编辑单个文档(E)...”选项,打开“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如图3-406所示。

图3-406 “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

步骤2:生成所有标签。在“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邮件合并。生成一个每页纸上有5个标签,地址中只包含“北京”、“上海”,文件名为“标签1.docx”的新文档。“标签1.docx”文档中每页的效果如图3-407所示。选择“表格工具”选项卡→“布局”子选项卡→“表”组→“查看网格线”按钮,隐藏网格线。

步骤3:保存“标签1.docx”文档。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单击“保存”按钮,同任务3.1保存新建文档的操作方法,将该文档以“标签.docx”为名与标签主文档保存在同一位置;单击窗口标题栏中的“关闭”按钮,关闭“标签.docx”文档。

步骤4:保存标签主文档。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保存标签主文档;单击标题栏中的“关闭”按钮,关闭标签主文档,完成标签的制作。

图3-407 “标签1.docx”文档中每页的效果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